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研究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881147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6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研究报告(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孙月平,2,主 要 内 容,问题的提出 一、第三产业、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理论内涵 二、江苏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背景与战略意义 三、加速发展江苏现代服务业的总体思路 四、促进城市现代服务业的特色化发展,3,问题的提出,一个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往往有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水涨船高。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主导产业是轻工、纺织;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是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家电、房地产;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前的主导产业已经没有了后劲,而新的主导产业还没有形成,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经济增长连续几年都处于“七上

2、八下”的状态;,4,到了本世纪初期,住宅、汽车、通讯产品等新主导产业迅速形成,带动了钢铁、基础设施等相关投资型产业的发展,再拉动电力、煤炭、港口等基础行业,从而形成了国民经济的又一个快速发展期。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住宅可以保持20年左右的增长,而汽车会保持20年到30年。因此,目前由住宅和汽车为主导产业形成的本轮经济增长还可以持续10年左右。,5,除此之外,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上升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按照国际公认的定义,一个国家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时,就认为该国家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

3、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6,中国发展服务经济最大的优势是具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力资源和最大的市场世界最大的有普遍需求而又没有得到满足的市场。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可以将我国在全球最大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2007年03月2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 未来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机遇期。 在此期间,江苏实现“两个率先”与又好又快发展,应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部署,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7,一、第三产业、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理论内涵,(一)服务业的理论演变 (二)现代

4、服务业的理论内涵 (三)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10,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各国普遍接受用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来对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实施分类,进而发展为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分类方法。 其中,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林业、渔业等,即广义的农业。其主要特征是能够从自然界获取直接可供消费的有机产品。第二产业则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公共事业(主要包括煤气、电力、自来水等)。其主要特征是产品必须通过人类一定的加工制作才能提供消费。第三产业则包括运输业、通讯业、仓储业、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国防、政府、个人服务业,等等。其主要特征是提供

5、非物质类的产品。,11,按照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方法,服务贸易主要包括11大类: 商务服务(其中又分为专业服务、计算机服务等类别);通讯服务(其中又分为邮政服务、速递服务、电信服务、视听服务等类别);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其中又分为佣金代理服务、批发服务、零售服务、特许经营服务等类别);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其中又分为保险和保险相关服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证券服务等类别);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旅游和与旅行相关的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其中又分为海运服务、内河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航天运输服务、铁路运输服务、公路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运输辅助服务

6、等类别)。,12,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理论和各国的实践中,在运用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时,往往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两个概念交互使用。如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都是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提法来对经济活动的领域加以区分。从各国的实践来看,“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两个概念交互使用时,使用“服务业”往往相对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而言,其内涵与“第三产业“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就一般意义而言,服务业就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两者区别在于确定的方式,服务业是根据其产品的属性,即服务,而不是物品来确定;第三产业则根据剩余法确定,将第一和第二产业无

7、法包括的行业归为第三产业。两种划分,结果一致。,13,“第三产业”在我国不仅是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经济学概念,而且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指标。 1987年我国国家统计局首次对“第三产业”这一概念作了统一的界定,认为第三产业是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的总称。具体可以分为两大部门、四个层次: 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为生产服务、为生活服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以及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四个层次。,14,但是,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不断发展,新的产业的不断出现,过去把除了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产业都归于第三产业,在实践中显得模糊了。第三产业实际上成了一个内涵在不断变化,而

8、且难以明确表述的产业门类。所以对于第三产业所涵盖的主要产业门类,一直在变化或增加。 因此,2002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又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的国家标准(GB/T4754-94)进行了修订,其中重点是加强了对第三产业的分类,新增了大量服务业方面的类别,如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软件业、证券业、商务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以及环境管理业等。,15,2003年国家统计局又颁布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三产业包括:(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批发和零售业;(4)住宿和餐饮业;(5)金融业;(6)房地产业;(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科学研

9、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教育;(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3)文化、教育和娱乐业;(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提供的服务。总共十四个门类,每个门类又由若干个大类构成,共48个大类。,16,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组起草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报告,提出了服务业的分类框架,共将服务业具体划分为个大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 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又包括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等; 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物流、批

10、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 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 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17,(二)现代服务业的理论内涵,现代服务业是传统服务业的对称,或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后工业社会的特征,并突出强调了后工业社会中的现代服务业与在此之前的服务业的区别。他认为,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效率低,剩余劳动力多、素质差,因而服务业主要以个人服务和家庭服务为主;在工业社会中,服务业主要围绕商品生产活动而展开,以商业服务和运输

11、服务为主;但在后工业社会中,服务业则以技术性、知识性的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18,美国学者马克卢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则明确给出了现代服务业的一般范畴和简单分类模型。他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行业,即教育、科学研究、通信媒介和信息服务,突出强调了现代服务业的知识性和信息服务性。 总体上看,在国外,一般不称现代服务业,而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要指五个行业,一是通信和信息服务业,二是金融业,三是以物流为基础的电子商务行业,是广义的电子商务,包括零售批发,四是教育,五是医疗保健。在发达国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一般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一半左右。,19,我国最早的“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是在

12、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后来在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也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和改造传统服务业”。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本人认为,现代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的升级和新兴的服务业。狭义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指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技能发展起来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相对密集的服务业。,20,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权威机构还没有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角度对现代服务业进行界定。尽管有些学者已经对我国现代

13、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进行了设计,但目前还没有纳入国家分类统计标准。 北京市在分析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和现代服务业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对现代服务业统计范围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以及综合考虑统计上的简便和易操作性,推出了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界定标准和统计范畴。确定现代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金融、房地产、商务服务、科研技术服务、环境管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21,(三)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表述一:现代服务业是信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具有三大基本特性: (1)高技术性,即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高; (2)知识性,即相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而言,现代服务

14、业是一种以运用智力资源为主的服务业,它越来越注重人力资源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3)新兴性,即在时间上是现代兴起的或从过去演变而来的。如物流服务业是新兴的和从传统商业和运输业中衍生而来的。,22,表述二:,现代服务业具有“三高”、“三新”特征, “三高”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 在“三高”的基础上,还衍生出现代服务业“三新”,即“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 的发展态势。,23,表述三:,现代服务业一般具有五大基本特性:(1)高技术性,即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高。 (2)知识性,即现代服务业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3)高增加值性和集群性

15、,即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使服务过程产生知识的增值,而且可以产生服务的规模效应和各种服务相互融合的聚集效应,引起服务的大幅度增值。(4)从业人员高素质性,即现代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大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基础和技术、管理的能力,从而构成了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能力和“白领”、“灰领”阶层的聚集区。(5)新兴性,即在时间上是现代兴起的或从过去演变而来的。,24,表述四:,现代服务业从产业性质看,产品具有无形态性、中间消耗性以及经验性商品而非搜寻性商品的特征;从企业战略活动的方向看,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和泛化,生产者服务逐步从企业价值链中分离出来,成为增值最大、也最具战略性的高级环节;从产业的市

16、场结构看,由于其供给多是“量体裁衣”式的“订制化”生产,因而差异性极强、替代性较差,产业竞争呈现出垄断竞争的特征;从生产要素和产出性质看,由于其提供者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专家组,且多以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为主要投入,因而其产出中包含密集的知识要素,可以说是生产者服务将日益专业化的知识技术导入了商品生产过程;从空间载体看,生产者服务具有高度的空间集聚特性,因而是调整城市功能以及增强城市辐射功能的重要手段。,25,表述五:,现代服务业: (1)是一种客户经济。产品不过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2)是一种速度经济。 (3)是一种标准经济。肯德基、麦当劳、英特尔微软联盟,与其说出售的是一

17、种商品,不如说是一种标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谁创建了行业标准,谁就将主导整个供需链。 (4)是一种技术经济。必须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一方面对成千上万种商品实行单品管理、全过程管理;另一方面对客户需求进行搜集,形成有效订单。,26,案 例,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商业在生产、供应、消费链中已经不再局限在批发业、零售业的一、两个环节,而是向生产领域、设计领域、产品研发领域等上游领域延伸。 例如,沃尔玛、百安居、欧倍德、宜家都有大量的产品开发设计系统,拥有大量的设计专利和自营商品品牌,同时还拥有原材料和生产基地、能源供应链、强大的采购系统、信息系统、分销系统和多个配送中心。他们不仅在企业的上游与多家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同时在企业的下游不断地开发新的市场,创造新的消费领域,产生自己的优质客户,从而创造了独特的服务方式,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