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 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74302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常规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血常规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血常规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血常规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血常规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常规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常规 ppt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常规结果解读,检验科 张明远,定义,血常规:即常用的大家公认的行之有效的必须检查的基本项目。 血常规检查是对人体健康基本情况的首选评估检查系统:人体的营养情况(Hb),免疫应答机制(WBC),出血止血,血管壁的完整性(PLT),血常规采集,血常规采集用左侧这种紫色的抗凝管, 成人需采血2毫升新生儿及儿童需要12毫升 采集完第一时间颠倒混匀6到8次若遇到极其难采血又必须验静脉血常规的儿童,采0.5毫升以上也可 结果准确性差,如无特殊情况不建议,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差异,由于新生儿和儿童的血常规采集静脉血比较困难,临床上的好多患儿又需要多次化验血常规,所以为了临床的需要,儿童大多采取末梢血常

2、规。末梢血中含有组织液等影响因素,而且由于患儿患病的原因造成末梢循环较差,所以末梢血的准确性不如静脉血,所以遇到临床认为有所怀疑的结果,可以再抽取静脉血复查。,血沉的采集,血沉采血的量要求到血沉管的两个白线之间靠上一点也可超过箭头上边的白线采集完成后要第一时间颠倒混匀68次,由于血沉管比较细所以每次颠倒要等血完全落下再反向颠倒混匀,血常规检查,(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比容(HCT) 红细胞平均值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

3、度(RDW),血红蛋白(HGB):是人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类蛋白质。 红细胞比容(HCT):也叫红细胞压积,是指一定容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反映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MCV(fl)=HCT/RBC计数(10 /L)MCH (pg) HB(g/L)/RBC 计数10 /L)MCHC (g/L) HB (g/L)/Hct,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由于胎儿期系通过脐血管间接获得母体的血氧供应,处于相对 缺氧状态,故新生儿期的RBC 计数和HB 量均较高,生后10 d 内 新生儿

4、的RBC 计数和HB 量分别可达 (57)1012/L 和150230 g/L 此后迅速下降,至新生儿末期,RBC 计数和HB 量分别可降至约 (4.55.0)1012/L 和130150 g /L。生后3 个月左右,由于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水平相对不足,血容量增加迅速, 可使RBC 计数和HB 量降至最低水平,分别可减少到 3.01012/L 和100 g/L,甚至更低,但仍属于“生理性贫血”范畴,而非病理状态。此后RBC 计数和HB 量逐渐回升,约12 周岁时达到成人水平,贫血,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轻度 Hb低限90g/L 中度 90-60g/L 重度 60-30g/L 极重度

5、 30g/L,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孕妇100g/L,即可认为有贫血。,贫血,生理性贫血:,3个月-15岁以前的儿童,比正常成人低10%-20 部分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妊娠中、晚期,血液稀释,病理性贫血:,生成减少: 破坏过多: 丢失过多:,输血指征,无危险因素,HGB在60-80g/L,无需预防性输血手术患者需要输注红细胞的阈值为80g/L老人、儿童、严重心肺疾病、慢性肾病,输血阈 值为100-110g/L,红细胞增多,相对性增多: 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量减少,红细胞相对增多,多为短暂性的绝对性增多: 各种原因导致EPO增多,从而使红细胞生成增多造血系统疾病所

6、致的红细胞生成增多,红细胞参数,红细胞比容( HCT),男性:42%49% 女性:37 % 48 % 协助诊断贫血及程度 血浆容量是否丢失 计数红细胞各项平均值,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临床意义,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参考值9.5109/L,病理性: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时明显,严重感染可下降)严重组织创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心梗、溶血)过敏反应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放化疗后使用升白药,白细胞减少,感染(革兰氏阴性菌、病毒) 药物 血液系统疾病 理化损伤(X线、放射性核素、化学物质) 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性

7、粒细胞,增高见于各种化脓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白喉、烧伤后、大手术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失血、溶血、组织坏死亦可明显增高。减少见于病毒感染、原虫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如若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有时几乎不见,淋巴细胞增多,增多见于: (1)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百日咳时淋巴细胞有数常明显增多。 (2)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时淋巴细胞常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可在正常值范围内。(3)器官移植术后如发生排异反应时,特别是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数常出现增高。 (4)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时。 (5)再

8、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此时称为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减少见于:接触放射线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另外恶性肿瘤、何杰金氏病、肾上腺机能亢进、脊髓灰质炎、糖尿病酸中毒、急性阑尾炎、肺炎及先天性儿童淋巴细胞缺乏症均可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嗜酸,嗜碱,单核意义,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应激、过敏、寄生虫病、皮肤病、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某些肿瘤及传染病,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CML、骨纤、慢性溶血、切脾、白血病、过敏性疾病、转移癌、糖尿病、某些传染病,单核细胞 增多:感染恢复期,粒细胞缺乏恢复期、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减少:再

9、障,肿瘤侵犯骨髓,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计数 (125-350x109/L),(一)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 125x109/L 称为血小板减少。,1. 血小板生成减少或障碍: 2.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3. 血小板分布异常:,病情分度,轻度 PLT50109/L,一般无自发出血,仅外伤后易发生出血或术后出血过多; 中度 25109/LPLT50109/L,有皮肤粘膜出血点或外伤后淤斑、血肿、外伤出血延长,但无广泛出血; 重度 (具备下列一项者即可)10109/LPLT25109/L,皮肤广泛出血、淤斑或多发血肿,粘膜

10、活动性出血(齿龈渗血、口腔血泡、鼻出血);消化道、泌尿道或生殖道暴发出血或发生血肿压迫;视网膜出血或咽后壁出血;外伤处出血不止,经一般治疗无效; 极重度(具备下列一项即可) PLT10109/L或几乎查不到,皮肤粘膜广泛自发性出血、血肿或出血不止;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包括颅内出血)。,血液科危重症,血小板输注指征:血小板(10-20)109/L及伴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部位活动性出血的患者需紧急处理,迅速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至安全水平,降低病死率。,血小板输注的禁忌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输血后紫癜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PLT70109/L者术中和

11、术后出血可能性不大 PLT50109/L者可发生创面渗血难止 PLT20109/L不建议施行手术,风险评估,血小板参数,(二)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400x109/L 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我们儿科的患者由于炎症感染以及一些药物原因经常会造成血小板反应性增高,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血小板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711fl) 用于鉴别

12、血小板减少原因: PLT下降 MPV下降:骨髓受抑,血小板生成减少 PLT下降 MPV上升:血小板破坏增多 PLT下降 MPV正常:血小板在周围血里面分布异常 PLT正常 MPV上升:血栓前状态或者血栓性疾病 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表现MPV增大提示血小板即将恢复,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反映血液内血小板容积变异的参数,以测得的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PDW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血小板体积均一性高。 参考值:15%17% 临床意义:PDW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的离散度,用所测单个血小板容积大小的变易系数(CV%)表示。PDW减少表明血小板的均一性高。PDW增高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红细胞沉降率(ESR),定义: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ESR)原理:血沉速度的快慢与血浆黏度,尤其与红细胞间的聚集力有关系。红细胞间的聚集力大,血沉就快,反之就慢。 因此, 临床上常用血沉作为红细胞间聚集性的指标。可以反映身体内部的某些疾病。,血沉参考值,50岁:男性020mm/h,女性030mm/h85岁:男性030mm/h,女性042mm/h儿童:010mm/h,血沉临床意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