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10-人际关系的行为互动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908786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10-人际关系的行为互动3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社会心理学10-人际关系的行为互动3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社会心理学10-人际关系的行为互动3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社会心理学10-人际关系的行为互动3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社会心理学10-人际关系的行为互动3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10-人际关系的行为互动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10-人际关系的行为互动3(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 人际关系中的行为互动(3) 合作、竞争与群体互相作用,2009. 2-,小游戏,游戏:看你怎么赚,下面分组举行五轮选择。 每个组商量在每一轮的选择中是选 X 还是选 Y 每次选择后的结果是赚还是赔的游戏规则是: 如果四个组都选择 X,则各组都输 1 分 3 X :1 Y时,选择X的组各得1分,选Y的组输3分 2 X :2 Y时,选择X的组各得2分,选Y的组输2分 1 X :3 Y时,选择X的组各得3分,选Y的组输1分 如果四个组都选择 Y,则各组都得 1 分 组与组之间可以相互协商, 可以找裁判、订协定,各组每轮得分表(2009),各组每轮得分表(2008),各组每轮得分表(2007

2、),各组每轮得分表(2005),第10章 合作、竞争与群体互相作用,1. 合作、竞争与冲突 11 竞争与合作、 12 竞争心理优势 13 冲突及其原因、 14 冲突的平息 2.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21 群体及其形成 22 社会助长与社会隋化 23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3. 黄光国的脸面研究,105群体互动:竞争与合作,合作与竞争的含义及其原因 经典的实验室研究 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 合作与竞争的社会作用,合作与竞争,合作(cooperation)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竞争(competition)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

3、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经典的实验室研究,Deutsch的卡车游戏实验 囚徒困境实验 锥体出瓶实验,Deutsch的卡车游戏实验,囚徒困境实验Experiment,不认罪,认 罪,囚 犯 乙,不认罪,认 罪,囚 犯 甲,判刑 1 年,判刑 1 年,释 放,判刑 15 年,判刑 10 年,判刑 10 年,判刑 15 年,释 放,锥体出瓶实验,研究目的: 探讨人类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心理 研究方法: ? 实验设备:P410 实验过程: 让被试在群体条件下进行。具体操作是:实验一开始就往瓶口通水, 谁在锥体沾湿之前拉出锥体,就将获得金钱奖励。 谁在锥体沾湿之前没

4、有拉出,就要受到一点惩罚 实验结果: 由于实验开始时大家都想尽快拉出自己的锥体,结果大家的锥体都被堵在瓶口致使大家都遭到失败。,182 竞争心理优势,183 冲突及其原因,184 冲突的平息,群体及其形成,群体的概念 *群体的类别 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个体、群体心理、个体心理) *群体的结构 *凝聚力 群体的形成,群体,群体(group)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个人以上的人群。,首属群体、次属群体,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也称初级群体。指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

5、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 次属群体指区别于首属群体、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指具有正式的社会结构,成员有明确地位与社会角色分化,并有相应权利和义务规范的群体称作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为纽带联结成的人群称作非正式群体,个体、群体心理、个体心理,群体的结构,环式结构 链式结构 Y式结构 轮式结构,凝聚力,社会助长 social facilitation,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Triplett(1898)的实验 Allport(1924)的实验 与社会助

6、长相反,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作社会干扰作用或社会抑制。 Michaels等(1982),Triplett(1898)的实验310,研究目的: 探讨有他人在场是否会影响人们的活动效率 研究方法: 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 自变量:是否单独活动,含2个水平,水平2又有两种条件 实验过程: 让被试骑自行车,以速度作因变量 实验结果: 单独一人骑车时速度最慢. 表明有他人在场时会增加人们的活动效率,社会隋化 social loafing(懈怠),又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Max Ringelmann的拉

7、力实验 社会补偿 Williams等(1993)的实验,Max Ringelmann的拉力实验,研究目的: 探讨人数的多少是否会影响人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研究方法: 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 自变量: 参加拉力活动时人数的多少 实验过程: 让被试参加拉力水平的测量 实验结果: 单独一人测量时平均拉力水平最高,人数越多,每人贡献的平均拉力越小,104群体决策,群体决策理论 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思维 冒险转移,群体决策理论,群体极化,群体思维,冒险转移,黄光国的脸面研究,一 引论 二 戏剧理论 三 华人 脸面观的文化根源 四 儒家思想的深层结构 五 孝道与无条件的积极义务六 儒家文化中的社会观:心理社会图

8、 七 儒家文化中的自我观 八 东 、西文化的对比 九 华人社会中的脸面观 十 面子性格与印象整饰 十一 面子与社会互动 结论,一 引论:林语堂认为,面子的意义,不可翻译。亦无从予以定义。它好像是荣誉而不是荣誉,它不能用金钱购买,却给男男女女一种实质的光辉。它是空虚而无实际的,但却是男人家争夺的目标,又有许多妇女为它而死。它是不可目睹的,但是它却存在面展开於公众之前。它不负公理上的责任,却服从社会的习俗;它耽搁诉讼,拆散家庭,引起谋杀和自尽。但它也常使人经过同乡人辱骂之後,勉力自拔於流浪诬赖的恶行;它的被珍视,高於尘世上一切所有。它比之命运,恩典,更有势力,而此之宪法更见重视。它常能决定兵家之胜

9、负而毁坏整个政府机构。就是这空洞的东西,乃是中国人所赖以生活者。,图解,九 华人社会中的脸面观,(一)道德脸面 1传统华人社会中的罪过 2台湾社会中的丢脸 3大陆社会中的丢脸 (二)社会脸面 1获致之地位 2道德成就,十 面子性格与印象整饰,1 相关的面子语言 (1)爱面子/要面子 (2)顾面子 (3)做面子/争面子 (4)不要面子/不顾面子(5)不要脸/厚脸皮(6)脸皮厚/脸皮薄(7)没有脸/没有面子 2 实徵研究的发现,十一 面子与社会互动,1 给面子人不给面子 2 增面子人损面子 3 借面子人看面子 4 顾面子人不顾面子 5 面子与回报 6 大家有面子/没面子 7 撕破脸/留面子 8 留面子/敷衍面子,Thank you, See you next tim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