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改革研讨班-现代教育实验室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93380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讨班-现代教育实验室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讨班-现代教育实验室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讨班-现代教育实验室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讨班-现代教育实验室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讨班-现代教育实验室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讨班-现代教育实验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改革研讨班-现代教育实验室(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联系地址,上海市沪太路520号 邮政编码-200065 电话021-56535192021-56535193 电传021-56535194 e-mail: 蒋鸣和e-mail:,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 学校研究部分实施方案,课题指导思想和目标 课题研究模式 课题的实施 学校研究的步骤 学校怎么做计划 近期的工作,课题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准绳,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新的学习方式。 引进国际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功经验,通过研究对国外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筛选、改造和本土化,使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有一个

2、能跟踪国际最新进展的高起点。 以学校为本,通过行动研究解决学校信息技术应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终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点的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校研究案例。,课题研究模式,本课题研究的三个要素是实验研究、教师培训和信息资源建设。为此,课题研究选择基于学校的实验研究、教师培训、信息资源建设三位一体的行动研究新模式,什么是教师行动研究?,教师行动研究是对教学实践问题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把行动和研究连系起来,是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在行动研究中,行动策略并非简单地是把研究结果用于教学实践中,更重要的是把行动策略本身作为行动研究过程的一部分,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的。行动策略来自于 教师实践中对教和学的新

3、的理解 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来自于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 来自于外部的指导和建议,课题研究模式(续一),实验研究指的是针对学校要解决的信息技术应用中的问题,有选择地引进、吸收国外课程整合成功的方法和经验,开展本土化的实验,走进课堂、走进学科,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整合模式。,课题研究模式(续二),教师培训是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理解基础上的“做中学”来提高 教师在网上搜索、筛选和应用研究信息的能力 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教师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课题研究模式(续三),围绕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这一重点,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

4、分类和筛选,开发基于网络的、集理论方法、案例、课程资源为一体的学习包,这一学习包随着研究的进展不断更新、充实和完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扩大学校内部及内部与外部的交流,从而构筑研究的信息支持平台,课题的实施,课题实施周期为二年半 2002年7月-2003年2月 研究准备阶段,包括项目学校申报认定、学校研究计划制定以及第一轮的开题培训(全国和以省为单位的学校教师培训) 2003年2月-2004年2月 学校开展实验研究 2004年2月-2004年6月 学校总结,形成案例报告 2004年6月-2004年12月 课题交流与总结,形成课题报告,出版案例报告,课题的实施(续一),课题的实施采取在中

5、央电教馆和地方电教馆统筹组织下参与课题的研究机构与学校基于网络的、互动的运作方式 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和其它参与项目的研究机构承担国外经验的第一次筛选任务,提供可供选择的研究选题,推荐学校研究的工具平台和资源,并在学校研究过程中给予方法、技术、培训和信息资源的支持,课题的实施(续二),学校研究针对问题对国外经验进行第二次筛选,通过实验完成本土化的任务,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整合案例。 研究机构与学校互动除必要的集中交流和培训外,大量的交流在网上进行,课题组将筹建课题网站,有条件的学校在学校网站上开设专门频道,日常交流也可通过e-mail进行。,学校研究的步骤,学校研究建议可参考下列的研究

6、程序 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诊断 提炼问题(课题选择) 选择国际课程整合成功经验 构建解决方案 开展行动研究 总结研究发现 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例。,学校怎么做计划,根据已下发的课题计划任务书,对各项作一具体说明 课题选题 立题背景 课题研究目标 课题内容 课题组织与分工 课题实施进度,课题选题,课题选题是在学校现状诊断基础上,应面向学校信息技术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可从选题指南中选,也可以自行确定,在实施中借鉴国际经验。 围绕课程整合,重点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走进课堂、走进学科的实验研究课题 选题切入口小一些,课题实施做得深一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以在一个学科实验,也可在一个学段、年级、班级实施

7、,切忌大而空的选题。,选题指南的说明,多元智能与合作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课题对开展课改试点学校很有帮助,特别适宜于小学和初中学段 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 课题有助于提升研究性学习的层次,使之逐步成为校本课程 数学和科学教学中的互动课程研究 课题对于突破现行教和学方式,提高数学和科学课程教学质量有帮助,选题指南的说明(续),数字化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对于教师实施新课程、改变教学方式有较大帮助 网络环境下互动外语教学的实验研究 ,课题组将推荐若干互动外语教学的优秀平台、软件和课程。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成效评价研究 对实验研究的评价有

8、帮助,不一定作为课题申报,但每一课题均会涉及这一内容。,多元智能、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政治 英语,科学与数学互动课程学习包,介绍 理论与方法 互动JAVA程序 互动课程 学员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录像分析,分析教学过程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构建录像信息分析模式 大型课堂教学录像数据库的研究与管理 课堂教学评析案例,课堂录像资源管理平台,Transana 录像播放器 波形发生器 直录对话同步浏览器 管理平台,立题背景,包括学校发展概况、“校校通”工程建设进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和学活动的进展、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打算 ,重点是课程整合的现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研究目标,重

9、点是课题研究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和对教与学改革的实际效果 研究目标要包括预期成果形式。本课题是实验研究项目,最后成果形式是案例研究报告和开发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例如教师开发的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以及学生优秀作品等 目标要量力而行,宁肯把目标定得切合第一线教师实际一些,切忌目标的大而空。,课题内容,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对研究内容进行分解和具体化,并对实施重点和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 在本课题中,课题内容就是实验设计方案。由于是行动研究,在开题计划时,主要是实验框架设计,不可能设计得过细,允许在实施后点再不断修正、补充和完善。,课题组织与分工,包括课题研究组组长、成员的基本情况及具体

10、承担的研究任务由于本课题涉及国际经验的本土化,课题组成员中宜吸收英语教师参加。,课题研究进度,提出课题的分阶段研究任务、起始时间、预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阶段的划分要与全国课题的划分保持基本一致。,近期的工作,10月上旬,课题组会提供学校设计课题计划资料的电子文档,包括选题指南的补充资料文献、本次会议有关课题演讲稿的PowerPoint以及一些教案范例。我们会用e-mail提供下载地址。 各校提交课题计划的截止日期是10月25日,提交方式是报省电教馆,电教馆审核盖章后上报中央电教馆。同时各校把计划的电子文档用e-mail发给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参阅文选分绍,科学与数学教育中的互动课程 多元智能、合作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研究的录像分析方法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近期的工作(续),11月15日前由中央电教馆审核后正式下达课题通知书 11月-2003年1月开展开题培训,由各省电教馆组织,没能参加开题培训的学校,我们会在此期间发布网络培训课程,供学校自行组织培训 2003年2月开展实验前,将提供研究用资源包。,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联系地址,上海市沪太路520号 邮政编码-200065 电话021-56535192021-56535193 电传021-56535194 e-mail: 蒋鸣和e-mail:,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