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2005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909530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2005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2005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2005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2005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2005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20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2005(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 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5225-200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不含成品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不含成品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生产作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略),3、钻井3.1井场的布置与防火间距3.1.1确定井位前,设计部门应对距离井位探

2、井井口5Km、生产井井口2Km以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坑道等地面和地下设施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在设计书中标明其位置。油、气井与周围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GB50183的规定执行,参见附录A。,3.1.2油气井井口距离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不应少于75m;距民宅应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应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员密集性、高危性场所应不小于500m。,3.1.3钻井现场设备、设施的布置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有关安全间距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a)钻井现场的生活区与井口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b)值班房、发电房、库房、化验室等井场工作房、油罐区距井口应不小于30m。c)发

3、电房与油罐区相距不少于20m。d)锅炉房距井口不少于50m。e)在草原、苇塘、林区钻井时,井场周围应有防火隔离墙或隔离带,宽度应不小于20m。,3.1.4井控装置的远程控制台应安装在井架大门侧前方、距井口不少于25m的专用活动房内,并在周围保持2m以上的行人通道;放喷管线出口距井口应不小于75m(含硫气井依据SY/T5087的规定)。,3.1.5 3.1.2,3.1.3和3.1.4是应满足的一般性、通行性技术条件,如果遇到地形和井场条件不允许等特殊情况,应进行专项安全评价,并采取或增加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由设计部门调整技术条件。3.1.6 井场应设置危险区域图、逃生路线图、

4、紧急集合点以及两个以上的逃生出口,并有明显标识。,3.2钻井设备与设施3.2.1 井场设备的布局应考虑风频、风向。井架大门宜朝向盛行季节风的来向。3.2.2 应在井场及周围有光照和照明的地方设置风向标(风袋、风飘带、风旗或其它适用的装置),其中一个风向标应挂在施工现场以及在其它零时安全区的人员都能看到的地方。,3.2.3 在油罐区、消防方剂井场明显处,应设置防火防爆安全标识。3.2.4 柴油机排气管应无破损、无积碳,并有冷却和火花消除装置,其出口不应指向循环罐,不宜指向油罐区。,3.2.5 井场电力装置应按SY/T5957的规定配置和安装,并符合GB50058的要求。对井场电力装置的防火防爆安

5、全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a)电气控制宜使用通用电气集中控制房或电机控制房,地面敷设电气线路应使用电缆槽集中排放。b)钻台、机房、净化系统的电器设备、照明器具应分开控制。c)井架、钻台、机泵房、野营房的照明线路应各界一组专线。d)地质综合录井、测井等井场用电应设专线。e)探照灯的电源线路应在配电房内单独控制。,f)井场距井口30m以内的电气系统的所有电器设备如电机、开关、照明灯具、仪器仪表、电气线路以及插接件、各种电动工具等应符合防爆要求,做到整体防爆。g)发电机应配备超载保护装置。h)电动机应配备短路、过载保护装置。,3.2.6 对井控装置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a)井控装置的配

6、套、安装、调试、维护和检修应按SY/T5964的规定。b)选择完井井口装置的型号、压力等级和尺寸系列应按SY/T5127等规定执行。c)含硫油气井的井控装置的材质和安装应按SY/T5087的规定执行。,d)司钻控制台和远程控制台气源应用专用管线分别连接。e)远程控制台电源应从发电房内或集中控制房内用专线引出,并单独设置控制开关。f)井场应配备自动点火装置,并备有手动点火器具。g)在钻井作业时防喷器安装剪切闸板应按SY/T5087的规定执行。,3.2.7 宜在井口附近钻台上、下以及井内钻井液循环出口等处的固定地点设置和使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并能及时发出声、光警报。含硫油气田钻井硫化氢检测仪和

7、其它防护器具的配置与使用应按SY/T5087的规定执行。,3.2.8在探井、高压油气井的施工中,供水管线上应安装有消防管线接口,并备有消防水带和水枪。3.2.9 施工现场应有可靠的通讯联络,保持24h畅通。3.3钻井施工3.3.1钻井队应严格执行钻井设计中有关防火防爆和井控的安全技术要求。钻井设计的变更应按规定的设计审批进行。,3.3.2 钻台、底座及机、泵房应无油污。3.3.3 钻台上下及井口周围、机泵房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杂物。3.3.4 远程控制台及其周围10m内应无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3.3.5井口附近的设备、钻台和地面等处应无油气聚集。3.3.6井场内禁止吸烟。,3.3.7禁

8、止在井场内擅自动用电焊、气焊(割)等明火。必须动用明火时,按SY/T5858规定的工业动火程序和SY/T5858规定的防火安全要求执行。3.3.8 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油、废液等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物或外溢物应迅速处理。,3.3.9井控技术工作及其防火、防爆要求按SY/T6426的规定执行。井控操作和管理人员应按SY5742的规定规定经过专门培训,取得井控操作合格证,并按期复审。3.3.10 井场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规定。,3.3.11 钻开油气层后,所有车辆应停放在距井口30m。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距离井口30m以内位置的车辆,应采取安装阻火器等相应的安全技术

9、措施。 欠平衡钻井过程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要求按照SY/T6551的规定执行。,3.4特殊情况的处理3.4.1钻井过程的井控作业、溢流的处理和压井作业按SY/T6426的规定执行。溢流的报警按SY/T6309的规定执行,且溢流报警信号长鸣笛30s以上。对有硫化氢溢出情况的应急处理应按SY/T5087的规定执行。硫化氢含量超出30mg/m3时,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具。,在有可燃气体溢出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作业和紧急处理时,工作人员应身着防静电工作服,并采取防止工具和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的措施。3.4.2防喷天然气或中途测试打开测试阀有天然气喷出时,应立即点火燃烧。,3.4.3井喷发生后,应指派专人不断

10、地使用检测仪器对井场及附近的天然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含量进行测量,提供划分安全区的数据,划分安全作业范围。含硫油气井在下风口100m,500m处和1000m处各设一个检测点。 进行测量的工作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有监护措施。,3.4.4 处理井喷时,应有医务人员和救护车在井场值班,并为之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3.4.5钻井现场应考虑应急供电问题,设置应急电源和应急照明设施。3.4.6若井喷失控,应立即采取停柴油机和锅炉、关闭井场各处照明和电器设备、打开专用探照灯、灭绝火种、组织警戒、疏散人员、注水防火、请示汇报和抢险处理等应急措施。含硫油气井的应急撤离措施见SY/T5087有关规定。,3.

11、4.7 在钻井过程中,遇有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溢出等紧急情况,已经严重危及到安全生产,需要弃井或点火时,决策人宜由生产经营单位代表或其授权的现场总负责人担任,并列入应急预案中。,8 消防管理8.1.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实施消防管理。8.1.2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动火、动土、进入有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时,应按照作业许可的规定,办理作业许可。,8.1.3 应编制防火防爆应急预案(其编制格式参见附录D)并加强演练。8.2 工程建设8.2.1油气田及油(气)长输管道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总体规划,应包括消防站

12、布局、消防给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消防设施等内容。,8.2.2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防火防爆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8.2.3 设计部门采取的防火防爆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有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证书。,8.3 消防队伍建设8.3.1专职消防队(站)人员、车辆、装备配套建设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8.3.2专职消防队伍应执行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深入辖区开展宣传,进行防火检查,熟悉道路、水源、单位的分布、数量及分布,熟悉单位消防设施、消防组织及其灭火救援任务的分工情况,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定期演练。,8.3.3 油气生产单

13、位应建立义务消防队,协助本单位置定防火安全制度,经常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培训,定时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维护保养本单位和本岗位的消防设施器材。定期进行灭火训练,发生火灾时,积极参加扑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因调查。,8.3.4 义务消防队应做到有组织领导、有灭火手段、有职责分工、有训练计划、有灭火预案;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具,会整改一般的火险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熟悉本单位火灾特点及处置对策,熟悉本单位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情况和灭火疏散预案及水源情况。8.4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与管理.,8.4.1 油气站、场的消防监测、火灾报警、消防给水、泡沫灭火、消防站、消防泵房等设施和器材的配置按GB50183

14、的规定执行。8.4.2 钻井现场消防器材配置执行SY5876规定。作业、试油现场至少配置35kg干粉灭火器2具,8kg干粉灭火器4具,消防锹3把,防火砂2m3。在野营房区按每40m2不少于1具4 kg干粉灭火器配备。,8.4.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检查按GB50116的规定执行。8.4.4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检查按GB50151和GB50281的规定执行。8.4.5消防水喷淋系统的应用参照SY/T6557的规定。,8.4.6 灭火器的检查、维修与报废按GA95的规定执行。8.4.7消防泵房应设专岗,实行24h值班制度,定期对消防泵试运和保养。8.4.

15、8 消防重点岗位应设置通讯设施。,8.5 应急处理8.5.1 火灾报警8.5.1.1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立即报警。8.5.1.2 企业员工应熟知报警方法,掌握报警常识,进行报警训练。,8.5.1.3 报警时,应直接拨打“119”火警电话或用有线、无线电话向消防队报警,立即通知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并向周围人员发出火警信号。向周围群众报警可用呼喊、警铃、警笛、广播,也可用哨、锣就地取材的方法。,8.5.2 火场逃生与救援8.5.2.1 被烟火围困要冷静观察、判断火势,利用防护器具或用湿毛巾、手帕、衣服等做简单防护,选择安全可靠的最近路线,俯身穿过烟雾区,尽快离开危险区域。如危险区域有硫化氢气体

16、,应佩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沿逆风或侧风方向,选择远离低洼处的路线,直立身体向高处撤离。,8.5.2.2 身上衣服着火,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就地翻滚,或迅速跳入水中,把火压灭或侵灭,进行自救。8.5.2.3 无法自行逃脱时,可用呼喊或用非金属物体敲击管线、设备、锣、盆或挥动衣物等方法向其他人员求救。,8.5.2.4 被控人员神志清醒但在烟雾中辨不清方向或找不到逃生路线时,应指明通道,让其自行脱险。对于因惊吓、烟熏、火烧、中毒而昏迷的人员,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应用背、抱、抬等方法将人救出。8.5.2.5 对于受伤人员,除在现场进行紧急救护外,应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治疗。,8.5.3 灭火8.5.3.1 灭火时,应运用“救人重于救火”、“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和冷却、隔离、窒息、抑制的灭火方法。8.5.3.2 发现火灾后,在报警的同时,义务消防队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扑灭初起火灾。无关人员撤离现场。专职消防队到达现场后,义务消防队应配合做好灭火救援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