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3.5泥石流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87042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3.5泥石流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3.5泥石流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3.5泥石流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3.5泥石流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3.5泥石流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3.5泥石流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3.5泥石流练习课件新版浙教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第5节 泥石流,课时作业(三十),基础巩固,探究创新,1下列地形中发生滑坡、泥石流最少的是(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2泥石流灾害多发地区的特征往往是( ) 地形崎岖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地表岩石广布地区 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 B C D,基础巩固,课时作业(三十),一、选择题,C,C,课时作业(三十),3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B不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C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D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

2、的物资,D,课时作业(三十),解析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当发生泥石流时,要迅速跑到室外的开阔地带的高处,不要急于冒险到室内抢救被困人员和物资。,课时作业(三十),课时作业(三十),4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地形陡峭 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地表基岩广布 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 B C D,C,课时作业(三十),解析泥石流和滑坡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由形成条件可知,该地区地形崎岖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课时作业(三十),5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提高植被覆盖率 修建水利工程 修建护坡工程 清除河

3、道淤泥 A B C D,解析防御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措施主要在于护坡、固坡。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建护坡工程有利于坡地水土保持,加固坡体,减少泥石流和滑坡的发生。修建水利工程、清除河道淤泥是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D,课时作业(三十),6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泥石流都是由山洪水流引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泥石流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征兆 C泥石流的形成一般由三个因素控制:陡峭沟谷、大量松散的堆积物、充足水流 D泥石流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C,课时作业(三十),解析泥石流是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地质灾害发生时一般都

4、有前兆;泥石流的形成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课时作业(三十),课时作业(三十),7我国六大区域中,出现特大、较大型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解析读图,横坐标标示为地区,纵坐标标示为灾害点数,西南地区灾害发生次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时,西南地区高山高原盆地皆有分布,地势起伏较大,降水丰富。,B,课时作业(三十),8六大区域中发生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C,课时作业(三十),9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B经常会冲毁铁路

5、、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 D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A,课时作业(三十),解析泥石流虽然发生在人口稀少的山区,但它形成的巨大洪流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课时作业(三十),二、填空题,10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的山区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_,冲刷力强;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_,容易被水流冲刷;有_ 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陡峭,大,松散碎屑物,暴雨,课时作业(三十),11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_的特点,破坏力巨大。泥石流发生时,要向_逃生,不要顺沟方向

6、逃生。 12泥石流长期防御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_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_和疏散;植树造林;修建_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受灾时有效地_等措施都能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或降低危害程度。,历时短,两边的山坡上面,救灾,搬迁,工程,抢险救灾,课时作业(三十),三、简答题,课时作业(三十),材料二 中国泥石流成因地域差异,课时作业(三十),(1)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应对措施。,答案 (1)西南地区。(2)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地表崎岖;植被覆盖率低。(3)提高

7、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如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加强法制管理。,课时作业(三十),堆积泥沙,课时作业(三十),(2)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_,影响这一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_。,泥石流,答案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形、松散的土层结构和暴雨冲刷。,少,课时作业(三十),解析 (1)松散泥土在较大的水流冲刷下,A处凹槽内易堆积泥沙;(2)此现象类似于泥石流,在一定坡度的地形、松散的土层和暴雨条件下形成;(3)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在较大的水流作用下,由于植被的保护,此时A处的泥沙比没有植被覆盖时少。,探究创新,课时作业(三十),C,课时作业(三十),课时作业(三十),(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_,这些灾害在该区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 (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西南,此地区地震频发、地质构造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坡陡谷深;夏季多暴雨和冰川融水,四川省,课时作业(三十),(3)据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石材产量最大的国家。许多人认为,大量开采石材是一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你对此有何认识?,答案开山采石,必然会破坏山林,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山崩等地质灾害,因此开山采石须经过科学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