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十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902689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5.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十班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免疫十班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免疫十班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免疫十班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免疫十班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十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十班(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 题 探 讨,问 题 探 讨,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死亡、异常的细胞。,问 题 探 讨,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死亡、异常的细胞。,那生命体又该如何应对来维持其稳态呢?,一、免疫的概念,一、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

2、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

3、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皮

4、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皮肤和黏膜组成),(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皮肤和黏膜组成),(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皮肤

5、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皮肤和黏膜组成),(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非 特 异 性 免 疫,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皮肤和黏膜组成),(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非 特 异 性 免 疫,非特异性免疫:,先天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二 特异性免疫,天花患者,科学研究:,(1)用大量X射线照射去掉胸腺的小老鼠,小老鼠可失去全部免疫功能。 (2)此时如果输给小老鼠来自胸腺

6、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虽得到恢复,但仍与正常小老鼠不同,即不能产生游离于体液中的抗体。 (3)如果在X射线照射后不输给小老鼠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而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去胸腺小老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但产生抗体的功能却得到一定恢复。 (4)如果同时给X射线照射过的去胸腺小老鼠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小老鼠就可恢复全部免疫功能。,1、起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三)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2、分化:在中枢免疫器官中胸腺内分化成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骨髓内分化成细胞(bone-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3、分布:大部分

7、很快死亡。小部分转移在周围免疫器官,胸腺,细胞,T细胞,T细胞,B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 使靶细胞死亡 产生淋巴因子,细菌、病毒等抗原刺激,抗体使抗原失去活性,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1)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系(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 吞噬细胞系(巨噬细胞,肥大细胞)。 粒细胞系(噬中性粒细胞、噬酸性粒细胞、噬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巨 噬 细 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4、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周围免疫器官:脾、淋巴结、扁桃体,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天花病毒 (病原体),人 体,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天

8、花病毒 (病原体),人 体,抵抗天花 病毒的物 质(特殊 蛋白质),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天花病毒 (病原体),人 体,抵抗天花 病毒的物 质(特殊 蛋白质),消灭,天花病毒,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天花病毒 (病原体),人 体,抵抗天花 病毒的物 质(特殊 蛋白质),消灭,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天花病毒,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天花病毒 (病原体),人 体,抵抗天花 病毒的物 质(特殊 蛋白质),消灭,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天花病毒,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天花病毒 (病原体),人 体,抵抗天花 病毒的物 质(特殊 蛋白质),消灭,抗

9、原,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天花病毒,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天花病毒 (病原体),人 体,抵抗天花 病毒的物 质(特殊 蛋白质),消灭,抗原,抗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天花病毒,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天花病毒 (病原体),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抗 原,1.抗原:,2.抗原的三大性质:,2.抗原的三大性质:,(1)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外伤和癌变细胞也能成为抗原。,通常都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

10、2.抗原的三大性质:,(1)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外伤和癌变细胞也能成为抗原。,(2)大分子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3)特异性,1.不同的抗原所具有的抗原决定簇数目和分布不同;,1.不同的抗原所具有的抗原决定簇数目和分布不同;,2.有的抗原的抗原决 定簇数量多且分布在表面;,1.不同的抗原所具有的抗原决定簇数目和分布不同;,2.有的抗原的抗原决 定簇数量多且分布在表面;,3.有的则数量较少或 分布于抗原内部。,1.不同的抗原所具有的抗原决定簇数目和分布不同

11、;,2.有的抗原的抗原决 定簇数量多且分布在表面;,3.有的则数量较少或 分布于抗原内部。,抗原决定簇是免疫细胞和抗体识别抗原的标志。隐藏在抗原分子内部的抗原决定簇一般是无功能的。只有暴露的抗原决定簇能为免疫系统识别。,人体,抵抗 天花病毒的物质,侵入,产生,消灭,(病原体),(特殊蛋白质),天花病毒,抗 原,抗 体,抗 体,天花 病毒,人体,抵抗 天花病毒的物质,侵入,产生,消灭,(病原体),(特殊蛋白质),天花病毒,抗 原,抗 体,抗 体,天花 病毒,抗体的概念,抗体的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 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 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立体模式图,抗体的概念,机体受抗

12、原刺激后 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 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立体模式图,抗体的概念,抗体的化学本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 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 疫功能的球蛋白。,球蛋白,抗体立体模式图,抗体的概念,抗体的化学本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 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 疫功能的球蛋白。,球蛋白,抗体立体模式图,抗体的概念,抗体的化学本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 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 疫功能的球蛋白。,球蛋白,抗体立体模式图,抗 体,效应B淋巴细胞,B淋巴 细胞产 生抗体 示意图,抗体的概念,抗体的化学本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 产生的,能与该

13、抗原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 疫功能的球蛋白。,球蛋白,抗体立体模式图,抗 体,效应B淋巴细胞,B淋巴 细胞产 生抗体 示意图,抗体的概念,抗体的化学本质,抗体的性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 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 疫功能的球蛋白。,球蛋白,特异性,抗体立体模式图,抗 体,效应B淋巴细胞,B淋巴 细胞产 生抗体 示意图,抗体的概念,抗体的化学本质,抗体的性质,抗体的分布,1)血清(主要),抗体的分布,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抗体的分布,练习:,1,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免疫细胞消灭抗原 B移植器官萎缩、脱落 C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D 唾液、泪液中的

14、溶菌酶杀灭细菌 2,不含抗体的是( ) A 乳汁 B 组织液 C 血清 D 细胞内液 3,下列各项与免疫无关的是( ) A 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B 维持内环境的平衡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或受损细胞 C 监视识别并杀伤体内的癌变细胞 D 铜铅等化合物被肝脏转化为无毒物质,随胆汁进入肠道排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骨髓,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骨髓,造血干细胞,胸腺,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骨髓,造血干细胞,胸腺,T淋巴细胞,转移至淋巴器官中,效应T细胞,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骨髓,造血干细胞,胸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转移至淋巴器官中,效应T细胞

15、,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骨髓,造血干细胞,胸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转移至淋巴器官中,转移至淋巴器官中,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抗原刺激,人体内三种主要的免疫细胞,人体内三种主要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人体内三种主要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人体内三种主要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 (表面有抗原识别受体),人体内三种主要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 (表面有抗原识别受体),人体内三种主要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 (表面有抗原 识别受体),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 (表面有抗原识别受体),人体内三种主要的免疫细胞,三、免疫系统的组成,三、免疫系统的组成,三、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三、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2.免疫细胞,三、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2.免疫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三、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2.免疫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三、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2.免疫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三、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2.免疫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三、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