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91922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第一章声现象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2届第一章声现象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2届第一章声现象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2届第一章声现象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2届第一章声现象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第一章声现象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第一章声现象复习(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现象复习,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3,2,4,5,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可听声: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至20000Hz之间,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3、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关于产生,声音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它具有 。,关于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乐音,响度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

2、动的 决定的。,音调表示声音的 ,是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不同,声波的 也不同。,声现象探究实验,用刻度尺设计实验 (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2)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减小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有:; ; 。,噪声,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可听和不可听,声呐,焊接,成像“B超”,清洗,测速,超声波的应用,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中考连接:,2、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

3、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

4、的,D,5、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D,6、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 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 也能传声。,空气,水,7、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 传播的。,振动,空气,8、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枕头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表的“滴嗒”声,是靠 传播的;(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是靠 传播的,枕头,水,9、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

5、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340,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10、如图4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 是。,玻璃罩内仍有空气,没形成真空状态,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相关知识,1.人耳的构造,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3.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相关知识,1.音调,(1)、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2)、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6、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所以说,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2.响度,(1)、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2)、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称之为响度。,(3)、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所以说,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同时,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 远近有关系。,3.音色,不同物体振动发声时,所发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它是乐音的另一个特征。,1、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节奏不同,C,中考连接:,2、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听了发出的声音,便分辨出

7、部件间是否有松动,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B,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叫声音调高,_叫声响度大。,4、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出的声音_大,蚊子发出的声音_高.,水牛,蚊子,响度,音调,5、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音色,空气,6、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不同.,音色,响度,7、日常生活中我们

8、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响度,音色,8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4月2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 传声效果比气体好,9、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 (2)。,振动,物体发声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0、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

9、的是(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 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D,中考连接,2. 张新登上华山的北峰高兴地对着南峰大喊,过了大约6s后听到回声。问:北峰与南峰间的距离是多少?,已知:t=6s,v=340m/s求:S解:,声音在6s钟里传播的路程为S=Vt=340m/s6s=2040m,所以S=S/2=2040/2=1020m,答:北峰与南峰间的距离是1020m。,1 下列图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减小声音分散,可增大响度,B. 超声波

10、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光波、无线电波的速度快,C. 声音大小不同的是因为音调不同,D. 捂住耳朵可以减小噪声的频率,A,2 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 ) A. 使劲拨琴弦 B. 在二胡弓毛上涂松香 C. 用力敲大鼓 D. 转动小提琴的旋钮,D,4计算已知声音在15时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在百米赛跑中,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记录的时间是13.69s,则运动员的实际成绩为多少?,5 为了探测声音的产生条件,能否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的,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

11、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只细小的铅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它的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的条件,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6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它( ) A.发出不同音调 B. 获得更好音色 C. 获得更大的响度 D. 停止发音,A,(09山东平原)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 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