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890688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学校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学校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学校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学校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法规知识培训,枣庄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荆禄伟,2003年教育部通报,2003年3月13日-17日,广东省南雄市水口镇中学因学校生活用水水井污染,发生伤寒疫情,共有116名学生出现伤寒症状,其中39名学生血清学伤寒肥达式反应阳性。 2003年2月17日,浙江省兰溪市汪高小学28名学生因在学校外小食店用餐而致食物中毒; 2003年2月25日、3月24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新场乡油草堰村幼儿园、南津镇烂庙村民办小学分别有26名儿童和23名学生在幼儿园和学校用餐后发生食物中毒; 2003年3月19日,云南省农垦总局勐捧农场七分场小学112名学生在校用餐后发生食物中毒,其中1人

2、死亡。 2003年2月28日-3月4日,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市4个乡镇(场)部分中小学发生大面积流行性感冒,患病学生达1000多名; 2003年3月9日-14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一牧场小学114名学生患流行性感冒; 2003年3月13日-19日,湖北省来凤县4个乡镇部分中小学、巴东县沿渡河镇4所中小学发生大面积流行性感冒,患病学生有2700余名。,2006年教育部通报,2006年10月12日,安徽省太湖县新仓镇初级中学75名学生因饮用不洁水而感染细菌性痢疾; 2006年10月20日浙江省临安市清凉峰镇颊口中学25名学生因饮用被污染的自备水井的水而感染细菌性痢疾; 2006年10月14日至1

3、2月26日期间,湖南省保靖县清水坪学校33名学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玉洪乡八里村小学61名学生和玉林市博白县凤山镇二中36名学生、贵州省桃县妙隘乡寨石完小28名学生、重庆市秀山县溶溪中学105名学生、江西省鄱阳县油墩街镇北源小学11名学生及江西中医学院81名学生相继感染甲型病毒性肝炎; 2006年11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阿合托海乡四村小学13名学生患流行性腮腺炎; 2006年1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勒盟太仆寺旗第一小学24名学生患猩红热。,2011年教育部通报,2011年9月1日-6日,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育英小学25名学生陆续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 2011年9月5日,河北省

4、承德市隆化县章吉营中学因学校自备水源被污染使得135名学生发生腹泻; 2011年9月6日,江西省高安市独城镇红星幼儿园23名儿童发生疑似食物中毒; 2011年9月8日,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70名学生发生疑似食物中毒; 2011年9月20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茅石乡中学26名学生因食用在学校食堂购买的月饼出现头晕、无力、心慌等症状; 2011年10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新晓双语小学197名学生发生疑似食源性疾病。,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3年6月13日下午,眉山市东坡区映天学校部分学生陆续出现发烧、腹泻、呕吐症状。送医院就诊学生人数为386人,其中医学观察231人。经省、市、区

5、三级疾控医疗专家会商,诊断为沙门氏菌污染食品引起集体感染性腹泻。 眉山市东坡区公布“613”映天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结果:6月27日,眉山市东坡区委、东坡区纪委、东坡区监察局对“613”映天学校公共卫生事件11名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理。免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勇前职务;免去区教育局分管安全工作的纪委书记黄金泉职务;给予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石冬如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区教育局分管安全工作的纪委书记黄金泉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区教育局分管职成教育的党委委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程剑宏行政警告处分;给予区教育局安全办主任郭九红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区教育局职成股股长徐向东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

6、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局长李小波行政警告处分;给予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稽查大队长林松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区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刘纪兵行政警告处分;给予映天学校党支部书记刘映安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党员、映天学校董事长陈天琪留党察看一年处分。,中小学及托幼机构传染病流行特点; 常见的季节性、多发性传染病; 现行传染病防控法规规范要求; 传染病防控策略与措施。,内容,中小学及托幼机构传染病流行特点,极易发生:中小学及托幼机构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地方,人与人密切接触。如果卫生设施不完善,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校园发生、流行的基础条件。,中小学

7、及托幼机构传染病流行特点,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地”: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年龄构成从幼儿到青少年,来自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传染源从社会每个角落聚集到学校,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和社会每个角落,因此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地”。,中小学及托幼机构传染病流行特点,极易暴发和流行: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而流行强度取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人群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强弱等因素。中小学,特别是托幼机构,传染源易出现,且数量较多,易感人群密度高,因此极易造成呼吸道、接触、虫媒传播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中小学及托幼

8、机构传染病流行特点,季节性:学校传染病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体季节性。冬春季多发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多发肠道传染病,此外还与假期、开学密切相关。,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尘埃传播:病原微生物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水痘。 水、食物苍蝇传播:病原微生物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伤寒。 手、公共用具、玩具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蚊子、跳蚤传播:又称虫媒传播, 血液、体液和生物制品传播:乙肝、艾滋病。 土壤传播:被虫卵、芽孢污染时,也传播疾病。,常见的季节性、多发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腮

9、腺炎 麻疹 水痘 手足口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脊髓灰质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

10、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 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

11、5周岁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麻疹,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

12、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

13、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14、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

15、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临床症状:潜伏期短,起病急剧,自觉症状明显,双眼先后或同时患病;有剧烈的异物感、眼红、眼刺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早期分泌物

16、为水性,重者带淡红色,继而为粘液性。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发病,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时,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强化晨检制度,工厂等集体机构要建立健康检视制度。一旦发现病人,应要求病人脱离学习、工作环境,居家治疗休息。 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手卫生和爱眼护眼知识,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生活用品的卫生习惯。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时,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强化晨检制度,一旦发现病人,应要求病人脱离学习环境,居家治疗休息

17、。,结核病,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预防措施: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对于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以获得免疫力。其次,应注意房间通风,避免与已确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