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5491759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8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8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案本试卷分为卷、卷和卷三部分。全卷总分 12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 24 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镶嵌(xin) 肌肤(f) 譬如(b) 咄咄逼人(du)B吝啬(ln) 煎熬(o) 沉寂(j) 花团锦簇(jn)C粼粼(ln) 桑椹(shn) 蟋蟀(shui) 倾盆大雨(qn)D锡箔(b) 隐藏(cn) 盔甲(ku) 踉踉跄跄(qin)【点拨】A.譬(p)如;B.吝(ln)啬;C.粼(l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

2、正确的一项是( A )A喉咙 脑髓 菜畦 人迹罕至B睫毛 绣像 珊湖 饥肠辘辘C透彻 腋下 惭愧 冥思暇想D委屈 确凿 贪婪 人声顶沸【点拨】B.湖瑚;C.暇遐;D.顶鼎。3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C )A我们班主任老师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什么事都做得具体而微。B经过我的一再请求,叔叔终于把他那支生花妙笔送给我了。C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中国人更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这样才能战胜困难。D李明讲了一个笑话,逗得全班同学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点拨】A.“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此处应用“一丝不苟” ;B.“生花妙笔”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此处望文生义;D.“忍俊不禁

3、”本来就是“忍不住笑出声” ,用在这里,语意重复。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秋天的襄阳是一个瓜果飘香、成熟丰收的季节。B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找到了做这一类题的简便方法。C举行“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D近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防止交通意外不再发生。【点拨】A.搭配不当,应为“襄阳的秋天是一个瓜果飘香,成熟丰收的季节” ;B.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D.否定失当,删除“不”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B寿镜吾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的先生,他方正、质

4、朴、博学、严而不厉。C “而立”代称三十岁, “而立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 “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D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中, “济南” “秀气”分别是名词、动词。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

5、,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选自后汉书黄琬传)【注释】黄琬:东汉末大臣。魏郡:古郡名。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 147 年。食:同“蚀” ,侵蚀。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诏:皇帝的命令。初:一开始,刚刚。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俄而雪骤(急) B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C为魏郡太守(担任) D即以其言应诏(应该)【点拨】 “应”是“回答”的意思。7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A俄而雪骤 B黄琬幼而慧C学而不思则罔 D而深奇爱之8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6、)A 【甲】文通过写谢家子弟咏雪的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B 【甲】文中谢道韫用柳絮比喻白雪,突出雪的洁白和轻盈。C 【乙】文中的黄琬用初月类比日食,形象说明了日食的形状,表现出他聪慧的才思。D 【乙】文中黄琬父亲黄琼按照黄琬说的回答皇后,并更加喜爱他。第卷 (阅读感悟 共 56 分)三、翻译、感悟,鉴赏、默写(17 分)9给下面句子划分节拍。(划两处)(2 分)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撒盐空中差可拟。(白雪纷纷的样子)跟把盐撒到空中大体可以相比。(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月初出来的样子。11诗歌鉴赏。(5 分)

7、【甲】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乙】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1)两诗都着一“望”字,它们所起作用有何不同?(2分)【甲】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和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乙】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出希望重回京城和怀念亲友的急切期待。(2)两诗都写到了“山” ,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3 分)【甲】诗曰“青山留人” ,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

8、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 【乙】诗曰“尖山似剑铓” ,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12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6 分)(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开阔画面。(6

9、)孔子教育我们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现代文阅读(29 分)(一)(13 分)难忘那一缕生命的馨香怀念残疾人作家史铁生先生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消息传来时,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青的枝叶也低垂着。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读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 ,这篇散文我读得很慢很认真,前后读过三遍,这篇文章里,史先生用平实的文字平静而低调地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从自身出发,对存在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

10、令人动容。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他这样阐述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 “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

11、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 ”他的写作状态近乎痴迷, “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 ”像一位邻家大哥把真实的心迹娓娓道来,把真切的心灵感悟与千万读者分享。 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与生命价值的触动,是亲切而深刻真实的。史先生说:“左右苍茫时,总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蹚,便用笔去找。 ”于是他过上了“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生活,我对他的全部了解来源于他的文章。读我的轮椅后,我知道他身边有一位不离不弃的守候天使希米小姐。后来,略知他的

12、生平,1951 年出生于北京,16 岁初中毕业,18 岁响应号召去延安地区的清平湾下乡插队。21 岁住进医院,从此双腿瘫痪再也没有站起来。28 岁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30 岁患上严重的肾病,这样一位深受病痛折磨的人,却在病榻上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礼拜日命若琴弦 病隙碎笔 务虚笔记等。由于多年来病痛缠身,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从自身经历出发,直面死亡,逐渐升华出对心灵的真正探索和诘问。 活着的事 写作的事 病隙碎笔和我的丁一之旅无不深具哲思。“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

13、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于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对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的授奖词,也是对他本人及其作品最真实最恰当的评价。史铁生的一生,似辛勤的蜜蜂,默默地把生活的苦难酿成生命的馨香。那些充满睿智哲思的作品,影响了无数的读者,他不屈不挠迎接命运挑战的豁达态度,深深感染了数不清的人。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高尚灵魂的绝美舞姿,倾听到崇高心灵的歌唱。“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

14、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2010 年的最后一天,他走了,带着无数读者的眷恋与景仰。他永远在我们身边,那一缕生命的馨香,将继续温暖我们的心灵。13试分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3分)这段文字运用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肃穆凝重的气氛,寄托了作者的哀思。14请分析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 分)(1)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史铁生为了避开现实世界的疾病给自

15、己带来的迷茫、绝望、苦恼,到地坛去寻找生命的慰藉。(2)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史铁生通过他充满睿智哲思的作品,照亮我们日益颓废的心灵世界,使人反省、振作。15依照文本,请分条概括出第段中“那一缕生命的馨香”的具体内涵。(3 分)与读者分享的真切的心灵感悟。从自身经历出发,升华出的对心灵的真正探索与诘问。追索人的价值和光辉。豁达的人生态度。16细读全文,联系拓展材料,回答问题。(3 分)【材料】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史铁生病隙碎笔请谈谈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实践给你的人生启发,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人生难免遇到挫折,我们要有直面挫折的勇气。我们不仅要有直面挫折的勇气,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去点亮别人的心灵。(举例要扣住这两点作答)(二)(16 分)父亲都是艺术家孙道荣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 。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于自己的父母了解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农民工身份的父母,有一种自卑和轻视。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有更多一点理解。一篇篇看下来,基本上都是写自己打工的父亲,怎么辛苦,如何劳累。这也难怪,民工子弟学校的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