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signaltransduction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90934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signaltransduction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signaltransduction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signaltransduction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signaltransduction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signaltransduction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signaltransductio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signaltransduction(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 物 体 内 的 信 号 传 导 (signal transduction),信号传导:细胞内外的信号,通过细胞的转导系统转换,引起细胞生理反应的过程。信号分子信号传导的分子途径:,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胞间信号 胞内信号胞间信号传递 膜上信号转换 胞内信号转导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化学信号(shemical signal):细胞感受刺激后合成并传递到作用部位引起生理反应的化学物质。 物理信号(physicl signal):细胞感受到刺激后产生的能够传递信息作用的电信号和水力信号。,胞 间 信 号,初级信号(第一信使),胞间信号的传递,易挥发性化学信号在体内气相的传递 化学信号的韧皮部传递 化

2、学信号的木质部传递 电信号的传递 水力学信号的传递,膜 上 信 号 的 转 换,受体与信号的感受: 在效应器官细胞质膜上能与信号物质特异性结合,并引发产生胞内次级信号的特殊成分。 G蛋白(G protein): 又称信号转换蛋白或偶联蛋白。全称为GTP结合调节蛋白(GTP 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此类蛋白由于其生理活性有赖于三磷酸鸟苷(GTP)的结合以及具有GTP水解的活性而得名.,G蛋白的信号偶联功能是靠GTP的结合或水解所产生的变构作用来完成的。当G蛋白与受体结合而被激活时,它就同时结合上GTP,继而触发效应器,把胞间信号转换成胞内信号;而当GTP水解为GD

3、P后,G蛋白就回到原初构象,失去转换信号的功能。,G蛋白一般分为两大类: 异源三体G蛋白:三种亚基(、)构成小 G 蛋 白:一个亚基的单体,G蛋白的发现:吉尔曼(Gilman)、罗德贝尔(Rodbell) 获诺贝 尔医学生理奖(1994),胞内信号的转导,钙信号系统:Ca+ CaM(受体) 转导信号肌醇磷脂信号系统: 以肌醇磷脂代谢为基础环核苷酸信号系统: cAMP,胞 内 信 号,钙信号系统: Ca+ CaM(受体) 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信号系统:双信号系统 环核苷酸(cyclic AMP,cAMP)信号系统:,次级信号(第二信使 secon

4、d messemger):,由胞外刺激信号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蛋白激酶:是一类催化蛋白质产生磷酸化反应的酶,可对其底物蛋白质特定的氨基酸残基进行磷酸化修饰,从而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以完成信号转导过程。蛋白磷酸酯酶:,肌醇磷脂信号系统,肌醇磷脂是一类由磷脂酸与肌醇结合的脂质化合物。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于植物质膜上: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肌醇-4-磷酸(PIP)、和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 以肌醇磷脂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信号系统,是在外信号被膜受体接受后,以G蛋白为中介,由质膜中的磷脂酶 C(PLC)水解PIP2,生成肌醇-1,4,5-三磷酸(IP3)和二酰甘油(DAG)两种信号分子。 IP3通过调节Ca2+浓度,而DAG则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PKC)传递信息。,钙调蛋白的存在部位:细胞质和细胞器,作用机理:,胞外信号,质膜,Ca通道打开,Ca进入,生理效应,Ca 2+大于 10-6 mol L-1,CaM 对光敏素作用图解:,胞间信号传递,环境刺激,胞间信号,受体,G蛋白,效应器,第一信使,第二信使,膜上信号转换系统,细胞外,Ca2+Ca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