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喘证、肺痈(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8878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哮病、喘证、肺痈(1)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哮病、喘证、肺痈(1)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哮病、喘证、肺痈(1)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哮病、喘证、肺痈(1)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哮病、喘证、肺痈(1)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哮病、喘证、肺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哮病、喘证、肺痈(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肺系病证,哮 病,一、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哮病 概述,病因病机,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外邪侵袭 病因 饮食不当 体虚病后 病机 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哮病与喘证的鉴别,证治分类,哮病辨证论治,发作期,冷哮证,热哮证,寒包热哮证,风痰哮证,虚哮证,喘脱危证,缓解期,肺脾气虚证,肺肾两虚证,哮病,冷哮证,证 候:(主) (兼)(舌脉) 证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喉中哮鸣 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

2、如塞,咳不甚,痰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哮病 证治分类,热哮证,证 候:(主) (兼)(舌脉) 证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 阵作,咯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哮病 证治分类,寒包热哮证,证 候:(主

3、) (兼)(舌脉) 证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咯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哮病 证治分类,风痰哮证,证 候:(主) (兼)(舌脉) 证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哮病 证治分类,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笛,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咯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

4、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作,,舌苔厚浊,脉滑实,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虚哮证,证 候:(主)(兼)(舌脉) 证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哮病 证治分类,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喘哮,口唇、爪甲青紫,咯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黏起沫,,面色苍白或颧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烦热,,舌质淡或偏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数。,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喘脱危证,哮病反复久发,喘息鼻煽,张口抬肩,气短息促,,烦躁,昏蒙,面青,四肢厥冷,汗出

5、如油,,脉细数不清,或浮大无根,舌质青黯,苔腻或滑。,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 。,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加减。,哮病 证治分类,证 候:(主) (兼)(舌脉) 证机概要:治 法: 代 表 方:,肺脾气虚证,证 候:(主) (兼)(舌脉) 证机概要:治 法: 代 表 方:,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哮病 证治分类,肺肾两虚证,证 候:(主) (兼)(舌脉)证机概要

6、:治 法: 代 表 方:,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咯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哮病 证治分类,结语辨证论治:,1 发时以邪实为主,治当祛痰利气,攻邪治标。寒痰者温化宣肺,热痰者清肺,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施,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属风痰为患者又当祛风涤痰。2 反复发作,则由实转虚,且虚实之间常常互为因果,邪实与正虚错杂为患,而见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之虚哮,治当补正祛邪兼

7、施。3 若发生喘脱危证,又当以扶正固脱为主。4 平时以正虚为主者,当区别肺脾气虚和肺肾两虚,分别予以补肺健脾或补肺益肾。,哮病 结语,预防,1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因寒冷空气的刺激而诱发。2 根据身体情况,作适当的体育锻炼,以逐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哮病 预防调护,调护,1 饮食宜清淡,忌肥甘油腻,辛辣甘甜,防止生痰生火,避免海膻发物;避免烟尘异味; 2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3 劳逸适当,防止过度疲劳。 4 平时可常服玉屏风散、肾气丸等药物,以调护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哮病 预防调护,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喘证,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概述,

8、一、定义 教材含义:“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喘证“的确切含义是:喘证是指以呼吸急促费力,呼吸次数、节 律、深度异常,表现面青、唇紫、鼻翼煽动、 烦躁不安为特征的病证。,呼吸困难 主观上:病人感觉呼吸费力,或空气不足。 客观上:表现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异常,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病因病机,肺虚气失所主-气短而喘 肺肾虚弱 情志失调-肝气逆乘于肺-肾虚气失摄纳-出多入少,气 逆上奔而喘,外感风寒 肺 气外邪袭肺 风热壅肺 气 逆不 而饮食不当-脾胃受损痰湿上干于肺- 宣 喘,2018/9/21,中医内科

9、学课件,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辨病位 在肺-因外邪、痰烛、七情等致邪壅肺气,宣降不利而喘者。,在肺肾-因久病劳欲,肺肾出纳失常而致喘者。,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2、 辨虚实,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象有力者。年少或新病之人常多实证。,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者。年老或久病之人常多虚证。,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3、辨寒热,属寒-咯痰清稀,色白有沫,面色青灰,伴形寒肢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迟而弦。,属热-咯痰粘稠,色黄或白,口渴欲饮,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201

10、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二、治疗原则,发病时治标、治肺;平时治本、治肾; 实喘-重在治肺,祛邪利气。因寒热痰 不同病因,宜采用温宣、清肃、化痰等法。虚喘-重在肺肾,以肾为主,宜补气摄纳。 虚实夹杂-分清主次,权衡标本,适当处理。,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实喘-风寒壅肺证,症状: 主证加咳嗽痰稀白,表寒证,口不渴。 舌脉:舌淡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散寒宣肺平喘 方药: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痰热郁肺,症状:主证加咳嗽痰黄稠,咽干,口渴喜冷饮,尿赤,便结或发热。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泄痰热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2018/9/21,中医

11、内科学课件,痰浊阻肺,症状:主证加咳嗽痰白粘,呕恶,纳呆,口粘不渴。 舌脉:舌淡苔厚腻色白脉滑 治法:化痰降气 方药:二陈合三子养亲汤,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水凌心肺,症状:主证加咳嗽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尿少。 舌脉:舌胖暗,苔白滑, 脉沉细。 治法:温阳利水,泻壅平喘。 方药: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肺气郁闭,症状:主证+情志诱发,咽中如塞,失眠心悸,舌脉:苔薄,脉弦,治法:开郁降气平喘,方药:五磨饮子合甘麦大枣汤,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虚喘,肺虚证,症状:主证+肺气虚(气短声低,畏风自汗,易感冒)或气阴两虚(烦热口干,

12、面色潮红),舌脉:舌淡脉弱,或舌红苔剥脉细弱,治法:补肺益气养阴,方药:补肺汤合生脉散,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肾虚,症状:主证+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咳甚尿失禁。,舌脉:舌淡苔薄,脉沉细弱。,治法:补肾纳气,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喘脱,症状:主证+喘剧欲绝,心悸烦躁,紫绀明显,汗出如油,四肢厥冷,舌脉:舌淡苔薄,脉微欲绝,方药:参附汤合黑锡丹,治法:回阳固脱,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预防调摄,避风寒 调饮食 戒烟酒 加强体育锻炼,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肺痈,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概述,(一)定

13、义: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 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于内痈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至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卫外功能 风热 内外合邪肺卫同病痰热素盛 风寒热伤肺气肺痈(初期)肺失宣肃热伤血脉热毒壅肺 热痰瘀阻肺络肺痈 灼津为痰 (成痈期)热毒炽肺血败肉腐成脓脓溃肺痈(溃脓期)热毒徐解邪去正复肺痈(恢复期),(二)病因病机,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诊断,、主证:发热、咳嗽、胸痛、咳吐腥 臭脓痰或脓血。 、验痰色黄、脓血质稠、浊量多味腥臭,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查指:病二个月后可出现杵状指

14、。 、验口味:用黄豆一粒,给病人口啖,正常人觉有腥味,而肺痈病人则无腥味。 、胸部光片检查:肺部可见大片浓密炎症阴影或透亮区及液平面,可早期诊断。,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掌握病性:本病为热毒瘀结于肺, 成痈酿脓,发病急,病程短,属于邪盛实证。 、辨清发病过程的四期:初期邪在 肺卫;成痈期化脓成痈;溃脓期痈肿内溃;恢复期邪去正复。,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二)治疗原则本证属实、热证,治疗当以祛邪为原则, 采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的治法,脓未成当着重清肺消肿,脓已成当排脓解毒。,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初期症状:发热、微恶寒、咳嗽,

15、咯粘液痰或粘液性脓痰,胸痛,咳时尤甚,口干鼻燥, 舌苔薄黄,脉浮滑数。治法:清肺散邪。方药:银翘散加减,(三)分证论治,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成痈期 症状:壮热不寒,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痛,转侧不利,咳吐黄绿色浊痰。口干咽燥欲饮,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肺化瘀消痈。方药: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溃脓期 症状:咳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腥臭异常,时有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排脓、清热、解毒。方药:加味桔梗汤。,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恢复期 症状:身热渐退,咳吐脓血日减,臭味亦减,痰液逐渐转为清稀,精神日见好转,食欲增加,但仍觉气短乏力,自汗、低热、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淡红,苔薄黄干,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佐以清热排脓。方药:沙参清肺汤合桔梗杏仁煎加减,2018/9/21,中医内科学课件,转归预后,凡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在初期即可 截断病势的发展不致成痈;或在成痈期得到部分消散,则病情较轻,预后较好。老人、儿童、正气虚弱者,或肺有郁热,须防其病情迁延不愈或发生变证。溃脓期是病情顺逆 的转折点,凡脓得畅泄,症状轻者为顺;脓臭异常,经久不净,症状加重者为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