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等于健康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5488955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衡等于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平衡等于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平衡等于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平衡等于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平衡等于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衡等于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等于健康(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衡等于健康 【扶正海碱】合理营养,平衡膳食,1,目 录,一、什么是平衡膳食 1、平衡膳食,全球关注 2、中医平衡膳食理论 3、现代平衡膳食理论 二、慢病丛生,由膳食失衡开始 1.中医讲饮食失宜 1、慢性病的概述 2、慢性病的危害 3、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4、膳食失衡是如何影响慢性病 三、平衡膳食可以有效防治慢性病 1、阴阳要平衡,有补还有排 2、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 3、减少尿酸,预防痛风 四、【扶正海碱】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1、【扶正海碱】成份解读 2、【扶正海碱】特点,2,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教授曾说过:“营养乃一人生之命脉,健康之基础,力量之源泉。”生命体必须不断从外界获取营养以维持生

2、命活动。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唯一途径。所谓“平衡膳食”就是人体的生理需求与膳食营养供给之间建立平衡关系。需求什么,就补充什么。并不是想吃什么就补什么。通俗一点就是说“大鱼大肉”要补,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也要补。只有平衡膳食,加之适量户外运动,才会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什么是平衡膳食,于若木(19192006)女,原名于陆华,是著名营养学家, 1986年她先后被聘为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微量元素与健康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顾问等,她是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3,1、平衡膳食,全球关注,人人都很关注自己的健康,而健康的第一步从饮食开始,正所谓“饮食

3、健康”。想要吃的健康,先要平衡膳食。1968年,瑞典提出世界上首部膳食目标,美国则于1977年提出,其他发达、发展中国家在后来相继制定出台。我国的第一个膳食指南由中国营养学会于1989年制定。各国都是如此的重视膳食平衡,且纷纷制定出台指导书籍,帮助民众合理饮食,吃出健康。可见,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早在2000多年前的医学史中,就形成了平衡膳食的思想。素问脏器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观点,被誉为世界上最早论述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理论。,1、中医平衡膳食理论;,5,这里的“五谷为养”指的是米、麦、豆、薯等粮

4、食能够补养“五脏之真气”,故“得谷者昌”。吃五谷杂粮的同时要搭配豆类,为什么我们经常要喝粥、吃豆包,就是这个道理。,“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6,这里的“五果为助”指的是各种鲜果、干果和坚果能助五谷,使营养平衡。水果是帮助你的,可以每天吃两次,每次少吃点。,“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7,“五畜为益”指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能弥补素食中蛋白质和脂肪的不足,“生鲜制美”。肉类要吃但要适当。孔子说“肉岁多,不使胜食气”。就是说任何场合、肉类再多都不能超过主食。这是我们中国几千年前已经框定的传统饮食结构、就是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8,“五菜为充”指各色蔬菜能够补充人

5、体需要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疏通壅滞”。蔬菜对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要吃新鲜的。要吃各种颜色的蔬菜,蔬菜从颜色上可分为绿色、红紫色、黄色和白色4种,绿的有叶酸,黄的有胡萝卜,红色的有番茄素,白的有糖类和水分。,“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9,什么是平衡?平衡的参照物就是人体的结构和代谢的需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需要,有利于健康长寿的饮食习惯和方法,就可谓之合理膳食或平衡膳食。,2、现代平衡膳食理论;,10,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及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

6、持正常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饮酒应限量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1,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膳食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膳食宝塔,12,二、慢病丛生,由膳食失衡开始,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居于首位,为15%;同时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其中合理膳食被放在首位。然而我国公众目前的饮食普遍能量相对

7、过剩,因不健康的饮食(过多摄入饱和脂肪、糖、盐,而水果、蔬菜摄入不足)导致的膳食失衡使得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病已成为社会“公害”。,13,1、中医讲饮食失宜,中医药文化是祖先智慧的精粹,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中就有很多有关于饮食失宜导致疾病的记载。譬如素问、灵枢经、抱朴子等经典著作中均有论述,它们从方方面面阐述出饮食不当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表明饮食失宜是致病原因的观点。,14,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认为五味对五脏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坚持食用某类食

8、物,日久可以补益五脏之气,即“久而增气”;但若过久又会对脏腑造成危害,即“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所以,食用任何食物都需有合适的限度。,中医认为:饮食失宜是致病原因,15,中医认为:饮食失宜是致病原因,灵枢根结篇中论述,曰:“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提出肉食为主的人其肌肉软弱无力,健康状况较差。一般而言,养尊处优、食物过于精美的人,其脏腑气血的功能常常比较虚弱。可见,饮食结构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16,中医认为:饮食失宜是致病原因,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饮食五谷的致病规律做了简要概括:“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

9、说明饮食不当对人体的损伤具有复杂性,任何饮食都讲究一个平衡。,1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主要的4个类型为: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发作和脑卒中)、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以及糖尿病。,1、慢性病的概述;,18,慢性病高危人群及常见病症,2、常见慢病: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 中风偏瘫、骨关节病、皮肤病等。,1、慢病高危人群 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指出, 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为具有下列特征之一者: 血压水平收缩压在130-139mmHg之间, 舒

10、张压在85-89mmHg之间者; 现在吸烟者; 空腹血糖水平在6.1-7.0mmol/L之间者;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在5.2-6.2mmol/L之间者; 男性腰围在90cm以上,女性腰围在 85cm以上的人群。,19,1、慢病特点: 发作突然、久治难愈、终生治疗。 四高一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 率高、医疗费用高、生活质量低。 2、慢病病因:遗传占15% 、社会占10% 、气候 占7% 、医疗条件占 8% 、而个人生活方式 占 60% 。,慢性病特点及病因,20,慢性病已成为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成人的最主要死因。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慢性病每年使3600多万人失去生命,其中8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

11、,900多万发生在60岁之前,而心脏病、脑卒中、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等占有所有死亡的60%。今后10年,慢性病死亡人数将增加17%,也就是说,到2015年,因各种病因死亡的6400万人中,4100万将死于慢性病。,2、慢性病的危害;,慢性病造成亿万人的身心痛苦和上百万人的提前死亡,大量的慢性病人和带病残疾人又将使无数家庭深受其苦。而造成这些的正是饮食不当。,21,3、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慢性病是在多个遗传基因轻度异常的基础上,加上长期紧张疲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忽视自我保健和心理应变平衡逐渐累积而发生的疾病,其中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慢性病的高发,

12、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并存,而这些慢病的泛滥,不良饮食是罪魁祸首,我们正在用自己的牙齿在制造坟墓。,22,4、膳食失衡是如何影响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项目官员张平平:如果人们平衡膳食,适度地运动,80%以上的冠心病病例,还有90%以上的二型糖尿病病例,还有三分之一的肿瘤,都是可以预防的。同时专家指出:动物性食物摄入越多,慢性病患病可能性就越大。,但大家却:油脂和肉类消费量大,粮谷类食物消费量明显下降,果蔬摄入量不足和品种偏少。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源头入手,注重饮食,平衡膳食,贵在坚持。,23,中医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并指出,“胃气者,知饥也”。所以,调理脾胃,

13、以治百病,成为中医临床治疗遵循的重要原则,并由此得出了凡病“三分治、七分养”的科学结论。“要想身体棒,就得口头壮。”中医称脾胃为“水谷之海”,是人的后天之本。所以,膳食调理是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三、平衡膳食可以有效防治慢性病,24,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它们都强调饮食应全面,营养要均衡。克服饮食的偏嗜,避免饮食伤正,做到“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才能更好防治慢性病。,25,中医平衡膳食理论,是围绕调理阴阳营养观进

14、行食事活动的,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这是传统营养学理论核心。素问骨空论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传统平衡膳食概括为补虚与泻实两大类。饮食的补与泻,食宜或忌,无不在调理阴阳,以平为期,体现了“虚则补之,实则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原则,做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1、阴阳要平衡,有补还有排,26,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诸方面视为补虚。具体可选用的食疗食材有如下:,中医讲“补虚”,补气:糯米、小米、大麦、黄豆、栗子、山药、大枣、胡萝卜、苹果、牛肉、兔肉、羊肚、猪肚、鸡肉、黄鳝、鲢鱼等。,补血:乌骨鸡、黑芝麻、龙眼肉、鸡肉、猪

15、血、猪肝、红糖等。,助阳:羊肉、羊腰、狗肉、虾、鳝鱼、泥鳅等。,滋阴:甲鱼、龟、燕窝、海参、兔肉、蛤蜊肉、银耳、蜂蜜等。,27,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祛风、燥湿等方面则视为泻实。具体可选用的食疗食材有如下:,中医讲“泻实”,解表清热:香蕉、西瓜、白菜、苋菜、茭白、苦瓜。黄瓜、梨等。,利水:冬瓜、大黄瓜、丝瓜、苦瓜、薏仁、番茄、白萝卜、石榴、葡萄、橘子、西瓜、葱、洋葱、海带等。,祛风燥湿:绿豆、薏米、赤豆、冬瓜、樱桃等。,28,我们的的身体是需要通过食物获得大量的营养物,糖分也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物之一。但是,如果摄入过多的糖分,无法消耗的葡萄糖就会留在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需要大量胰岛素促进

16、吸收,长期下去胰腺会疲劳以至功能衰退,逐渐变得无法顺利地分泌胰岛素。于是血糖升高,在空腹或者吃饭两小时后仍然居高不下,形成高血糖状态,血液因而变得粘稠,易于凝固。,1、降低高血糖,预防糖尿病;,29,血液是这样变得粘稠的,从食物中摄入过多的糖分,无法消耗的葡萄糖留在血液中,导致血糖上升。,为了使血糖下降,胰腺分泌胰岛素。,血液中的葡萄糖太多,胰腺因大量分泌胰岛素而疲劳。,胰腺功能衰退,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血液中的葡萄糖越发增加,血糖不断上升。,形成高血糖的粘稠血液。,30,“降低高血糖的5中食物”,1、洋葱*催泪性物质促进血液循环;,2、含黏滑物质的蔬菜*抑制餐后血糖的上升;,3、茶类*避免血糖上升;,4、富含铬的食物*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预防血糖上升;,2、富含 -亚麻酸的食物*使血糖和血压稳定;,降血糖,31,尿酸高易引发痛风,造成肾功能障碍。尿酸是体内的细胞和能量物质分解时生成的废弃物。尿酸高很可能引起痛风病,因此预防痛风病排出尿酸是第一位,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预防痛风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