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5讲俄国十月革 命与苏俄(联)的社 会 主 义建设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928925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5讲俄国十月革 命与苏俄(联)的社 会 主 义建设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5讲俄国十月革 命与苏俄(联)的社 会 主 义建设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5讲俄国十月革 命与苏俄(联)的社 会 主 义建设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5讲俄国十月革 命与苏俄(联)的社 会 主 义建设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5讲俄国十月革 命与苏俄(联)的社 会 主 义建设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5讲俄国十月革 命与苏俄(联)的社 会 主 义建设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35讲俄国十月革 命与苏俄(联)的社 会 主 义建设课件新人教版(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现代史,阶段特征一战爆发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4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政治上: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经济上: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科学文化上: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理

2、学的基础奠定,预示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突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精神的空虚和迷茫。,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35讲,落实主干知识,研析考情考向,突破核心考点,课时作业,内容索引,落实主干知识,一、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2)政治:俄国进入 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2.进程 (1)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帝国主义,结果 a.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b.形成 和工

3、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 (2)“四月提纲” 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 的任务。 提出“ ”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 攻占冬宫,推翻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社会主义革命,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结果 (1)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土地法令。 (2)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4.意义 (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 ,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4、开创了 的新局面。,和平法令,社会主义革命,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易错提醒 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从革命任务看,它主要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封建主义。 (2)从革命结果看,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皇权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 农业: 。 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 。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实行普遍 。,实行余粮收集制,国有化,义务劳动制,(4)特

5、点:兼有“战时”和“ ”的特色。 (5)评价 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消极:不是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正确道路。它严重超越苏俄的生产力水平,引发农民和士兵的不满。,共产主义,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开始: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 农业:以 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6、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粮食税,(4)特点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易错辨析 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3.“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1924年,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工

7、业政策:优先发展 ,其资金来源是农业和轻工业。 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农业政策:推行 运动,组织集体农庄。,重工业,农业集体化,(3)特点: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4)评价 功绩 a.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 。 b.为后来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端 a.片面发展 ,导致农业和轻工业落后。 b.向农民索取太多,压制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c.长期的 ,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 的重要原因。,工业化,反法西斯,重工业,计划指令,苏联解体,归纳总结 苏联取得工业化建设成就的

8、原因 (1)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 (2)国家实行高积累政策。 (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粮食、资金等便利条件。 (4)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突破核心考点,考点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俄国十月革命,时空观念,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1.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指导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 (2)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4)斗争方式:由

9、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历史解释,2.十月革命与俄国现代化 (1)政治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俄国初步确立。 (2)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 (3)文化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史料实证,1.论从史出 十月革命的路线 史料一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 四月提纲 结论 反映十月革命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 史料二 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

10、解决一切实际问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 (1917年10月23日) 结论 反映十月革命经历从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的过程。,主要信息:,(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2)组织基础: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3)思想基础: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4)群众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2.获取材料信息 分析下面的材料,找出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观条件。 材料 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并且

11、他们注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点,历史解释,考点二 “退却的年代”列宁的社会主义探索,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 (1)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2)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3)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1.论从史出 不同经济政策带来的不同经济结果 史料 下面两表是19131926年间俄国/苏俄/苏联的工农业产值变化 农业,史料实证,工业,结论 (1)19131926年间,也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发展期间,工业、农业产值均出现先降后增的两阶段不同的发展趋势

12、。 (2)19131920年工农业生产均下降。影响因素包括一战及内战的破坏;自然灾害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挫伤人民积极性。 (3)19201926年间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发展环境的相对稳定;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顺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2.获取材料信息 分析材料,找出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中的体现。 材料 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同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

13、自由。1922年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佃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摘自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主要信息:,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实行了以粮食税

14、取代余粮收集制;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等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答案,1.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2.唯物史观“斯大林模式”的经验及教训 (1)经验 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

15、家。,历史解释,考点三 “剥夺的年代” 斯大林时代的社会主义探索,斯大林模式的创立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并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2)教训 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论从史出 斯大林时期经济的结构 史料,史料实证,结论 工业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但重工业遥遥领先,农

16、业相对缓慢,体现的是注重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及优先发展重工业特点。,2.史由证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能够完全模仿实行计划经济吗?依据史料论证经济学家马寅初为什么对统制经济的态度由支持赞成变为反对抨击。 史料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学者主张在中国实行统制经济。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统制经济源于苏联的计划经济,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经济遭遇到严重的危机,世人“一闻苏俄计划经济之成绩,安得不靡然风起,视为宝典”。马寅初还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贫弱之国,除统制之外,殊无法抵抗其潮流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