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类题型解题指导讲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74236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点类题型解题指导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观点类题型解题指导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观点类题型解题指导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观点类题型解题指导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观点类题型解题指导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点类题型解题指导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点类题型解题指导讲义(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点类题型解题指导,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对象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因为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借古鉴今,历史观点就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只有正确的历史观点才能发挥借鉴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点,很可能导致谬种流传。因此,这种题型很受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卷中屡屡出现。对于考生而言,掌握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是有必要的。,1、提炼观点题。 (1)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段材料或一个人的话,让学生从中归纳概括其观点;题型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 (2)解题技巧:要最大限度地获

2、取有效信息,注意不放过任何一则材料,而且每一则材料要先找到关键句子,关键词,然后提炼概括。关键词一般要直接采用,但切忌整段整句照抄,而且还要注意透过现象抓本质,善于用学科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地提炼观点。,例1 (2009年海南单科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

3、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C,答案C 解析本题依据题干材料提炼观点,布拉德肖法官认为国王和人民之间存在着“契约协定”,协定的双方国民和君主都必须履行各自的义务,一旦国王违背了契约(“纽带被切断”),人民有权推翻君主统治,这一观点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观点是一致的。,2、论证题。 (1)题型特点: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论证。这类试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需要论证的观点和使用论据的范围。有论证正确观点的,有论证错误观点的,提示语有“说明”、“证明”、“解释”、“评论”、“你认为”等。 题型多以材料解析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2)解题技巧: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

4、学的历史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对历史事件的起因、主要过程和影响,或对历史现象的形成和发展,从本质特征上阐述自己的认识,作出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实事求是的判断。,例2 (1999年全国卷27题)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菲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郡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比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资本原始积累资产阶级革命海外扩张工业革命 A.B. C

5、. D.,D,例3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请你论证这一观点。,(从经济、思想、政治几方面论证,答案略),3、观点评述题:评述: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1)对观点进行判断然后论证。 题型特点:第一种是提供一段或一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价;第二种是试题列出观点,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辨析论证。 解题技巧:注意三步骤,第一先判断。即明确对观点的态度,反对或同意,对或者错;第二说明你的理由是什么。如果同意材料观点,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如不同意材料观点,首先要批驳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对

6、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揭示事物本质;第三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或片面性的根源,一般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例4 (1992高考)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世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而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的这一观点。,【答案】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1分)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1分)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1分)杨贵妃受宠爱,唐玄宗沉湎酒色,这只是中央政治腐败的表现之一。赵翼把这说成是唐朝由盛而衰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2分)这一表

7、现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赵翼把责任加在杨贵妃的头上是不对的。(1分)赵翼的根本错误在于夸大了杨贵妃个人对唐朝由盛而衰的影响。,例5 (2009江苏)(10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

8、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童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分)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那些变化?(3分)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5分),

9、例6 (2007全国文综二38题)(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直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

10、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1)材料一中的“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概括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5分) (3)根据材料,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5分) (4)根据孙中山上述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联俄”思想。(8分),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一些评论家则更进一步指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也有其他一些人认为这个结论下得为时过早,因为民族国家的功能只不过是发

11、生了某种变化而已”。 (全球社会学),(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二中的 观点的认识。(10分),第5问,材料二的时限是“冷战”结束后,关键是答出材料中观点的背景和错误之处。首先是二战后,民族问题的变化;其次“冷战”结束以后,有人所提出“民族国家时代终结”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世界上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继续存在,所以“民族国家时代终结”的结论是不符合现实的。,(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应该提倡全球意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由于存在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

12、济秩序和强权政治,因此要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民族的平等。,例7 (1996年全国卷45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 摘自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枳和谷物、皮棉产量,(1)根据材料一,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 (2)据材料二,比较1941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材料三 可以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即边区政府在发展它的领域内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19401941年间国民党加紧封锁以后更是如此在农业上,粮食作物的产

13、量可能至少是有所增长的,这主要是由于为了增加谷物种植而大规模垦荒的结果。纺织品原料的生产由于棉花种植的恢复和振兴肯定也大大增加了政府发展生产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因为有了这样的进步,边区政府能在19431945年间很好地达到了在衣、食、住等方面自给自足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也反映了极端俭朴的消费水平。 摘自(美)施兰陕甘宁边区生产的发展 回答:(3)材料三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它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简述理由。,(3)【评分说明: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 第一层:评论正确,符合大生产运动的实际情况。(3分) 第二层:评论正确,材料二提供的数字可以证明,

14、根据地渡过困难的事实更是证明。(5分) 第三层:评论正确,他根据事实充分肯定大生产运动取得的成绩并承认它达到了目标,同时也指出这是就极端俭朴的水平而言的。(6分),(2)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论证。 题型特点:将史学界有关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不同观点列举出来,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并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加以分析论证,做到自圆其说。 07山东文综27题第四问:“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解题技巧:1、选取其中一种观点(回答时首先点明同意第一种还是第二

15、种观点,勿放在论述后和不加选择,选择观点即可得分;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理解、最有根有据的观点回答。2、对所选择观点进行论证,回答时注意史论结合。在论证的过程中一是要依据所学知识,二是要注意材料信息的利用。,例8(1999全国文综)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又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不利于维新变法的发展;还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对维新变法运动既有利又不利。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维新变法的社会条件加以说明。,分析:你对上述三种观点哪一种最熟悉?选择一个种观点说明。同时还要结合维新变法的前的社会条件来说明。(任选一种观点,但须言之有理),参考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有利说) 经济条件: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为维新变法提供经济基础。 阶级条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早期维新派,资产阶级力量壮大,19世纪晚期登上历史舞台,为变法奠定阶级基础。 思想条件:洋务运动促进西学传播,促进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为变法奠定思想基础。 同意第二种观点:(不利说) 经济上:洋务运动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洋务企业压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政治上: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制度,坚持“中体西式用”,反对维新变法。 思想上:洋务派反对维新思想,与维新派展开思想论点,反对维新变法。 观点三(既有利又不利)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全面地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