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转移瘤ppt课件(1)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900840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转移瘤ppt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脑转移瘤ppt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脑转移瘤ppt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脑转移瘤ppt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脑转移瘤ppt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转移瘤ppt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转移瘤ppt课件(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转移瘤,一、发病情况,脑转移瘤是指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肿瘤细胞转移到脑组织的颅内常见恶性肿瘤。Cappuzzo报道脑转移瘤占全部肿瘤的40 %多数学者报道转移瘤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二、临床表现,(1)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有颅内压增高、局灶性症状、精神症状及脑膜刺激症状。另有约1/4病人早期出现视乳头水肿和癫痫。 (2)多发脑转移瘤、黑色素瘤脑转移常伴有癫痫的发生,黑色素瘤脑转移还易造成脑膜转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肺癌、肾癌及绒癌脑转移易出血。乳癌和前列腺癌可造成硬膜下血肿。,三、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 怀疑脑转移瘤的病人常用的CT和MRI检查,能够显示出转移瘤的部位、数量、范围和周围脑组织水

2、肿及移位情况,从而判断肿瘤的种类。其中MRI在影像诊断中远较CT敏感,发现脑转移病灶的机会明显增多。几乎所有的脑转移瘤均可强化,好发部位脑转移瘤好发于脑实质内灰白质交界区。典型大脑半球转移于“分水岭”区域脑膜和颅骨转移也可见到大脑半球占80,小脑占15,脑干占5。额叶最多见,顶叶次之,枕叶、颞叶较少,转移瘤伴脑水肿。图2,五、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 既往有原发肿瘤史的病人,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和局限性定位体征,应首先想到脑转移瘤。对无此病史,年龄在4060岁的病人,出现颅内压增高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并在短期内病情进展较快,呈进行性加重,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出现典型的表现,六、治疗原则,根

3、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1、药物治疗 对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或急性恶化垂危的病人首先给予药物治疗,如激素、脱水药等,一般都能迅速缓解高颅压的症状,待病情平稳后再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2、手术治疗 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可达40.9,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对先、后发现脑转移瘤与原发瘤的病人,一般应先切除原发病灶,后切除转移瘤。但对颅内症状明显的病人,也可先行颅脑手术切除脑转移瘤,而后再切除原发病灶。对原发病灶不能切除的病人,为缓解症状,延长生命也可只切除颅内转移瘤。,对单发转移瘤,如原发病灶已切除,病人一般条件好,未发现其他部位转移者,应及早手术切除病变,术后附以放、

4、化疗。多发脑转移瘤不宜手术治疗,因手术不能缓解颅压高,但为延长病人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也可手术切除占位大的“责任肿瘤”,位于“哑区”的转移瘤可行脑叶切除,待颅压高缓解后,再行放、化疗。,3、放射治疗 (1)全脑放疗 全脑放疗常用于多发脑转移瘤,微小病变。曾被认为是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方式手术后辅助性全脑放疗能提高局部控制率,但对生存期的影响尚不肯定。 手术后加全脑放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1 年生存率。目前多主张术后辅以全脑放疗。,(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是射线高剂量区和病变靶区立体形状高度一致的精确放疗技术,可有效提高肿瘤区照射剂量,但周围正常组织射线剂量锐减,受损较少。立体定向

5、放射治疗1年局部控制率为85 % ,2年为65 %77 %,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8 %、46 %。常见副反应是放射性脑坏死。,4、化学治疗 由于脑转移瘤对血脑屏障有一定破坏,化学治疗对脑转移瘤有一定效果。乳癌、小细胞肿瘤反应最好,七、预后和进展,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全身器官及神经系统功能状况、年龄、原发瘤情况、脑转移瘤的数量及部位、手术切除情况、有无颅外转移灶、有无复发、原发灶到转移灶出现的时间间距等。未治疗的转移性脑肿瘤平均生存期仅12个月。,多发脑转移瘤全部切除,其生存期达14个月,若多发脑转移瘤未全部切除,生存期仅6个月。多数学者倾向于手术+全脑放疗。全脑照射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颅内转移瘤的疗效有争议。 多发灶脑转移应配合全脑照射为宜。目前对脑转移瘤的治疗主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包括新疗法在内的综合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