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分离方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910465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分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重要分离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重要分离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重要分离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重要分离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要分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分离方法(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中药化学成分经提取浓缩后,得到的仍是含有多种成分的混合物,需选用适当的方法将其中所含各种成分逐一分开,并把所得单体加以精制纯化,这一过程称为分离。,一、两相溶剂萃取法,两相溶剂萃取法简称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不相混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的方法。分配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时,一种物质溶解在相互接触但不混溶的两相溶剂中,溶解平衡后,两溶剂中溶质浓度的比值。此比值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为一常数,可以用下式表示:分配系数CH物质在上层溶剂中的浓度CL物质在下层溶剂中的浓度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分离效果越好。,(一)简单萃取法 是分

2、离物质最简单最基础的手段,常用于初步分离。 (二)逆流连续萃取法 是一种两相溶剂逆行的连续萃取方法。其装置如图2-5,(三)逆流分溶法(Counter Current Distribution,CCD),对性质相似的异构体或同系物,因在两相溶剂系统中的分配系数接近,用一般的萃取及转移操作常须进行几十次乃至几百次,简单的分次萃取已不能满足需要,用逆流分溶法可得到理想的分离效果。逆流分溶法又称逆流分配法、逆流分布法或反流分布法。是一种将液-液萃取反复进行数十次以上的分离方法。如图2-6所示,逆流分溶法因操作条件温和、试样易回收,故特别适合于中等极性、不稳定、性质相似成分的分离。另外,溶质浓度越低,

3、分离效果越好。但试样极性过大或过小,或分配系数受浓度或温度影响过大时,则不易采用此法分离。易于乳化的萃取溶剂系统也不易采用此法。,(四)液滴逆流分配法(Droplet Counter Current Chromatography,DCCC),这是在逆流分溶法基础上改进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分离效能的两相溶剂萃取法。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液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由流动相形成液滴,通过作为固定相的液体柱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其装置示意图见2-7,影响液滴逆流分配的主要因素有:被分离成分在两相溶剂间的分配系数要大;形成大小合适的移动相液滴,这与两相间的界面张力、密度差、输液管口径和萃取管材料等有关,可以采用

4、数根萃取管预试液滴的形成情况而确定;液滴间的间隔,与泵的送液速度有关,送液速度过快,液滴间几无间隔变成线流通过固定相,通常也可经过小样探索而定。液滴逆流分配法的分离效果往往比逆流分溶法好,且不会产生乳化现象。移动相用氮气驱动,被分离物质不会因遇空气中氧而氧化。应用该法曾满意地分离纯化多种成分,如皂苷、生物碱、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及糖类等。,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是以超临界流体(简称SF)代替常规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分离的一种新型方法。,1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与种类,超临界流体是指物质在高于其临界温度(TC)和临

5、界压力(PC)时所形成的单一相态。处于超临界状态的物质既不是液体,也不是气体,理化性质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其特性表现为: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比气体大,而与液体密度相近,因此分子间距离缩短,分子间相互作用大大增强,溶解作用近似于液体;粘度低于液体而与气体的粘度相近,扩散系数却比液体大10100倍,有利于成分的扩散溶解;超临界流体的密度、粘度和扩散系数等,都与温度、压力和流体组成有关。,可用作超临界流体的物质很多,如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甲烷、乙烷、六氟化硫、氨等。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二氧化碳,其临界温度(31.3)低,可在常温下操作,并对大部分物质呈化学惰性。这样,使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能在低温条件下安全

6、地被萃取出来,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或化学不稳定性成分的氧化和逸散,使萃取物保持中药的全部成分。,2基本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主要是根据超临界流体对物质有很强的溶解能力,且改变温度或压力即可改变流体的密度、粘度和扩散系数,流体对物质的溶解特性也随之改变,因此,可将不同性质的成分分段萃取或分步析出,达到萃取分离的目的。,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程序升压法分步萃取不同极性的成分。超临界流体萃取成分之后,可利用减压法,使流体膨胀,密度降低,变为气体,与成分成为两相而分离。所以此法的优点是萃取物无残留有机溶剂,分离后的气体可循环使用,而且避免了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工艺流程简图见图2-8。,3超临界流体萃

7、取法的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该法广泛应用于烟草和食品工业,80年代以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医药、化工、食品及环保等领域取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面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主要用于萜类、挥发油、生物碱、黄酮、苯丙素、皂苷和芳香有机酸等成分的提取分离。在青蒿素浸膏、蛇床子浸膏、胡椒精油、肉豆蔻精油等的制备分离方面已达到产业化规模。,三、沉淀法,沉淀法是在中药提取液中加入某些试剂,与其中一些成分生成沉淀,或加入某些试剂后可降低一些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而自溶液中析出的一种方法 如果所需要分离获得的成分生成沉淀,则沉淀反应必须是可逆的;如果是不需要的成分,则将生成的沉淀除去,可以是不可逆的沉淀反应。,(一)乙醇沉淀法 此法是在浓缩后的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使某些难溶于乙醇的成分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的方法 (二)酸碱沉淀法 本法是利用某些成分在酸(或碱)中溶解,而在碱(或酸)中沉淀的性质达到分离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