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6406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姓名:朱元璋 曾用名: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学历:无文凭,曾自学 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 农民 主要工作经历: 1328年1344年 放牛 1344年1352年 做和尚,讨饭 撞钟 1352年1368年 造反 1368年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朱元璋简历,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第一篇章 朱元璋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从这首诗中,可以体现朱元璋怎样的品质?,勤劳,明朝的建立,1368年 朱元璋 明太祖 应天(南京),时 间: 建立者: 都 城:,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任务:认真阅读课本,对课本重点知识进行标记。 要求:静心、动脑,深入思考。不懂的要用红笔画出来,以便讨论时重点突破。,(一)、政治上: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利。 中央:废_,权分_ 地方:废_,设_ (2)设立特务机构_,职责_、_(二)、思想上:_,丞相,六部,行省,三司,锦衣卫,监视,侦查,八股取士,皇帝,吏,户,礼,兵,刑,工,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布政司,元朝,明朝,吏,户,礼,兵,刑,工,皇帝,地方:行省,地方,中书省:丞相,中央,中央,比较两幅示意图,你能发现哪些不同?,中央:废除丞相;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一)政治上,(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太祖

3、在中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根据材料,分析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丞相的废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一:胡惟庸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废丞相,权分六部,丞相擅权、专制、作威作福,加强了皇权,解决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锦衣卫,皇帝,官员,百姓,朱元璋的祸种:大明锦衣卫,直接指挥,监视、侦查,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VS,(1)从上述漫画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4、2)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提示:从皇帝、臣民的角度,来表演出他们的心理),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 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不求进取;,材料二 据明史记载, 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都逃不过锦衣卫的耳目,当地的官吏也不敢随便过问他们的事情。只要流露出对他们的不满,都有可能被抓去受刑,而一旦被特务们抓去,那就是九死一生。,材料一,根据材料,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人身自由权、荣誉权、名誉权,二、思想上,八股取士,明朝科举考试说明,、考试性质 选拔性考试,为了选拔官员 、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二、考试范围 四书五经 、

5、命题指导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培养忠实于皇帝的人,以加强君权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答卷形式答卷的文体只能分为八个部分,即八股文,依据材料回答:(1)明朝选拔怎样的人才?(2)这些选拔出来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没有创新精神,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说说你的看法,如何评价这一制度,积极影响:它使中小地主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阶层,扩了统治基础. 消极影响:它对人们的思想有束缚作用,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思维,阻碍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消极影响积极影响,第二篇章 朱棣靖难何须百万兵, 驰来天下任

6、纵横。 扬帆夷海八方摄,饮马胪朐三卫清。 浩浩文章收大典,滔滔武略负雄名。 苍黄傲立听风雨, 六百年来紫禁城 注:郑和下西洋; 胪朐(l q) 明成祖亲征蒙古;永乐大典;明成祖修紫禁城,今称故宫,(1)诗词中包含了关于明成祖朱棣的哪些历史功绩?(2)朱棣是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吗,什么是靖难之役?,靖难之役、郑和下西洋、明成祖亲征、永乐大典、建故宫,不是,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建文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削藩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燕王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VS,建文帝,朱棣,VS,建文帝,朱棣,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迁都:_年,迁都_ 2、削藩 3、增设特务

7、机构_,1421,北京,东厂,故宫皇权的中心,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皇 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皇族,小结,除行省,设三司,中央直属。 废丞相,撤中书,权分六部。 设厂卫,察官民,特务密布。 八股文,禁锢人,培养奴仆。 迁都城,固边疆,威慑异族。 削藩王,若地方,权归一处。,感知历史,考考你,1、【2015福州】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2、【2015永州】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

8、跪这一现象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D,B,3、【2015梅州】明朝时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和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其主要目的都是 A加强中外交往B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C加强君主集权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4、【2015汕尾】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吵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设立锦衣卫设立军机处设立驻藏大臣废除宰相制度 ABCD,C,D,能力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秦统一六国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在这期间,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即使出现分裂也能够重新走向更高度的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二: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中国之所以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实在是罪魁祸首之一。 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评价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