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经济法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4863863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经济法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经济法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经济法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经济法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经济法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经济法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经济法开题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题报告书开题报告书研究生 姓 名专业经济法年级论文题目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1.理论意义:理论意义: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交易的参与者具有完全的信息且对称,但这 是完全不可能的,本文想通过对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的研究,是传统的经济理 论更加切合实际,因此可以说,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而 法律的规制理论更是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很大的指导意义。2.2.实际意义:实际意义:信息不对称给国民经济和国民消费信心带来损害,甚至给整个社会体系带来深远的影影响,这些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交易丧失信心,降低生产效益

2、,同时还会造成非交易领域里运营规则的极度混乱及整个道德的沦丧,因此充分利用消费信息不对称的规制理论来知道消费市场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二、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和自己的见解二、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和自己的见解(一)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一)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1.1.国外对本题的研究动态。国外对本题的研究动态。阿克尔洛夫以其在哈佛大学期刊发表的论文次品市场 ,拉开了对信息不对称在商品市场应用的序幕;斯蒂格利茨分析了保险市场、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缺乏信息的交易方应当如何获取更多的信息;斯彭斯则以其博士论文劳动市场的信号 ,对人才市场存在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信息不对

3、称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挖掘;阿克尔洛夫在 1970 年提出的分析旧车市场的“柠檬?(次货或二手货)模型,开创了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美国采用简单的提前防御模式,美国的 CPSC 和 FDA 都是美国联邦政府协助美国治理消费信息不对称的相关机构,以此来约束进行认证和注册,据此进行全面的监管。欧盟通过实施威海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标准体系来强化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所负的职责。俄罗斯联邦采取的主要理发方式通过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地 59 章第 3 节特别单列了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总的来看,世界上大部分采取信息规制的国家都是通过专门的机构和制定专门的法律来实现规制行为的,注重规制的全过程监管和配套的法律体系的完善。

4、同时,尽量保证了通过产品信息实现问题产品的可追溯性。2 2国内对本题的研究动态国内对本题的研究动态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方面在国内的研究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研究消费信息不对称给我国的消费者市场带来的危害,对于规制办法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主要的研究有:应飞虎(2008)认为,导致消费信息在市场经济凸显的原因是价格形成机制的差异、交易主体间熟识度的差异、交易标的的差异以及社会诚信资源的差异,要完全彻底的研究消费信息不对称的危害及规制办法就要从这几方面深入分析并加以完善。刘大洪(2003)认为可从民法和经济法分别对消费信息不对称进行规制,民法上在处理消费者保护正义采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同时,还要引入

5、合同法 ,民法应当赋予消费者信息权。经济法上政府接入私人主体对信息进行披露还建立合同信誉制度,分别从价格法和产品质量法和放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规制。邢会强(2013)也认为对于信息部队称可以从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视角进行规制:对于民商法可从合同法的重大误解制度、格式合同方面保护信息弱势方的利益,经济法上冷静期制度是一种有效规制信息部队称的工具。(二)本文的见解(二)本文的见解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的不断进步,消费信息的重要性在现代比近代更为凸显,这是因为普通主体在交易时需要更多的信息,而市场内部有很难自发的产生充分有效的信息,这就使制度支持成为必要,而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建立一个充分有效又合理的制度来平衡生产

6、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以及政府在这个制度中如何充当好角色,社会机构,非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来源作用都是相关法律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本文都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制度建议。三、本题主要内容三、本题主要内容引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二)本题的理论以及实践意义二、文献综述(一)国外的研究动态(二)国内的研究动态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二)研究方法四、本文的主要见解与不足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第一节 概念界定一、信息不对称二、消费信息不对称(一)法理学解释(二)经济学解释第二节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相关概念界定一、信息再生产成本二、无效交易行为三、柠檬市

7、场第三节 消费信息不对称法律规制的原理一、消费信息不对称规制的经济学原理帕累托最优二、消费信息不对称规制的法学原理实质公平第四节 消费信息的特点一、共享性二、参与性三、增值性第五节 我国消费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一、价格形成机制的差异二、交易主体间熟识度的差异三、交易标的的差异四、社会诚信资源差异第二章第二章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国内现状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国内现状第一节 我国有关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一、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二、 产品质量法三、 广告法第二节 我国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一、消费者获取信息的劣势地位(一)逆向选择导致的竞争行为的扭曲(二)企业行为的扭曲(三)生

8、产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二、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一)信息成本存在使市场自主调节机制不经济(二)虚假信息的存在使信息传递失效三、政府规制消费信息不对称存在的问题(一)信息收集成本比市场调节成本高(二)政府也存在虚假信息(三)政府内部寻租问题严重第三章第三章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国外现状及借鉴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国外现状及借鉴第一节 美国一、美国有关消费信息不对称法律规制的现状二、美国启示第二节 欧盟一、欧盟有关消费信息不对称法律规制的现状二、欧盟启示第三节 其他国家一、日本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二、俄罗斯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第四章第四章 根据信息流通方向规制消费信息不对称的

9、方式对策根据信息流通方向规制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方式对策第一节 信息优势者直接向信息劣势者提供一、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二、悬赏举报制度三、行业道德制度第二节 由政府参与的信息横向流通一、信誉公示制度二、信用制度三、打假预陪制度四、评级制度五、比较试验制度六、挂牌制度第三节 信息劣势方主动争取信息强势方的信息一、法律市场制度二、格式合同制度三、冷静期制度四、重大误解制度第五章第五章 我国消费信息不对称法律规制的完善我国消费信息不对称法律规制的完善第一节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的执行体系的完善一、以减少信息成本为目的的法律规制二、以扰乱社会信息市场制造虚假信息为目的的法律规制三、以保证产品质量为目的的法

10、律规制第二节 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立法体系完善一、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二、 产品质量法三、 广告法 结束语结束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致谢致谢四、完成计划和主要措施四、完成计划和主要措施(一)完成计划(一)完成计划1、313.15 开题报告完成并提交答辩结束 2、3.155.15 根据提纲中的问题写小论文 3、5.159.15 根据小论文和提纲完成大论文 4、9.1510.7 查重并修改 9、10.811.30 送交答辩并审核10、12.112.20 答辩(二)主要措施(二)主要措施1写作的全过程中特别重视对资料尤其是最新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2写作中广泛而密切深入地关注司法实践的发展动态,做到

1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注意保持与导师的沟通、交流,在导师的指导下着手写作。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成功的制度设计及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认真研究突出本题的现实意义。五、主要参考文献五、主要参考文献1 应飞虎.信息、权利与交易安全:消费者保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史晋川董雪兵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 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 周应恒等.现代食品安全与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5 周小梅陈利萍兰萍.食品安全管制长效机制-经济分析与经验借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6 刘亚平.走向监管国家-以食品安全为例M.北京:

12、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7 刘大洪,廖建求,刘建新.消费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J.法学论坛,2003 (4)。 9 王廷惠.微观规制理论研究-基于对正统理论的批判和将市场作为一个过程的理解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 美理查德-A-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1 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2。 12 王淑霞.消费者知情权的的存在基础与法律完善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7。 13 冯芹.论经济法视野下消费者知情权的有效保护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0。 14 宋华琳傅蔚冈主编.规制研究第 2 辑:食品与药品安全的政府监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9。 15 应飞虎.为什么需要干预? J.法律科学,2005(2)。 16 凯斯-R-桑斯坦.权力革命之后:重塑规制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7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编.中国食品安全-挑战问题认识和办法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 五、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意见导师签名:年 月 日六、导师组意见导师组组长:年 月 日七、所在学院意见签章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