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_优质课程_17._第九章.零件图_机械制图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81192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_优质课程_17._第九章.零件图_机械制图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机械制图_优质课程_17._第九章.零件图_机械制图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机械制图_优质课程_17._第九章.零件图_机械制图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机械制图_优质课程_17._第九章.零件图_机械制图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机械制图_优质课程_17._第九章.零件图_机械制图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_优质课程_17._第九章.零件图_机械制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_优质课程_17._第九章.零件图_机械制图(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章 零件图, 9.1 零件图的内容, 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9.3 零件的工艺结构, 9.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9.5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9.6 极限与配合, 9.7 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9.8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本章小结,结束放映,9.1 零件图的内容, 轴类, 盘类, 箱体类,什么是零件?, 标准件,(齿轮轴),根据零件的作用及其结构, 通常分为以下几类:,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称为零件。,(齿轮、端盖),(螺栓、销等),(泵体),一、零件图的作用:,二、零件图的内容:, 一组视图, 完整的尺寸, 技术要求, 标题栏,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确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加

2、工、检验达到的技术指标。,零件名称、数量、材料及必要签署。,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表达单个零件的图称为零件图。,端盖零件图,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为满足生产的需要,零件图的一组视图应视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如:轴套,一个视图即可,为什么要进行视图选择呢?, 完全, 正确, 清楚,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其相对位置表达完全且唯一确定。,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表达方法要正确。,所画图形要清晰易懂。,一、视图选择的要求:, 分析零件,几何形体、结构,功用,加工方法,二、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要分清主要和次要形体,形状与功用有关,形状与加工方法有关, 内、外形

3、的表达,内形复杂的可取 全剖;内外形需兼顾,且不影响清楚表达时可取局部剖。, 尽量不用虚线表示零件的轮廓线,但用少量虚线可节省视图数量而又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时,可适当采用虚线。,视图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优先选用基本视图。,择优原则:, 在零件的结构形状表达清楚的基础上,视图的数量越少越好。, 方案比较,在多种方案中比较,择优。, 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三、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分析零件,功用:支撑轴及轴上零件。,结构:分析三部分主要形 体的相对位置及表面连接关系。,形体:由轴承孔、底板、支撑板等组成。,支撑板两侧面与轴承孔外表面相交等。, 支架类零件支架, 选择主视图, 零件的安放状态,支

4、架的工作状态。, 投射方向,主视图,主视图表达了零件的主要部分:轴承孔的形状特征,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三个螺钉孔的分布等都得到了表达。,支架,比较A、B两方向后,定为A向。, 选其它视图,视图方案一,选择移出断面表达支撑板断面的形状,支架,选全剖的左视图,表达轴承孔的内部结构及两侧支撑板形状。,选择B向视图表达底板的形状。,B,A-A,视图方案二:,支架,俯视图选用BB剖视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的形状。,B-B,选全剖的左视图,表达轴承孔的内部结构及两侧支撑板形状。, 方案比较,分析、比较两个方案,选第二方案较好。,方案一,方案二, 分析零件,功用:流体开关装置球阀中的主体件,用于盛装阀芯及密

5、封件等。,结构:两部分圆柱与球形体相交,内孔相通。,形体:球形壳体、圆柱筒、方板、管接头等。,2. 箱体类零件阀体, 选择主视图, 零件的安放状态,阀体的工作状态。, 投射方向,A向。全剖的主视图表达了阀体的内部形状特征,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等。,主视图,阀体,B-B, 选其它视图,选半剖的左视图,表达阀体主体部分的外形特征、左侧方形板形状及内孔的结构等。,选择俯视图表达阀体整体形状特征及顶部扇形结构的形状。,阀体, 选择主视图, 选择其它视图,用断面图表达键槽结构。,加工状态,轴线 水平放置。,4. 盘类零件(如端盖), 分析形体、结构, 选择主视图, 选择其它视图,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

6、同心圆柱面所组成,其厚度相对于直径小得多,成盘状,周边常分布一些孔、槽等。,通常采用全剖视图。,用左视图表达孔、槽的分布情况。,安放状态:符合加工状态 轴线水平放置,投射方向:A向,端盖视图表达方案,9.3 零件的工艺结构,一、 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铸造圆角,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却 时产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落砂。,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各种要求。,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相贯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以过渡线的形式画出。, 两曲面相交,过渡线 :, 两等直径圆柱相交, 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过渡线画法, 拔模斜度,铸件在内外壁沿起模

7、方向应有斜度,称为拔模斜度。当斜度较大时,应在图中表示出来,否则不予表示。, 壁厚均匀,壁厚不均匀,壁厚均匀,壁厚逐渐过渡,(b),(a), 倒角,通常在轴及孔端部倒角。,作用:便于装配和操作安全。,二、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倒角宽度b按轴(孔)径查标准确定。,=45,也可取30或60。,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作用:便于退刀和零件轴向定位。,图中 :槽的直径;b:槽宽,砂轮越程槽,退刀槽, 钻孔端面,作用:避免钻孔偏斜和钻头折断。, 凸台和凹坑,作用:减少机械加工量及保证两表面接触良好。,9.5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的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

8、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Rz,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L,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Y,X,o,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Y方向上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OX为基准线,三、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用,参照生产中的实例,用类比法确定。,确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在满足表面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的粗糙度参数值。, 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 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非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 运动速度高、单位压力大的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运动速度低、单位压力小的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四、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及其注法, 表面粗糙度代号,表面粗糙度代号,表面粗糙度符号,表面粗糙度参数,其它有关规定,一般接触面Ra值取 6.33.2,配合面Ra值取 0.81.6,钻孔表面Ra值取 12.5,基本符号:,60,60,H2,H1, 表面粗糙度符号,H1 1.4h H2=2 H1 h 字高,表 面 粗 糙 度 符 号,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横线上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