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考点八《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929182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考点八《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考点八《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考点八《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考点八《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考点八《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考点八《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考点八《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件(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八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一、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合理布置 1.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因素,2.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原则,【练一练】 1.读“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丙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 ,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看,该工业属于 指向型工业。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布局的区位优势。 (2)若该城市位于我国长江流域,则从环境因素方面考虑其布局是否合理?为什么? (3)图中乙处建食品厂的有利条件是 。 (4)该城市计划在甲处建一个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信息,简述在此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有利条件。,解析 (1)丙处有丰富的原料、燃料,交通便利,应优先发展炼铝工业。(2)主要考虑

2、工业对大气、水源的影响,注意长江流域的主导风向。(3)食品厂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小,可布局在城区。(4)电子工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应接近高等院校。 答案 (1)炼铝厂 动力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水陆交通便利。 (2)合理。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大气污染小;位于河流下游方向,不污染城市水源。 (3)接近消费市场 (4)接近大学城,有高等院校为其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二、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和城市化问题是近年的高频考点之一,在复习时应对以下方面重点关注: (1)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是最重

3、要的指标。 (2)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4)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郊区城市化);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这里主要着重提示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百分数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第二,

4、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第三,逆城市化不是城市的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第四,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练一练】 2.新华社北京2009年4月13日电 :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在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众多的地质环境问题,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专家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下图。读图回答(1)(2)题。,(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

5、的普及率愈低 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 B. C. D. (2)依据该模式推论,某都市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时城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则2000年的径流量约为1970年时的多少倍 ( ) A.1 B.2 C.3 D.4,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做题应抓住以下信息:第一,图示中数字的意义及其曲线变化趋势;第二,要有正确的读图方法并找准切入点;第三,依据题目提供模式,1970年对应的图中数字为2,而2000年对应的为6,从而可以推知2000年的径流量为1970年的3倍。 答案 (1)C (2)C,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