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制史读书报告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96118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法制史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外国法制史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外国法制史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外国法制史读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外国法制史读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法制史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法制史读书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黎敏老师外国法制史读书报告,书目:论共和刘军宁By:第六小组,一、共和的起源与演变,第一阶段古希腊的民主理论与实践亚里士多德对希腊民主的批判 第二阶段(文艺复兴时期前后)“古典共和主义”先驱:西塞罗、普鲁塔克、圭恰迪尼、普利 比乌斯、马基雅维利继承者:英国的哈灵顿、法国的卢梭和雅各宾党人,第三阶段(17、18世纪),古典共和主义 自由共和主义古典共和传统中的一些成分被抛弃,另一些成分则获得了新的活力代表人物:孟德斯鸠、洛克、休谟和美国的联邦党人,二、共和?财富?,人类政治史上,共和政体VS君主政体,共和政体高于君主政体,具有某种与君主制截然不同的特质现象的关联: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共和国都与发达的

2、商业贸易活动联系在一起/以城邦为基础的小型共和国/英美,得出结论:没有商业就没有共和。真正的共和国只能是商业共和国。 提出设问:1、为什么市场经济的政治架构离不开共和政体呢?(ps:中国的市场经济的政治架构)2、为什么对自由与繁荣的向往激发了人们追求共和理想的冲动呢? 做出回答:从共和自身中寻找答案,三、共和的本身,1、共和的根本原则:天下为公,国家权力是公有物,国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业。“公共事务”(respublica)“私人事务”(resprivata)republic commonwealth(直译为共富国) 2、共和的本意:是通过制度组织起来的公共事务领域,而不是一种组织形式或

3、政体。 3、共和主义的内容:强调政府的公共性、公平性与中立性,4、共和的必要性,由人的本性、人的价值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决定,人必须作为目的而不能作为手段加以对待。“共”的正当性:人格的平等人的生命具有同等的价值,故必须受同等的尊重与对待。 “和”的正当性:保护人之生命价值的必要性。共和理想的核心:人民对与自身利益攸关的公共事务领域有决定性的发言权。共和国:是”民国”,不是”君国”;是”和国”,不是”武国”。,四、衡量共和政体的准绳,1、公,共和的根本原则天下为公 公的体现方式:不一定要通过全体一致来达到,亦可以通过公平的代表、公平的权利和中立的国家来体现 正义 公的制度体现:限任制、中立国家和

4、权力的分权制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共,共的含义:国家权力是公有物,国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业,统治权由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分享。 共的要求:不得有世袭的、独占的、不可让渡的权力;联合执政、共同执政,而非一人一派大权独揽。“君主总揽大权,把国家和人民做他一个人的私产,供他一个人的快乐”。孙中山“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握有高权力的政体”。孟德斯鸠 共的制度体现:官的限任制、定期选举、自由秘密投票制度。,3、和,和的含义:用和平的方式参与和处理政治事务和政治纠纷。 对暴政而言,”和”意味著整个社会和平共处,治者与被治者共同放弃用武力作为解决政治歧见或取得权力的手段。执政的多数也不得以公与共的名

5、义滥施暴政。孟德斯鸠共和的精神是和平与宪法。托克维尔所谓共和,是指多数人的和平统治而言! 君主易成暴君,但行暴政的专制者未必只是君主“和”体现: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五、中国共和理想对共和的三条准绳的回应,太史公的史记周本记记载,“周厉王时,行暴政,民间造反,厉王逃跑,后由召公、周公二相共同执政,故号共和。”反映出分享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共)、行仁政(和)是人类最古老的理想之一。共和的理想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德政、仁政、王道有相通之处。,六、历史上两大类型共和国,(一)古代城邦共和国1、代表:如雅典、斯巴达、古罗马,以及从中世纪到近代广泛分布于从南欧到北欧的若干城邦共和国,其中有

6、著名的威尼斯、佛罗伦萨、日内瓦等。2、支撑的政治理想:古典共和主义,古典共和主义认为,只有在小国寡民的地方才能实行共和,只有小共和国才能长久维持美德和对共和国的忠诚,因此,共和制度的成败取决于公民的美德,即所谓“民德”(civicvirtue)。古典的共和主义强调社群与国家利益的至上,强调公民的义务,要求人们保持高度的警惕以捍卫其国家。只有在小国靠民俗民风的单一性才有可当能产生有关美德与共同利益的强大共识。,孟德斯鸠美德是共和政体的原则。孟德斯鸠”美德就是爱祖国,这种热爱要求人们不断把公共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它具体地表现为:爱平等,即公民都应该以平等的地位为国家服务。人们一出生便对国家负了

7、很大的、且永远还不清的一笔债;还表现为:爱简朴,这要求限制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人人除必需之外,如有所余财物,则归给国家。罗马和雅典这些国家的奢侈和铺张浪费正是从节约的资金中产生的。”!在一个社会中,对美德过分强调往往意味著政治制度不发达,法治未确立。在古代共和国如此,在当代人治社会亦复如此。若只一味强调美德,把建国与立国的根基放在动员公民的爱国心之上则可能导致美德因承受了其支撑不起的重负而彻底崩溃乃至荡然无存。,3、诟病:常常感染上流行于其他政体的瘟疫,如专横、不义、失序、暴虐、不宽容等(例如:司法权)例如: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各共和国,由于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合并在一起,所以,自由反比君主

8、国还少。 4、典型:随著领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异质文化因素的渗入、人们所追求利益的多样化,小共和国就越来越难以保持其共和的性质。,12-13世纪,意大利处于四分五裂状态,除王国、公国、教皇辖地及许多小封建领地外,威尼斯、热那亚等地建立了自治的城市国家。 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艺繁荣,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从16世纪起,意大利先后被法国、西班牙、奥地利占领,仍是四分五裂。意大利人民为争取国家统一,不断进行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统治的斗争。1861年3月,意大利王国成立。1870年9月,王国军队攻克罗马,最终完成统一。,历史上的罗马,制度层面上看,罗马由于必要制度设施,如

9、法治、分权制衡和代议制度的缺失,作为共和之基石的美德注定要衰亡下去。由此导致的民间冲突的兴起,以及古罗马最终由共和向帝制的转变说明:至少在那个时代,仅靠美德支撑的共和难以持久。大国的共和更加短命。所以,在古代社会,大与共和是自相矛盾之物。小共和长期险如累卵,风雨飘摇;大共和则先天不足,注定短命。,托克维尔“据欧洲的一些人说,共和并非象大家至今所想的那样是多数的统治,而是依靠多数得势的几个人的统治;在这种统治中起领导作用的不是人民,而是那些知道人民具有最大作用的人;这些人经过自己的独特判断,可以不与人民商量而以人民的名义行事,把人民踩在脚下,反而要求人们对他们感恩戴德;而且共和政府是唯一要求人民

10、承认它有权任意行事,敢于蔑视人们迄今所尊重的一切,即从最高的道德规范到初浅的公认准则都一概敢于蔑视的政府,以致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以人民的名义来实行暴政和主事不公,暴政也能成为合法的、不公也能变为神圣的。”霍布斯“历史上的共和国多徘徊于极端专制和极端无政府状态之间。大多数破坏共和中自由的人”均以献媚于人民起家;始为群首,终为暴君”。,(二)现代共和国 1、表现为在宪法约束下运作的代议政府。现代的自由民主共和国,尊重公民的个人权利和私人利益,实行民主、宪政。 2、支撑的政治思想:自由共和主义 3、现代自由共和的基石:法律和制度力量。(麦迪逊干脆把共和定义为大范围内代议制度下的麦民主政治典型 英国)

11、 4、特征:对公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的保护至高无上;宪政、法治、通过代议制度的自治、对自由的信奉等等。 5、必要的制度设施通常包括:代议制、两院制、官职轮换制、法治、司法独立、责任政治、投票选举制等等。,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结合来自两者在以下三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通之处:A、两者的宗旨都是在于为个人能够最有效地追求和把握其幸福的社会政治环境;B、两者都主张任何政府不能一切以其自身的意愿、利益和便利是图,而是要尊重个人的自由与独立;C、两者的结合为协调个人自由与政治权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以防止和解决个人与秩序发生冲突,这个方法便是自由的宪政民主。,英国的共和,英国作为现代第一个实质性的共和国,其优点在于:把人民直接而强大的权力通过代议制转换成其代表的权力宪政。孟德斯鸠”英国是个裹著君主制外衣的共和国”。在这一新型共和中,自由的共和主义不是强调公益的至上与公民的义务,而是强调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不是强调公民的美德与公益心,而是强调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使得这种新共和即使碰到无赖的政客和缺乏美德的公民也能安然无恙。,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