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蜀相》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99335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蜀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蜀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蜀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蜀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蜀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蜀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蜀相》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相 杜 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空城计罗贯中,写 作 背 景:马谡拒谏失街亭蜀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后,诸葛亮认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制定了出祁山、北定中原的计划,但是由于误用马谡,导致失去了街亭这个战略要地,于是司马懿大军直杀奔他驻扎的西城而来。课文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一、文学常识 二、正音 三、通读课文

2、,情节: 开端:司马懿兵临西城。 发展:诸葛亮临危施计。 高潮:司马中计。 结局:孔明释计。,结合问题,了解小说情节。 1、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背景是怎样的?突出了一个什么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诸葛亮围绕“空”字是如何布置西城的?此外,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3、司马懿来到城下,表现是怎样的?他不攻城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5、6段分析,诸葛亮为什么使用空城计?他弄险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1、背景: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望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两千五百军士,一班文官,敌众我寡,实力相差悬殊。危对比,A、他命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

3、作百姓,洒扫街道。” B、a、严明军纪,谨防露出破绽,“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b、缓解紧张气氛,安抚军心,“吾自有计”。c、他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两小童携琴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3、司马懿起初“笑而不信”,进而“疑惑不解”,最后“命令退兵”。 他不攻城是害怕中了诸葛亮的埋伏。,4、逼不得已而为之诸葛亮足智多谋,同时对敌方统帅作了深入而准确的分析,做到知己知彼,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小 结: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第二课时: 导入:上一堂课,我们了解了“空城计”一段故事的来龙去脉,这一堂课我们重点结合小说中人物描写归纳概括出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

4、点。,1、听说魏国大军将至,诸葛亮是如何应对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2、魏军兵临城下,诸葛亮有何表现?文中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第3、4段对司马懿进行了哪些描写?试找出来,分析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4、第5、6段对诸葛亮进行了哪些描写?试找出来,分析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5、文中写到孔明的三次“笑”分别是怎样的笑?人物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6、作者在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大智大勇、神机妙算,也表现了司马懿的狡猾自负。试归纳总结并指出其作用。,1、不慌不忙设下空城计临危不乱、从容镇定、足智多谋 2、端坐城楼,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动作、神态 临危不乱、从容镇定 3、神态、语言老谋深算、多疑自负,4、动作、神态、语言知己知彼、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5、笑容可掬:故作坦然,诱敌中计,内心不免紧张的笑。抚掌而笑:如释重负、侥幸得胜、轻松的笑。拍手大笑:自豪的同时嘲笑司马的草率、多疑,智谋略逊自己一筹。,6、众官失色诸葛亮镇定众官骇然孔明抚掌而笑众官愚见孔明高见司马懿败孔明胜,7、拓展空城计一文中我们感受到司马懿是个失败者,但诸葛亮也不是完全的胜利者。由于在此之前,他误用马谡,结果失去了街亭这个战略要地,最终导致他一出祁山,北定中原的计划全盘付之东流;那么,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回去了解接下来的故事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