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91213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教学内容,1、能量及营养素的需要 2、小儿喂养 3、营养不良的概念、病理生理、发病机制 4、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5、营养不良的护理,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能量及营养素的有关概念、营养不良的概念、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和辅助检查 熟悉小儿对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掌握母乳喂养和辅助食品添加的原则、营养不良的护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1、婴儿喂养的方式2、母乳喂养的优点、辅助食品的添加原则3、营养不良的病因和临床表现4、营养不良的护理 难点:1、婴儿奶量的计算、配制2、营养不良程度的评估,第一节 小儿能量与营养

2、素的需要,能量 人体依靠三大物质供能: 碳水化合物 16.8kJ(4kcal)/g,供能50%60%蛋白质 16.8kJ(4kcal)/g,供能10%15%脂 肪 37.8kJ(9kcal)/g,供能25%30%,基础代谢:占总能量的50%-60%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占总能量的6% 活动所需:约占总能量的15% 生长所需:约占总能量的25%-30%,为小儿所特有。 排泄的消耗:不超过总能量的10%,小儿能量需要包括,小儿总需能量计算 年龄 每天所需能量(kcal/kg) 1周 60 2-3周 100 2-6月 110120 1岁以内 110 15岁成人 5060 每增加3岁减少10Kcal/

3、kg.d,营养素的需要,1 蛋白质 2 脂肪 3 碳水化合物4 维生素 5 矿物质 6 水 7 膳食纤维,蛋白质,来源:动、植物 ( 奶、蛋、肉、鱼、豆、禽) 作用: 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组成各种激素运输蛋白、酶类、免疫球蛋白 意义:不足:营养不良、感染 、水肿生长发育迟缓,脂 肪,来源:乳、肉、油类 作用:提供能量提供必需脂肪酸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防止散热机械的保护作用。 意义:不足:营养不良过多:肥胖消化不良,碳水化合物,来源:乳、谷、水果蔬菜类 作用:供能:主要的供能物质 储存能量(糖元)构成组织细胞(如:糖蛋白) 意义:过少:低血糖、营养不良过多:肥胖营养不良性水肿,非产能营养素,维生素

4、:分为脂溶性维生素:A、 D、E、K水溶性维生素:B族、C、叶酸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可分为: 宏量元素:(Ca 、P 、Mg 、Na 、K等) 微量元素:(Fe、 Cu 、 Zn 、 I等),非产能营养素,水:占体重的70%-75%婴儿每天需水150ml/kg,每增加3岁减少25ml/kg 膳食纤维:分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果胶非可溶性膳食纤维如: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一.母乳喂养WHO规定人乳分为 母乳的成分:初乳:产后4天内乳汁。过渡乳:514天的乳汁成熟乳:14天以后的乳汁晚乳:10月以后的乳汁,母乳特点,1、营养丰富,比例合适,奶凝块小,乙型乳糖促进双歧

5、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钙:磷为2:1,牛磺酸丰富 2、缓冲力小,PH3.6;肾脏溶质负荷低。 3、免疫成分:SIgA;免疫活性细胞;溶菌酶;乳铁蛋白等。,1.营养丰富 比例合适:母乳含有较多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占2/3),有利于婴儿消化。 含有较多的必需氨基酸,能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 脂肪颗粒小,易于消化、吸收。 乳糖中约90%为乙型乳糖,可促进双歧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繁殖,使婴儿很少发生腹泻。 矿物质含量较低,减轻了婴儿肾脏的负担,且吸收率远高于牛乳,如铁的吸收率为50%,牛乳仅为10%。钙、磷比例适宜 为2:1,易被吸收,母乳喂养的优点,2.增强免疫母乳中提供了较多的

6、免疫因子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巨噬细胞分泌型lgA等初乳中含量丰富,故能有效地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喂养的优点3.经济、方便、省时省力、温度适宜 4.增进母婴感情,利于婴儿的心理、智力健康发展 5.有利乳母产后恢复,减少乳癌发生.,母乳喂养的方法,1、尽早开奶:产后15分钟-2小时内,满月前按需哺乳,婴儿2月内每23小时喂一次,每次喂奶时间15-20分钟,34月每4小时一次 。,母乳喂养的方法,2.喂哺技巧,喂奶注意事项,1 注意个人卫生和奶头清洁 2 孕母精神愉快,生活规律 3 加强营养,禁烟酒,禁用通过乳汁排泄的药物 4 母亲患急慢性传染病或重症精神疾病,不宜喂乳,喂奶

7、注意事项,5 患乳腺炎、乳头有裂口、硬块,暂停喂乳 6 每次喂乳应先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有利于乳汁分泌 7 哺乳结束后应将婴儿竖抱,头靠母亲肩上用手掌轻拍背部,帮助空气排出,防止发生溢乳 8 禁止含空乳头睡觉,断奶时间,自46个月开始添加辅助食品减少喂哺次数1012个月逐渐完全断奶最多可延至1.52岁,补授法:量不足代授法:量足,二 .混合喂养,三 . 人工喂养配方奶粉:牛奶经改造,模拟母乳而成。 按不同年龄段选用。婴儿用配方奶粉,20g/Kg.d, 加7倍水即可。,牛奶,配制 :全奶加糖8%,每100ml热能100kcal 计算 :按婴儿每日总需能量及水量计算 如:一婴儿体重为8kg每天需

8、要总能量:110kcal/kg8=880kcal每天需要的牛乳总量:880ml每天需水量:1508=1200ml牛乳以外需水量:1200880=320ml,全脂奶粉 按比例稀释即成全奶 1份重量奶粉+8份重量水 1份容量奶粉+4份容量水,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宜的奶瓶、奶头 2、新鲜配制 3、正确的喂养方法 4、定时、定量喂养 5、因人而异,随时调整乳量,目的: 1) 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2) 改变食物的性质,为断奶作准备3)培养小儿的良好的饮食习惯 原则:少多、稀稠细粗、一种多种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四.添加辅食,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教学内容,1、营养不良的概

9、念、病理生理、 2、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预后和预防 3、营养不良的护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各种营养不良的概念、病理生理、预后和预防 2、熟悉各种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掌握各种营养不良的护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营养不良的病因2、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3、营养不良的护理 难点: 营养不良程度的评估,概述,概念: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概述,临床分三型消瘦型能量供应不足为主浮肿型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消瘦-浮肿型介于上二者之间,长期摄入不

10、足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消化吸收障碍,病因,需要量增多 消耗量过大,1.新陈代谢异常 蛋白质不足负平衡低蛋白性水肿 脂肪肝内代谢肝脏脂肪浸润、变性 血糖低昏迷、猝死,病理生理,水、盐代谢紊乱低渗性脱水、酸中毒、低钾、低钙 体温调节体温偏低,病理生理,2.各系统功能低下 消化系统消化功能低下、腹泻 循环系统心收缩力心搏出量BPP细 弱 泌尿系统重吸收功能低比重尿,体重不增 体重下降 身高低于正常 皮下脂肪按一定顺序减少,最终消失,皮包骨状,或可低蛋白水肿。(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 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严重病例出现器官系统功能低下,萎靡、反应差,智力及运动发育落

11、后,肌张力低,脉搏细弱,心音低钝,体温偏低,食欲低下甚至消失,腹泻或与便秘交替,常伴各种感染而成恶性循环。,营养不良的临床分度标准,营养性贫血:最为常见 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者为维生素缺乏和锌缺乏。口角炎、齿龈出血、佝偻病、角膜干燥、软化或溃疡等,并发症,并发症,各种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鹅口疮、中耳炎、肺炎、肠炎、肾盂肾炎等 自发性低血糖:多在夜间发作,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辅助检查,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为最具特征的改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诊断营养不良的较好指标。,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能量、蛋白质等缺乏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潜

12、在并发症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 4、知识缺乏(家长) 与患儿家长缺乏合理喂养知识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水肿、皮肤抵抗力降低及长期卧床有关,1、供给营养物质:根据病情轻重和消化功能调整食物的量及种类原则:少多、稀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直到恢复正常饮食要求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护理措施,能量:从小量开始(轻者可从6080kcal/kg.d 开始,中、重度从4055kcal/kg.d开始,逐渐增加,可增至120170kcal/kg.d),据病情调整; 蛋白质:可从1.52g/kg.d,逐步增加到34.5g/kg.d,避免引起腹胀和肝肿大。,护理措施,护理措

13、施,2、促进生长发育:舒适的生活环境、营 养素的摄入、记录出入量 3、观察病情:患儿出现低血糖的表现时,应立即静脉注射25%-50%的葡萄糖抢救。 4、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措施,5、预防褥疮的发生 6、防止感染的发生 7、健康教育,思考题,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 2、简述营养不良常见的临床表现 3、列出营养不良常见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第四节 小儿单纯性肥胖,定义 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病因 能量摄入过多 活动量过少 遗传因素 其他,临床表现,食欲旺盛,且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 动作笨拙,易疲劳 肥胖-换气不良综

14、合征 脂肪丰满分布均匀 皮肤紫纹 扁平足,膝外翻,第四节 小儿单纯性肥胖,肥胖的诊断:,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10%-19%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20%-29%为轻度肥胖,30%-39%为中度肥胖;超过40% -59%为重度肥胖;超过60%以上者为极度肥胖。,第四节 小儿单纯性肥胖,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辅助检查 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增高 常有高胰岛素血症,血生长激素水平减低 肝脏超声常有脂肪肝 治疗要点 控制饮食 适量运动 消除心理障碍 配合药物治疗,综合措施,第四节 小儿单纯性肥胖,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自我形像紊乱 社交障碍 潜在并发症 知识

15、缺乏,护理措施 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行为矫正和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第四节 小儿单纯性肥胖,第五节 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nu )症,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定义 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病因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日光照射不足 生长速度增加 维生素D摄入不足 疾病与药物的影响,何为维生素D缺乏性 佝偻病?,母体,天然食物,日光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来源,少量,主要来源,2周,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后遗症期,三大主征,骨骼改变肌肉松弛神经兴奋性改变,初期,激期,恢复期,临床分期,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初期 :,多见于6个月以下小婴儿。一般从23个月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症状,可出现枕秃。,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二)激期 : 1、以骨骼改变为突出.,头部,颅骨软化,6个月以下婴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