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团介绍管弦乐器的介绍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64840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8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响乐团介绍管弦乐器的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交响乐团介绍管弦乐器的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交响乐团介绍管弦乐器的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交响乐团介绍管弦乐器的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交响乐团介绍管弦乐器的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响乐团介绍管弦乐器的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响乐团介绍管弦乐器的介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 響 樂 團 介 紹,管 絃 樂 器 的 介 紹,管樂 小 喇 8 長 號 長 笛 豎 笛上 低 音 號 法 國 號 絃樂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大提琴,小 喇 叭,小號也就是俗稱的小喇叭。標準的小號是個金屬製細薄的圓筒管,在尾端四分之d長的地方擴大成為喇叭口。原筒管上有三個按鍵式的活門用來改變音高。小號通常以降B調為主音,調整管道後則可改為降E調或C音為主音。 小號的音色變化多端,在管樂合奏中常有獨自表現的機會。尤其它寬廣的音域在流行音樂,特別是爵士樂中,最有發揮的空間。許多有名的作曲家部曾經專門為小喇叭寫作曲子,如海頓的小喇叭協奏曲,和孟德爾頌的小喇叭序曲,及輕快活潑的三個小號手的

2、假期等。,長 號,長號也就是俗稱的伸縮喇叭。它大約於西元1400牢出現於歐洲,當時稱為低音喇叭,後來才漸漸演變為現今常見的音域和造型。 長號的總長度幾乎是小喇叭約二倍,主要管身是圓筒形,末端向旁擴張成喇叭型,由於它有獨待修長的外型,應該是大眾相當熟悉的樂器,而且在行進樂隊中,伸縮喇叭經常排在第一排,以免拉管向外推時,會碰到前面的人。 長號改變音高的方式不是按鍵式的活門,而是以右手前後拉動音管,以產生原和音系列之外的音符。有時演奏者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在七個把位間抓到準確的位置,相當困難,但這種特殊的演奏方式,卻剛好能製造出滑音的特殊效果,常被運用於爵士樂中。,長號是銅管樂器類的中低音樂器,相當於

3、混聲四部合唱中的男高音,其音色醇厚,高貴,能表現豪氣萬丈的氣勢;在緩的旋律中,更能展現威嚴莊重的神韻;在快速的旋律中,也能演奏出靈活調皮的感覺。不過在傳統的管弦樂改編的管樂曲中,長號大多數時候扮演中低音的伴奏角色,偶爾會有一鳴驚人的表現。,長 笛,長笛最初名橫笛,有別於堅笛,管身略呈錐形。在1832年期間,經過德 國人勃姆改良後,才把管身改為現今圓柱形。長笛有木管、金屬管兩種,木 管的音色稍細而圓潤;金屬管的音色稍寬而明亮。長笛的低音區寬厚沙啞; 中音區柔和優美;高音區尖銳響亮,是管弦樂隊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豎 笛,單簧管俗稱黑管,也叫豎笛 是木製樂器,以吹嘴的單簧 片振動而發音。它音域較

4、寬,音色明亮、優美,表現力豐富,是管弦樂隊 中非常重要的木管樂器。單簧管獨奏時,可演奏出各種抒情、寬廣的旋律 ,別具一格。單簧管低音區的聲音較低沉,發音乾澀,給人一種緊張的感 覺;中音區較軟弱;高音區圓潤明亮;最高音區則尖銳透切。單簧管有分 為降調、調及降調低音單簧管等,上 低 音 號,低音號在所有的銅管樂器組中,是體積最大、音域最低的活塞式銅管樂器。 這種樂器有好幾種樣子,且各國所使用的都不太相同,英、法等地,低音號的 活塞通常是朝上,右手搭在管身上以手指控制活塞按鍵,喇只口由演奏者的右 方向上指; 而美式的低音號則是將活塞裝置於右方主管的身上,或是運用和德 國式一樣的輪式活塞,如此一來演奏

5、者的右手就必須穿過樂器,而喇叭口就必 須指向左方了。現今一般銅管樂隊中所出現的低音號,多是由美國人所發明, 稱之為蘇沙大號。它的外表和傳統低音號差異頗大,喇叭口更大,和吹奏者的 頭部一樣朝向前方。,法 國 號,號角最初的形式是用獸角製成,後來有法國的彎曲獵號,現代通用的法國 號便是由此而來。如果把法國號管子拉直,長度會超過三公尺以上。法國號是 最難吹好的樂器之一,不過它是十九世紀作曲家想要製造浪漫氣氛時所選擇的 樂器,例如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開頭,和孟德爾頌裡 溫婉的夜曲。法國號若是在演奏名家手裡便極為精巧,一如史特勞斯在中所展現的一般。一直到十九世紀,法國號的吹奏者還要用各種彎 管來改

6、變調性,這是裝載樂器上的捲屈管子以便換調性。彎管越長音高就越低 。,小 提 琴,小提琴是提琴家族樂器中體積最小,音域最高絃樂器,四條絃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五度,音域多達四個八度。 小提琴最初製於十六世紀中葉的義大利,其後兩百年問逐步發展成為一項登峰造極的製作水準,當時三大提琴製造家族功不可沒,他們分別是阿瑪蒂(Amati)、古拉內里(Guarneri)及史特拉蒂華里(Stradivari)。 小提琴自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因應演奏家與作曲家對其演奏技巧的改進與探討,而逐漸改進樂器的部分構造,如指板加長,琴頸仰角加大,促使琴馬加高,十九世紀時加入腮托等,此外,在琴絃材質上,亦由早期羊腸、牛筋絃改為

7、鋼絃或尼龍材質,使音量及表現力進步許多。除此之外,小提琴琴身部分便少有太大的改變。 不論是小提琴抑或它的前身,在演奏民間音樂方面都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十七世紀時,小提琴取代了室內樂中古提琴的位置,並逐漸形成管絃樂團中基礎樂器的地位。在現代管絃樂團裡,小提琴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分別擔任著演奏一個較高和較低聲部的任務。第一、第二小提琴部各有一位首席,而第一小提琴的首席又是整個管絃樂團的首席,通常當整個管絃樂團入座後,在指揮走人舞臺前的人是他,並在最後一首樂曲結束後,指揮會向象徵全樂團的首席握手致意。 專為小提琴而作的樂曲相當多,其中包括有腳口名音樂家,如:巴赫、韋瓦第、貝多芬、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孟德爾頌、布魯赫等人所寫的著名協奏曲。此外,我們幾乎在各種器樂合奏型態裡都能找到它的蹤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