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结课技能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934142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结课技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数学课堂结课技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数学课堂结课技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数学课堂结课技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数学课堂结课技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结课技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结课技能(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数学课堂结束技能,一、 运用结束技能的目的 二、结束技能的运用原则 三、结束的类型与使用方法 四、结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 要 内 容,(一)提纲挈领地进行总结 (二)强调所学知识的重点之处 (三)认清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四)巩固所学,拓展升华 (五)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一、 运用结束技能的目的,二、结束技能的运用原则,(一)简明扼要原则 (二)面向大多数原则 (三)形式多样化原则,三、结束的类型与使用方法,(一)整理概括式 一堂教学课的结尾,利用表格、图示、罗列等形式,帮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以整理概括,使知识结构明晰、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同时,也教给学生整理知识、概括知

2、识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学习“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节课,可采用整理概括的形式小结。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用以下的定理:“边角边定理”,“角边角定理”,“角角边定理”,“边边边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三、结束的类型与使用方法,(二)练习巩固式 练习巩固就是针对学生理解和应用某些知识出现混淆是非的现象,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地进行设疑解题。在新课结尾时,通过提问、板演、小测验等手段实施训练,以达到完善、巩固和深化知识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达到立即反馈,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平面几何、三角函数中的定理、公式繁多,而且容易混淆,通过课堂结尾

3、的练习,区分异同之处,有利于教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三、结束的类型与使用方法,(三)首尾呼应式有些课是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课题。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但是悬而未决,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极大的挫伤。因此,课堂结尾时,应指导学生用新学的知识消除导入新课时的悬念,使导入和结尾相呼应。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使学生享受到运用新知识的乐趣和心理满足,不但释疑了学生当初心中的困惑,又激发了学生的情趣。,三、结束的类型与使用方法,(四)创设悬念式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所以,优秀的教师在教学结课时常常使用设立悬念的方法,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却

4、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一般若上下两节课的内容和形式均有密切联系,用悬念式结课较好。,三、结束的类型与使用方法,(五)培养兴趣式 在新课结束后,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更会使学生精神倍增,感到乐趣无穷。如学习“概率”一节时,结尾可用一个有趣的实验来结束。老师拿“2,3,4,5,6,7”六张扑克牌,从中任取两张,问:(1)两张牌的数字之和有几种可能?(5,6,7,8,9,10,11,12,13)(2)针对上述的几种可能结果,抽一位同学来任选两张,其他同学猜可能出现的结果,猜后看谁中奖的机会最多。这样的结尾,操作

5、性很强,使学生产生兴趣,而且还对下一次课的内容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三、结束的类型与使用方法,(六)延伸拓展式它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实践教学目标的需要,在结课阶段指导学生向教材内容相关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延伸辐射或补充教材内容,使课堂教学的终点成为开阔学生视野和联系实际生活的起点的一种结课方式。这种结课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教师不停留在对现有教材的阐述上,而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和补充相关的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去思考解决问题,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其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来结束课堂教学。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搞社会

6、调查、撰写小论文、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等,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使课尾成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这种结课一般在一章后的教学时进行。,三、结束的类型与使用方法,(七)比较区别式比较区别式是将传授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分析,把握异同,区分优劣。这样,既总结新知识,也复习了旧知识,使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知识的结尾。,三、结束的类型与使用方法,(八)提纲挈领式它是指教师在课堂结课阶段,通过准确简练的语言,把本节课所授知识内容作全貌式的纲要性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浓缩知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以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结课方式。教师运用这种结课方式必须把握六大特点:整体化、精要性、总结性、概括性、重点性、纲领性。其过程一般由教师来操作,也可由教师引导学生来做,或师生共同讨论来完成。如学习完三角函数的诱导方式后,通过对公式函数名、符号等的变化规律总结后,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进行理解记忆,言简意赅,事半功倍。,三、结束的类型与使用方法,(九)启发鼓励式这种结尾是教师通过对学生解题正误的评价,启发学生,鼓励学生,使他们不断努力,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总结成功的经验,寻找失败的原因,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努力进取,增强自信心。,四、结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虎头蛇尾 (二)画蛇添足 (三)平淡无奇 (四)前后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