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大专题冲关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9085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94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大专题冲关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大专题冲关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大专题冲关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大专题冲关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大专题冲关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大专题冲关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大专题冲关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专题冲关(三)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1.气体制备的一般流程,2.常见气体的制备装置,3.常见净化装置,4.气体收集方法,5.尾气的处理,(1)无毒、无害气体直接排空,无须处理,如N2、O2、CO2等。 (2)溶解度较小的有毒气体,可直接通入某种特定试剂中吸收除去(如图甲),如Cl2、NO2均可通入NaOH溶液中除去。 (3)对于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吸收时应防止倒吸(如图乙)。 (4)可燃性气体可用点燃或转化的方法除去(如图丙),如CO、H2可点燃或通过灼热的CuO转化除去;也可以收集后集中处理(如图丁)。,6.常见制气装置的延伸与创新,(1)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 气体发生装置:,(2)固体

2、+液体(不加热) 气体发生装置:,典例共研,【例1】 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解析:A项,N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收集不到NO2气体,错误;B项,铜和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且SO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吸收,故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除杂,错误;C项,碱石灰是固体干燥剂,应放在干燥管中,且需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错误;D项,双氧水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放出O2,能用浓硫酸干燥,其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 答案:D,【例2】 某一兴趣小组准备在实验室中制H2,装置如图所示。可是在实验室中发

3、现酸液不足而又无其他酸液可加入。为达到实验目的,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NaNO3溶液 酒精 四氯化碳 苯 Na2CO3溶液 KCl溶液 A. B. C. D.,解析:加入NaNO3溶液,相当于锌粒与硝酸反应,会产生氮的氧化物,故不可以;加入酒精,能增大酸溶液的体积,且不影响反应,故可以,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能使酸液的液面上升,故可以;苯的密度比水小,加入苯仍不能使锌粒与酸接触,故不可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故不可以;加入KCl溶液相当于稀释硫酸,增大溶液体积,故可以。 答案:D,训练突破,1.导学号 96656099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

4、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解析:NH3应用向下排气法收集,A项不合理;稀硝酸与Cu反应,产物为NO,且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不应用排气法收集,C项不合理;浓盐酸与MnO2在常温下不反应,D项不合理。,2.下列选用的实验仪器或实验装置符合实验要求且安全的是( ),B,解析:A中的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C中制备的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中的长颈漏斗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3.导学号 16972117 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

5、次为 。,解析:(1)NH4Cl和Ca(OH)2制备NH3是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试管口应向下倾斜,发生装置选A,NH3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要用防倒吸装置,但不能距离水太远,也不能插入液面以下,选G,故选A、C、G。 答案:(1)A、C、G,(2)按如图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 , 原因是 , 稳定后,关闭旋塞1。 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 。,解析:(2)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的烟,原因是先打开旋塞1,由于A中气体压强大于B中气体压强,HCl向B中扩散,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小颗粒,氯化铵小颗粒形成白烟。再打开旋塞2,现象是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倒流进入B瓶中,这是因为气体参与反应后使得烧瓶内的压强变小,打开旋塞2后,大气压就会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到烧瓶中,同时由于A中的HCl不可能全部进入B中,A中HCl过量,就算不能完全进入B瓶,B中的氨气也应能完全反应,形成氯化铵,石蕊溶液进入B中,B中的NH4Cl溶于石蕊溶液,溶液显酸性,所以石蕊溶液显红色。 答案:(2)产生白烟 打开旋塞1,氯化氢与氨气混合反应生成了白色氯化铵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 烧杯中的石蕊溶液会倒流进入B瓶中,形成红色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