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3级)版 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96628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培训(3级)版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3级)版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3级)版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3级)版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3级)版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培训(3级)版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培训(3级)版 ppt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第一讲: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11:25:13,1,参考书目: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Durand著,杨霞译 异常心理学(第四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CCMD-3,11:25:13,2,一、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原则,11:25:13,3,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心理异常,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11:25:13,4,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概念,正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 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适应环境 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适应社会 使人正常、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生物适应,社会适应,智慧,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

2、常识性区分,言谈举止 情绪表现 社会功能,6,案例一,女,17岁高中生。 学习成绩良好,优秀生。三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失眠、上课时注意不集中,主动要家长给介绍男朋友,二个月前发展到不去读书,在街上闲游,住院前一月常半夜高歌、自言自语、扮丑脸、做怪动作、照镜子、痴笑,有时头插鲜花,甚至赤身裸体、将家中玻璃窗打碎、喝痰盂中小便、自打耳光、哭笑无常、讲话前言不对后语,无故咒骂老母,言语粗鲁。 躯体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好,蓬头垢面,不断傻笑,有时又歌又舞,然歌曲内容支离破碎,舞步杂乱无章。言语散乱如“今天的甜密,我要传给下一代,也就是喜欢熊猫的人,吃巧克力就是猪虼,黄岩

3、密橘就是炎皇子孙,未代皇帝走的时候,把我当熊猫一样抬到日本。”无自知力。,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非标准化区分,统计学角度:跟大多数人不一样的 文化人类学角度:偏离某种文化习俗的 社会学角度:违反社会准则的 精神医学角度:异常的行为或观念 认知心理学角度:个体的主观体验背离正常,案例二,李某,男,二十岁。强迫性洗手数年。偶尔和别人触碰一下,即立即找水来洗。洗一次手要花15分钟以上,每日洗手二十多次。洗澡要花几个小时,否则就会心身不宁,无法工作。对自己强迫洗手的行为感到痛苦,但无法摆脱这种行为。主动要求治疗。,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标准化区分,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对待、认为心理异常是脑

4、部的病变 统计学标准:偏离统计平均值越远,越不正常 内省经验标准:病人的内省经验与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社会适应标准: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是心理异常的标志,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区分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有自知力,有现实检验能力,无幻觉、妄想等)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之间的完整一致)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自知力: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一致,对自身状态的正确反映。精神病人的自知力严重丧失,而神经症病人的自知力往往良好。,案例 如下案例,你认为它们分别属于精神病、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那一类?,案例一,女,17岁高中生。 学习成绩良好,优秀生

5、。三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失眠、上课时注意不集中,主动要家长给介绍男朋友,二个月前发展到不去读书,在街上闲游,住院前一月常半夜高歌、自言自语、扮丑脸、做怪动作、照镜子、痴笑,有时头插鲜花,甚至赤身裸体、将家中玻璃窗打碎、喝痰盂中小便、自打耳光、哭笑无常、讲话前言不对后语,无故咒骂老母,言语粗鲁。 躯体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好,蓬头垢面,不断傻笑,有时又歌又舞,然歌曲内容支离破碎,舞步杂乱无章。言语散乱如“今天的甜密,我要传给下一代,也就是喜欢熊猫的人,吃巧克力就是猪虼,黄岩密橘就是炎皇子孙,未代皇帝走的时候,把我当熊猫一样抬到日本。”无自知力。,11:25:13,1

6、4,案例二,李某,男,二十岁。强迫性洗手数年。偶尔和别人触碰一下,即立即找水来洗。洗一次手要花15分钟以上,每日洗手二十多次。洗澡要花几个小时,否则就会心身不宁,无法工作。对自己强迫洗手的行为感到痛苦,但无法摆脱这种行为。主动要求治疗。,11:25:13,15,案例三,女,30岁,已婚,工人。病前性格:温和、胆怯、寡言。体健,无重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家庭和睦。 入院前三个月,无明显精神刺激因素,突然失眠,变得特别沉默,一天讲不到三句话,整日呆坐,保持一个姿势,饮食被动,生活需人照料。晚上夜深人静时则起身把橱中饭菜吞吃一空,自语,痴笑。近周来变得不言不动,不哭不笑,推她不动,喂她不食,口腔内积

7、着大量唾液不肯吐出,膀胱胀满不肯排泄。 躯体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发现。精神检查:表情刻板,缄默不语,僵卧不动,对被动运动有抗拒,有蜡术屈曲及空气枕头,间或出现模枋言语及模枋动作。,11:25:13,16,案例四,张某,男,40岁。因“人际交往压力”来咨询室求助。张某认为自己是个十分出色的人,在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但别人“总是很嫉妒自己,”不愿承认他的优秀。他觉得“跟普通人交往很没劲,只有跟优秀的人在一起才觉得有价值。”在工作中,需要别人不断地赞扬自己,若有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就非常恼怒。张某的同事和朋友们认为,张某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常常利用他人,且损害他人的利益而

8、不自知,追求特权。亲友们反映,张某的以上问题由来已久,从年轻的时候就是如此。张某的问题导致他很难与人正常交往,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案例五,,高三学生,近两个月因失恋导致情绪忧郁,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也难以集中精力复习功课,导致成绩下降。对自己的恋爱经历感到悔恨。觉得这样下去,参加高考肯定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于是倍感焦虑,经常失眠,食欲不振,时而感到胃痛。 家长反映:喜欢一个人独自发呆,不喜欢跟家人交流,但意识、思维正常,功课尚能跟得上,对待别人也温和有礼。但家长担心成绩下降会影响孩子的前途,故而带孩子来接受心理咨询,也积极配合,希望能通过心理咨询改善自己的状态。,案例六,,女,大学四年级毕业

9、生。因“不知道是走还是留”来进行心理咨询。毕业后面临两种选择:()留在读大学的大城市继续发展()回到父母所在的城市工作。表示,自己希望能在大城市拼搏一番,试试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开拓出一片天地。但是父母劝说自己回到家乡,自己也觉得回到那里精神上感到放松,又有人脉关系对自己发展有利。但是父母对自己管束很严,怕回到父母身边后又被他们紧紧束缚住了。对留在大城市发展也有一定的顾虑,她对自己能否成功并没有信心,害怕自己会失败。,二、变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00年):心理差异源于体液活动的差异,11:25:14,21,黄帝内经中的五种气质类型,11:25:14,22,居处于于:随意自得而不

10、拘谨,大大咧咧 无能虚说:没有真实本领,常常言过其实 志发四野:志向远大,但不切实际 败而无悔:虽遭失败也不知悔改 内而不附:不愿默默无闻地埋头工作 立则好仰:站立时头仰得很高 行则好摇:行走时惯于左摇右摆 心和不发:处心积虑却不动声色 不务于时:专注自我 动而后之:见风使舵,11:25:14,23,精神分析学对心理异常的解释,潜意识比意识重要,更具有决定意义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性的冲动(力比多)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力比多: 在人的一生中有确定的发展阶段 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动力 是人类的一种生物本能 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阶段是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性心理发展受挫,会造成性心理的

11、退化或固着 性心理发展的退化与固着,导致变态心理的发生,11:25:14,24,精神分析学对心理异常的解释,心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潜意识空间大于意识 心理结构的层次性,弗洛依德的心理结构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前意识,潜意识,意识,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11:25:14,26,ZI,案例一,女,17岁高中生。 学习成绩良好,优秀生。三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失眠、上课时注意不集中,主动要家长给介绍男朋友,二个月前发展到不去读书,在街上闲游,住院前一月常半夜高歌、自言自语、扮丑脸、做怪动作、照镜子、痴笑,有时头插鲜花,甚至赤身裸体、将家中玻璃窗打碎、喝痰盂中小便、自打耳光、哭

12、笑无常、讲话前言不对后语,无故咒骂老母,言语粗鲁。 躯体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好,蓬头垢面,不断傻笑,有时又歌又舞,然歌曲内容支离破碎,舞步杂乱无章。言语散乱如“今天的甜密,我要传给下一代,也就是喜欢熊猫的人,吃巧克力就是猪虼,黄岩密橘就是炎皇子孙,未代皇帝走的时候,把我当熊猫一样抬到日本。”无自知力。,11:25:14,28,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功能,所以又称:自我防御机制 一种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的能力 少数防御机制是成熟的,而大部分是不成熟的、不具有积极意义 防御机制的种类:压抑、替代、拒绝、反向形成、理智化、投射、合理化、升华,11:25:14,29

13、,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经典的精神分析被“新精神分析”理论所代替 将关注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 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11:25:14,30,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解释,巴甫洛夫的理论(俄国, 二十世纪上半页) 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是大脑兴奋与抑制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美国, 二十世纪上半页) 心理异常是学习(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现代认知科学与脑科学,11:25:14,31,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解释,人本主义假设人类有一种”固有特性”潜能 人本主义认为异常心理的产生是由于“潜能”得不到发挥和“自我”无法实现。 心理异常的基本表现是“存在焦虑

14、”,即存在(自由)与责任(人的社会性)的冲突。,11:25:14,32,案例,X,男,大学四年级毕业生。心情抑郁,焦虑,感到前途渺茫。X放弃了保送研究生的机会。但是他对科学研究非常感兴趣,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参与老师主持的研究项目,且作出了一定的成绩。X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母亲常年有病,他是家里的独生子,觉因为自己二十多岁仍然不能独立生活并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而感到内疚。,11:25:14,33,11:25:14,34,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1. 口唇期(oral stage)(0-18个月)口欲人格(oral personality):过度依赖性,不现实且富于幻想,爱做嘴巴动作,惯于吮吸拇指,咬指甲

15、,好吸烟,贪食等。,11:25:14,35,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2. 肛门期(anal stage)(18个月3岁)肛门人格:固执,吝啬(有时又过度大方),过度整洁,喜好收藏,言辞富有学究气,且说话不着实际,扯三拉四,爱用无意义的术语等。,11:25:14,36,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3. 性器期(phallic stage)(3岁6岁)性器崇拜人格(phallic personality):鲁莽、冲动,实际胆小却佯装大胆以掩饰惧怕,两性关系的不正常表现,11:25:14,37,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4. 潜伏期(6- )5. 生殖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以后)生殖人格:在性、社会、心理等各方面达到成熟、完美状态,获得独立性,俄狄浦斯情结的解决。,11:25:14,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