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规范培训讲义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89500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规范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规范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规范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规范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规范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规范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规范培训讲义(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规范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规范 培训讲义培训讲义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规范编写组二一六年 成都目录Why:为什么要开展权属调整?Who:谁来参与权属调整?What:土地权属调整包括哪些模式?How:怎么开展土地权属调整?一、why:为什么要开展权属调整?2005年,国际粮农署FAO、欧盟EU对113个国家从1986年到2004年的土地细碎化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受调查的亚洲与非洲国家中,超过80%的国家平均农场面积小于5公顷(75亩);受调查的中美洲与大洋洲国家中有约50%的国家平均农场面积小于5公顷(75亩);受调查的10个南美洲国家和欧盟28国中,只有不到20%的国家平均农场面积小

2、于5公顷(75亩)。序号序号国家国家平均农场面积平均农场面积 (公顷)(公顷)1澳大利亚澳大利亚32432巴西巴西582.453乌拉圭乌拉圭287.44加拿大加拿大273.385美国美国178.35序号序号国家国家平均农场面积平均农场面积 (公顷)(公顷)1孟加拉国孟加拉国0.352斯里兰卡斯里兰卡0.53中国中国0.674越南越南0.715尼泊尔尼泊尔0.79平均分平均分割成割成1.81.8个地块个地块欧洲欧洲土地细碎化 问题严重大规模土地整理 权属调整控制性土地利用 政策细碎化问题 有效缓解 10个国家平均农场面积超过40公顷; 10个国家平均农场面积介于10-40公顷之间; 8个国家平均

3、农场面积小于10公顷。我国土地细碎化现状 全国有655个市县、近2万个建制镇、64万个行政村、330万个自然村主要分布耕作区,将耕地分割严重,造成耕地零星分散。 耕地田坎面积达1.87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 农用沟渠占地0.73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 田间道路约为1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耕地细碎较为普遍耕地细碎较为普遍四川省金堂县1农户承包地有3.67亩,分为37块,平均每块不足0.1亩。广西来宾市一个土地整治项目,总面积12923亩,地块有17159块,平均每块土地0.753亩。我国土地细碎化现状 耕地细碎增加了田埂和沟渠面积,耕地利用率损失3%-10%; 生产每吨

4、谷物的劳动成本增加约115元,生产率降低15.3%; 单个田块面积在3亩以下,农机作业效率降低20%,油耗增加25%; 土地地界纠纷数量增多,妨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为土地集中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农地流转难度增大。耕地细碎化带来的影响田块规模田块规模 田块坡度田块坡度 田田块布局块布局数据来源:数据来源:1.Wan,G.H. and Chen,E.J. Effects of Land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Chinese Farming Sector. Economics,2001,(33);183-194; 2.苏旭霞,王秀清,农用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

5、的影响苏旭霞,王秀清,农用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农业技术经济,2002,(,(2):):2-7我国土地整治权属调整现状2008年11月,部地籍司和部土地整治中心对全国28个省份近10年来的土地整治项目权属调整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12744个项目中:涉及土地权属调整项目6486个,占项目总数51%;开展土地所有权调整省份16个,涉及调整面积355.26万亩,占项目建设总规模5.5%;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省份24个,涉及调整面积970万亩,占项目建设总规模14.9%。 项目调整数量和调整土地面积比例较低; 耕地破碎程度和农用地景观改善有限。我国土地整治权属调整存在的问

6、题 权属调整政策与法规不够完善; 权属调整行为不够规范,导致权属调整纠纷频繁; 权属调整缺乏技术支撑; 群众缺乏积极性。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要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明确了农村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要求要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推动土地经营权等农村产权的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鼓励鼓励农民在

7、自愿前提下采取互农民在自愿前提下采取互换并地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换并地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问题”,同时要求要抓紧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工作指导和检查监督制度,健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政策完善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工作,是当前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 新要求。2012年,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99号),明确了在新形势下土地整治权属管理的总体要求,要求规范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的内容和程序,并提出要进一步细化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的相关规范。政策完善规范农村土地整治权属调整工作,是切实维

8、 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村土地整治顺利实 施的重要环节。技术完善技术完善技术完善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为了进一步规范土地整治权属调整工作,按照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和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权属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99号)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要求,从技术标准的角度,对土地整治权属调整工作的内容、程序进行规范,明确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需要进行权属调整的类型、界线、主体和相应的测量方法,从而确保土地整治权属现状的真实性和土地整治权属界线的完整性,为部加强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直观直观、灵活、易操作。、灵活、易操作。考虑到土地整治工程的特点以及土地整治权属调 整工作的复杂性与

9、多样性,为了便于土地整治专业技术人员在实际开展 权属调整过程中能够便于操作,编写组根据不同的权属调整模式,提出 了土地整治权属调整的一般程序、简化程序和特别程序。 强化强化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土地整治权属调整工作涉及群众自身利益,因此在编制 过程中,编写组充分考虑群众意愿,落实土地整治权属调整意愿调查, 明确了在权属调整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环节、方式方法,凸显群众意愿对 土地整治权属调整的影响与作用。 突出突出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在推进土地整治权属调整过程中强调田块测量和土地质 量评价,明确田块(宗地)测量和土地质量评价的程序和方法,落实测 量精度和评价标准。技术完善技术完善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在标

10、准编制过程中,本标准考虑到了与其他各类相关标准 (包括正在制修订阶段的有关标准)的衔接,共参考和引用 了下列规范性文件: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84052012 农用地定级规程 GB/T 284072012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TD/T 1008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012012 地籍调查规程地籍调查规程 TD/T 土地整治术语(报批稿,根据报批情况补充编号)技术完善技术完善 标准依据标准依据本规程分为13章39节和10个附录内容,包括:1

1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总则总则 5 土地权属调整内容和方式土地权属调整内容和方式 6 土地权属调整程序土地权属调整程序 7 土地权属调整意愿调查土地权属调整意愿调查 8 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调查 9 田块(宗地)测量田块(宗地)测量 10 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质量评价 11 调整方案编制和实施 12 土地变更登记 13 土地权属调整成果技术完善技术完善 标准条文内容标准条文内容主要主要附录内容有附录内容有:附录(规范性附录)土地权属调整一般程序 附录(资料性附录)土地权属调整意愿调查文书要点 附录(规范性附录)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整意愿公 告范本要点 附录(规范性

12、附录)土地整治权属调整方案公告要点 附录(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权属调查表 附录(规范性附录)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 附录(规范性附录)注册登记填写表格 附录(规范性附录)土地证书登记簿 附录(资料性附录)土地整治项目权属调整报告要点 附录(资料性附录)条文说明云南省永胜县权属调整案例云南省永胜县权属调整案例解决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使传统农业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群众参与三友村沈家春农户家整治前有9块地,整治后归并为1块5亩的大田。云南省永胜县权属调整案例云南省永胜县权属调整案例云南省永胜县权属调整案例云南省永胜县权属调整案例调整前零碎散乱的田地零田并整田后的大田云南省永胜县权属调整案例云南省永胜县权

13、属调整案例零田并整田耕作情况零田并整田地情况云南省永胜县权属调整案例云南省永胜县权属调整案例二、who:谁来参与权属调整?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区村域面积315公顷,村属用地233公顷。其中,村属建设用 地113.19公顷,农用地103.86公顷(含基本农田49.6公顷),水域5.65公顷。村集 体工业区日渐衰落,集体经济发展受阻。村居环境变差,村民自主改建、拆建现 象增多。村社管理弱化,村集体管理职能日渐缺失。 模式:模式:村为主体,街道引导,企业承办,社团参与。 方式:方式:构建“工作坊”。由政府、专业团队、社会团体、地方社区等多方参与, 通过每周固定例会,进行沟通交流。典型案例

14、1“工作坊”工作流程 具体做法 组建涵盖各方的专业技术团队; 以展览的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并请专业人员现场与村民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村民的想法和需求。先后共收集了村民意见100余条。 特点与创新组建固定工作团队,涵盖各方团体,协助开展相关工作。实现了村民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全方位提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对项目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研究了解。定期进行沟通交流,增强共识度,促进项目顺利推进。注重在规划设计阶段由专业人员引导村民参与,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加深农民认识,便于项目后期顺利实施。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全村域优化。 基本情况 叶屋村由村民35户,173人。全村总有水田60亩,旱地550亩

15、,山坡地530亩,鱼塘210亩。 田块细碎化程度严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户均土地10.6亩,平均涉及11块田。2009年底,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仅为3000元左右。 土地撂荒现象严重。至2009年底,全村撂荒土地50多亩。 调整主体:村民小组 调整思路:青壮年劳动力在村务农的家庭可分得一水一旱,没有青壮年劳动力在村务农的只能分到一块旱地。 资金来源:村民自筹。典型案例2 具体做法: 形成全村土地权属调整方案,达成3点共识:全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优劣是相对的、只有规模化经营才能出效益。 实地测量。明确各户土地面积、位置及已种植各种作物情况。 基础设施建设。对全村灌排渠、道路进行修建。供新、修建4公

16、里机耕路,2公里农田灌排渠。 对田块进行重新分配。村集体按照“耕者优先、大块优先、同等条件抽签、按比例置换”的原则对原有承包地以户为单位平均分配。通过田块重划新增耕地归村集体所有,村民可向村集体承租土地(水田40元/亩,旱地10元/亩),承包经营年限20年。剩余的土地由村集体向外发包,获取租金。 在村集体分配的基础上,各农户可在村集体同意后自愿进行土地置换。 取得成效 田块细碎化现象得到缓解,促进了规模化经营。4户砂糖橘种植超过20亩,10户鱼塘养殖面积15亩,5户桑蚕种植面积超过10亩。通过土地权属调整新增耕地100多亩。 通过亲戚帮种、流转给农业企业等多种方式,土地撂荒问题得到解决。 收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前农民人均农业年纯收入2000-3000元/年,调整后农民人均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