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934982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一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制度?请举例说明。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产生怎样影响?3、试结合历史原因简要评价这一变化?,阅读材料

2、与思考:,答:1、禅让制,尧舜禹。2、变化: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影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3、原因: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评述:阶级剥削的奴隶社会取代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1我国古代“天下为家”局面的形成,从根本上反映了 A家庭观念的变化 B社会组织的进步C社会形态的转化 D定居生活的开始 2王位世袭制替代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发展统一国家的需要B“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结果C阶级对立的原因D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答

3、案:A B,巩固提高,1(2008上海单科,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2008江苏单科,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答案:A C,典例导学,3、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4、中国人对父母同辈的称谓非常多,比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礼仪制,答案:A B,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含义:封土

4、建国 对象:周王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 诸侯国:召公之子封于燕,周公长子封于鲁,商朝旧贵族封于宋 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 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知识整理,影响,积极性:“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扩大周朝疆域、稳定当时的统治秩序 局限性: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落,1(2007上海单科B,1)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 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2(2006上海,3)苟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5、,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答案:D、C, 题组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3、山东又称齐鲁大地,燕赵是河北省的别称。这些称谓源于 A西周分封制度 B西周宗法制度C秦朝郡县制度 D西汉郡国并行制 4、史记楚世家载:“楚之选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楚国国君是先代贵族的后代楚国拥有自己的军队 楚王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周王室已经衰弱A B C D,答案:A D,5、

6、(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答案: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目的:为解决贵族之间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问题,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实质: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关系 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继承最

7、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再依次分封卿大夫、士 影响: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的宗法等级秩序,作用,保证了贵族特权和地位,防止贵族争权夺位,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宗法制,特点,7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建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答案:B、B,6、新华社报道,白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现了国家对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视。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

8、科举制度,疑难突破,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异同1、不同点:,2、相同点:(1)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制;(2)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3)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4)都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二、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庶民和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这样层层

9、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说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那么,宗法制则以注入宗族传统观念使这个等级秩序得到稳固。它们共同为维护统治、巩固统治者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8、右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 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10、答案:D,(1)依据宗法制,在下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内容,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宗法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时代,经过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时期时形成严密的政治制度。,(2)分析宗法制的实质。,(3)时至今日,宗法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守法观念依然浓厚。请你分析一下它在当今社会现实中的积极和消极表现。,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积极作用:,使亲情浓厚,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缺乏普世的博爱及平等意识,这与现代的民主和法制意识有些违背。,考点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1、【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王指的是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王嬴政 2、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 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

12、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典例导学,答案:D、B、C,4、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A,B,C,D,答案:A,5、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 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 符,右在( ),左在阳陵。” 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6、“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 )行省制度 皇帝制度郡县制度 三

13、公九卿制度A B C D,答案:A、A,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出现了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内容: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特点: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意义:是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背景: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灭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秦王朝,积极: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制度的基础 消极: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秦朝灭亡,皇帝制度:采用“皇帝”称号,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央:三 公九卿制,丞相

14、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太尉主管军事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作用,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内容,地方:郡县制,知识整理,1、秦始皇本纪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D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称霸的需要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题组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A,2、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主要是由于 ( )A郡县官吏必须由上一级任命并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

15、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答案:D,3、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A分封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宗法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 4、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答案:B、B,5、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有学生判断右图反映的事物可能出现于秦朝,其依据不包括 A.铜权为秦朝统一衡器时使用B.半两钱为秦朝统一货币时使用C.文物上的字体及文字内容D.铜器制作最早出现于秦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