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绪论课件-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97153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绪论课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外科绪论课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外科绪论课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外科绪论课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外科绪论课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绪论课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绪论课件-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科学绪论,一、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科学是整个医学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并且不断更新变化。是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1.外科疾病的分五类 损伤 感染 肿瘤 畸形 功能障碍性疾病,(2)感染,由致病性微生物或寄生虫侵入人体,导致组织、器官的炎症性损害,局限性的感染灶需外科手术治疗。如脓肿的切开引流,阑尾炎的切除等。,(1)损伤 由各种暴力引起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 的破坏,如内脏破裂、骨折、血气胸等。,(3)肿瘤,绝大多数肿瘤需要外科手术切除,从而达到根治、延长生存时间或改善生活质量。 如良性肿瘤脂肪瘤、腺瘤等。如恶性肿瘤 胃肠癌

2、、肉瘤等。,(4)畸形,大多数的先天性畸形:如先心病、直肠肛门闭锁等。 后天性后天性畸形:如烧伤后疤痕挛缩、外伤后肢体畸形等需要手术,以更好恢复和改善功能。,(5)功能障碍性疾病,梗阻性疾病:肠梗阻、尿路梗阻 血液循环障碍:动脉瘤、下肢静脉 曲张、深静脉血栓等 内分泌功能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等,随着科学、医学的发展,外科工作的范围不断变化,与其他学科出现许多交叉的领域,在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手术方法和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手术只是外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创时代已经到来,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微创技术治疗,前提是基础医学、医用材料的深入研究和迅猛的发展。如显微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技术,腹腔镜、输尿管镜

3、的多种内镜手术技术以广泛应用临床。手术导航仪等,外科与内科的关系和区别,外科和内科的范畴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外科通常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治疗目的,但不是唯手术。 内科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方法治疗疾病,但近年来的各种介入技术发展迅速。内科医生和放射医生开展了心、脑血管的介入治疗,支架系统,弹簧圈栓塞技术。,外科与内科二者可以互相转化。 同一疾病在病程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程度而采用内科和外科两种方法治疗。 如胆囊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化脓性感染等。早期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应用外科手术治疗。,二、外科学的发展简史,公元前600-200年,希腊人吸取埃及和亚洲的文化,成为罗

4、马及欧洲医学发展的基础。 公元前460-370年,欧洲最早的医学记载可见于著作中。公元前1世纪、2世纪,应用拉丁文书写医疗文件,一直到现在。 5-15世纪,中世纪医学受教会控制,发展很少。 17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从玄学经验转向科学。 19世纪是外科的重要发展时代,病原学取得了重大进展,19世纪中叶所建立的麻醉法和抗菌素、无菌术则奠定了现代外科的基础。,解剖是外科的基础,1316年,最早的解剖手册,内容不精确。 法国人A.Pare,强调解剖的重要性,用油膏治疗烧伤,截肢是结扎血管,手法使胎儿转头,帮助分娩。 1859年,英国人解剖学家,外科医生,H.Gray发表了描述和外科的解剖学 英国

5、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J.Hunter要求学生必须有良好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知识。,19世纪以前因为没有解决疼痛、出血和感染问题,所以没有名副其实的外科专业 1846年,美国牙科医生第一次成功应用乙醚麻醉 1847年,苏格兰医生用氯仿麻醉,开创了外科的新纪元。 1865年,英国外科医生,首先将石碳酸试用于伤口,是公认的抗菌外科的创始人。 1878年,德国人发现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后,创用蒸汽灭菌法,对敷料进行灭菌。后来发展为无菌术。 1890年,美国外科医生创用灭菌手套,从而达到无菌手术的要求。,国内外西医的发展,1846年:乙醚全麻(美国)和消毒抗菌观念(匈牙利) 1872年:止血钳(英国)、

6、止血带(德国) 1901年:发现血型,开始输血 1929年:发现青霉素(美国) 19世纪40年代起,麻醉、伤口感染、止血、输血逐步完善。,疼痛、出血和感染的攻克,自然科学的进展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医学的巨大发展和创新。 60年代 显微外科发展。 70年代 医学影像学发展(超声、CT、MRI、DSA等)为外科的诊断和治疗解决了许多难题。自此内窥镜治疗、各种介入治疗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等迅速发展并逐渐向生物医学、基因诊断及治疗发展。 90年代 微创外科技术发生了飞跃。 新材料的应用: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置换、人造血管和人造肌腱、硬脑膜、可吸收止血纱布、可吸收骨折固定材料,再生材料 21世纪

7、干细胞研究:再生医学的发展,再生材料科学的发展,都将使得医学有了更新的进步。,20世纪以来外科的发展,三、我国传统医学中外科学的成就,我国古代外科的发展:历史悠久,内容科学,疗效确实。 周朝:外科已经独立成为疡科,外科医生称为疡医。 秦汉:内经已经有外科专著的痈疽篇;已经认识到婴儿破伤风与创伤受风及脐带不洁有关。 汉未:杰出医学家华佗麻沸汤、散,进行剔除死骨、剖腹术等。 唐朝:孙思邈记述了手法整复下颌关节脱位。蔺道人著的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第一部伤科专著。,宋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在正骨方面尤其对脊柱骨折,主张用悬吊复位法,早于西方提出600年。 明朝:外科的全盛时代,外科名医很多; 清朝:高文

8、晋著外科图说,是一本以图释为主的外科著作。,三、我国传统医学中外科学的成就,四、外科医生的培养,1.医生的本职工作:解决医疗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努力做到个体化治疗,因病分型的科学个体化治疗,不能唯手术论2.掌握良好的医疗技术,做到胆大心细,善于积累经验教训,大胆创新3.认真做好每一例手术,掌握好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手术方式、方法,掌握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4.一定要做好医患的沟通:认真对待病人,医生应有整体观念和人文观念,目前医疗纠纷较多,医生应工作认真、细致,做好每一个环节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掌握好理论基础,外科学的每一进展都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如胃大部切除。外科的灵活性

9、运用,不能完全照搬理论、固定的观念,必须靠自己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四、外科医生的培养,四、外科医生的培养,6.重视三基的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理论1)基本知识:包括基础治疗和其它各学科相关知识,如解剖、生理、病理、糖尿病、感染、肿瘤淋巴结转移途径。2)基本技能:病历书写(非常关键,医疗文件是重要的法律文书)、术前谈话、麻醉、体检、无菌观念、外科基本功(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换药、导尿、气管插管、静脉切开、各种穿刺技术等)3)基本理论:手术适应证、禁忌证、组织排异反应、药物的选择。,五、外科基本原则,1.外科治疗的目的:挽救病人生命、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10、 2.在治疗过程中做到抓主要矛盾,轻重缓急,依次或同时进行。 3.对生命垂危者以抢救生命为主,如大出血、外伤、休克; 4.对影响生存者以延长寿命为主,如癌症; 5.对生活质量差者,如疼痛患者、 不能正常饮食、肢体残缺、容貌畸形整形等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一、基本的程序接诊病人-询问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初步诊断拟定治疗计划-实施目前方案-治疗后随诊及总结经验。 1.初步诊断:了解病史,查明体征是诊断的基本条件,有些病人如化脓感染、甲状腺等一检查能确诊;有些需辅助检查如甲亢、先心肿瘤等。,外科的诊疗程序,2.辅助检查:包括化验、X 线、超声、细胞学、内镜、MRI、CT、CTA、MRA等,下列情况

11、需进行:1)初步诊断后,尚需作出鉴别诊断及确诊类型(病理类型);2)诊断明确后,尚需确诊程度(早、晚期);3)未能确诊的,如肿瘤、心血管病;4)留取资料。,3.确定诊断:是经过上述的内容综合的结论,力争明确无误。1)术前能确诊的治疗方案要选择最合理。2)术前诊断不明的也要基本确定,术中探查,或通过病理确诊。,4.治疗1)选择治疗时机:急症或选择性择期手术、姑息性、根治性手术;2)手术术式、麻醉选择(全麻、局麻、硬膜外、神经阻滞);:3)术前准备充分:如术前医嘱、备皮、术前用药、抗生素预防应用、麻药皮试、术前谈话、签字、术前备血;麻醉医生的沟通,其他科室的会诊,必要时全院会诊4)术中注意事项、意

12、外及处理5)术后处理:术后护理(有时非常关键)、体位、引流、治疗用药、复查、化验及其它辅助治疗,如抗炎、抗癌药物应用;6)术后疗效、预后及患者出院的随诊。,结 语,外科是多学科的综合医学科学,在校学习外科时必须首先掌握其它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即使毕业后不从事此专业,外科的基本功都应该掌握。 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外科医生,仅仅通过在校的学习还远远不够,还要经历临床、手术的学习、实践、磨练,不断深造、再经过专科进修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更专业的外科医生,即使是一名很成熟的外科医生也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手术是外科治疗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但很多时候手术的成功只是治疗的开始。最小的手术创伤获得最大疗效是外科医生不懈的追求!,学了就有收获!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