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与有关问题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899883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9.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与有关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我国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与有关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我国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与有关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我国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与有关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我国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与有关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与有关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与有关问题(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11101王晓锋我国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有关问题个人简介工学博士,研究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规范处副处长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与出版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预应力结构、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等方面的科研、标准、工程应用及相关管理工作主编行业标准3项,参编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验收等标准规范8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排名第3),华夏建设一等奖2次,其他省部级奖励7次电话及邮箱:201611102三有关问题与研究展望一概述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二CONTENTS报告提纲1概述年来我

2、国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成功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装配混凝土住宅结构体系采用了“等同现浇”的设计与建造方式2013年-2016年,全国共计5000万方米以上装配式住宅建设量工程实际装配率并不高,真正墙体、楼板均预制的建筑不会超过20%,部分建筑甚至只采用了预制楼梯、飘窗全国新建改建的新型预制构件生产线百条2016111031概述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求人口红利消失、人力成本上升快城镇化建设量大节能要求提高环保压力大提高质量需求强实现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行业发展的困惑1概述国家政策支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

3、14-2020年)已明确提出“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也将“推动建筑工业化”作为重点任务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办发201423号),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2016111041概述行业政策支持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市201190号)中提出“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提高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制造水;鼓励建设工程制造、装配技术发展”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明确提出了深化建筑业改革,要把“加快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作为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

4、首要目标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建市2014130号)中提出从加强政策引导、实施技术推动、强化监管保障三个方面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1概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2月6日)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2016111051概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国民经济和社

5、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3月17日)发展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1概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16年9月27日)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完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推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

6、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技能队伍2016111061概述2010年以来,住建部共发布19项政策文件,12部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引导建筑工业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7省级行政单位发布了113项地方政策文件30项地方标准1概述2010年以来,住建部共发布19项政策文件,12部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引导建筑工业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7省级行政单位发布了113项地方政策文件30项地方标准2016111071概述政策小结政策鼓励多针对装配式建筑。上海实施最好目前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钢结构住宅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各地的优惠政策;木结构仍是零星发展鼓励政策多为对开发商的鼓励和补助(仅重庆补助构件厂),对其他业务环节补助很

7、少,各方积极性调动不够鼓励政策多针对住宅1概述政策小结上海是所有建筑都要做装配,预制装配率不低于40%上海是国内PC发展的热点地区,新建PC构件生产线10多条对于3万方米以上的住宅按面积给予补贴(单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主动实施装配建筑或外墙采用夹心保温,给予3%容积率奖励楼板要求150mm以上预制率、装配率计算有专门规定2016111081概述科技支持“十三五”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重点研发项目1.基础数据系统和理论方法2.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3.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保障4.绿色建材5.绿色高性能生态结构体系6.建筑工业化7.建筑信息化1概述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起单位18家,目前由2

8、8家单位组成理事长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理事长单位4家:中建股份、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上海现代集团、同济大学理事单位23家:宝业集团、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研究院、北京住总万科、波士胶、硅宝、东南大学、建华投资集团、建研科技、迈瑞司、青岛新世纪、上海建工、上海天华、浙江工业大学设计集团、四川东泉、中建八局、中建三局一公司、中国建筑技术集团、中建西南院、中建设计集团、中建科技、中建一局发展、中冶建研院2016111091概述联盟微信公众号2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解析2.2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发展2.3其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20161110102.1装配

9、式混凝土结构解析我国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抗震要求高独立自主的标准规范体系劳动力成本仍处于相对较低水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水与管理国际先进技术、产业发展与快速的建设需求存在矛盾行业管理机制、管理水与发展规模不符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解析应用什么的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应用装配式建筑的最主要诉求是减少人工作业是否减少人工作业,主要在于人的成本建筑业劳动者地位要提高、要求高(否则没人愿意干)装配式建筑就是一种作业方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技术发展路线,以PC为例日本建筑工人的8小时工作,形成了低层简单连接墙板结构和高层框架结构(主要受工期影响)美国、北欧大量采用预制预应力技术,构件大型化德国、奥地利、法国

10、大量应用DoubleWall叠合墙同上,国外钢结构比例也明显高于我国2016111011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解析标准化的理解标准化与经济性密切相关楼板、过梁标准混凝土构件库、图集这种形式,只是理论上的可行。实际上无法满足目前房屋建设的需求标准化的模数、模块、部品、部件,目的是精装标准化、施工(建造)标准化精装标准化:如厨房、卫生间、精装修壁柜等施工(建造)标准化:叠合墙的现浇部分标准化,根据设备、模具生产情况的定制标准化成熟的预制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有深化设计能力,要比工程设计更了解“预制”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解析质量问题对质量的提高而且是建立在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上的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好,

11、如果是一拨人,做PC、钢结构一定就好?影响装配式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技术方案设计(特别是方案、施工图、深化多方协调)施工经验与能力(包括加工)产品选择2016111012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解析经济性面临问题钢结构尚未“觉醒”劳动人民过分勤劳作业环境差社会地位低中国的现浇施工国际领先很多情况下,装配在工期、质量上并没有绝对优势完全否定现浇不利于装配混凝土结构的推广某些技术方案,直接与现浇对比,造价一定会高于现浇,与量的关系并不大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解析经济性问题出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土建直接成本降低的要素降低连接成本:提高连接施工效率,在保证结构安全前提下减少连接材料与人力减少材料应用:高强混

12、凝土、采用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双T板)管理提升增效:把以往行业的“浪费”找回来(精细管理、EPC)20161110132.2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发展日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过程目前最高楼为位于东京湾六丁目地区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该建筑也是世界最高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该楼地下2层,地上58层,总高193.5m(同类型建筑世界最高),总建筑面积38万m2,虽然单一结构造价较现浇结构提高较多,但考虑工期、环保等综合因素情况下的综合经济效益明显采用了隔振技术2.2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发展20161110142.2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发展蓝海红树林住宅台湾润泰集团润弘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建造全过程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