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3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63371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3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3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3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3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3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3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3章)(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讲:四川大学 政治学院 邓宏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和高潮。,1939年,毛泽东在评价孙中山时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的说起来,是从 孙中山先生 开始的。”,孙中山,本章要点提示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建立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前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这一段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94年兴中会建立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第二阶段: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到1912年

2、4月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第三阶段:从1912年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本章学习重点第一,了解资产阶级改良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第二,了解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步性和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第三,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局限性。,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1901年9月帝国主义列强与清政府签定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2、人民

3、群众反抗斗争的日益高涨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农民的抗捐抗税、反赔款、反洋教的风潮和反清武装斗争;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拒俄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日益高涨。,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新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的增加;第二,发展较快的是轻工业,其中以棉纺织、面粉加工等行列最为显著;第三,设厂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江浙两湖和广东三个地区,三地区共设厂251家,占民族资本企业总数的一半以上。,4、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破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不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其目的是要强化国家机器,讨好帝国主义,挽救自身的危亡。

4、但推行的结果却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1901年4月,清政府宣布其实行“新政”。“新政”措施有30余项,主要有:第一,废除科举,兴办学堂,提倡出国留学;第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第三,改革军制,编练新军。1906年9月,清政府又迫于形势的内忧外患,慈禧太后又下诏实行预备立宪,其目的是“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弥”。,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1894年,孙中山写下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但遭到拒绝。同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

5、“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主张。,东亚风云大陆沉,浮槎东渡起雄心,为寻富国强兵策,强忍抛妻离子情。吴玉章,在宣传民主思想中,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轰动海内外,影响日深。其中,邹容的革命军更是激荡人心,催人奋进。“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革命者,天演之公理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

6、,去腐败而存善良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也。”邹容,2、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主张。1905年8月,他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三、三民主义学说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孙中山在1905年11月的民报发刊词中把他的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

7、上和经济上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潮流和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渴望。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称它是“真正伟大的人民的真正伟大的思想”。,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主要任务是以革命手段实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创立民国”,其目的是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平均地权”,其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成社会革命的目的。,2、围绕三民主义的大辩论1905年11月,三民主义

8、在民报发刊词中公之于世后,立即受到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反对。双方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为时两年多的大辩论。,梁启超,在民族主义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在民权主义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在民生主义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社会革命。,经过辩论,基本上澄清了在中国进行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第一,在中国必须进行一场革命,革命固然会流血牺牲,但这种流血牺牲更多的是带来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多的是给人民带来福祉。第二,现在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恶劣政治的根本”,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只有兴民权、改民

9、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第三,中国现在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地主强权”,“地权失平”。必须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行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伟大胜利,一、武昌起义的成功和潜在的危机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的组织领带下,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我国中部地区取得成功。武昌起义的胜利,给革命党人以极大的鼓舞,但革命党人对自己掌握政权的能力缺乏坚定的信心,尤其是武昌起义的爆发,为袁世凯提供了东山再起之机,使革命在胜利的凯歌声中潜伏着失败的危机。,黎元洪 袁世凯,二、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的诞生1911年10月,以武昌

10、起义为标志,辛亥革命爆发,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向高潮。辛亥革命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宣告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的结束,也宣告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下令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建元的开始,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诞生。,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也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南京临时政府的组成人员来看,表明它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第二,南京临时政府颁行的各项

11、政策和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第三,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毛泽东后来在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曾经明确指出:“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候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第一,它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使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和民权主义思想在法律上得以体现。第二,它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愿望。第三,从它颁布的

12、历史背景来看,是为了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三、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飞跃。第二,辛亥革命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第三,辛亥革命推进了振兴实业热潮的出现,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四,辛亥革命不仅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也变革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建立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3、,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毛泽东在论述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一、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以后,废除了孙中山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任命亲信组阁,控制了政府的实权。1913年3月20日,他指使 亲信在上海杀害了国民党领袖 宋教仁。被刺杀后的宋教仁,袁世凯秘密大借外债,于1913年4月向英、俄等五国银行借款2500万英镑,作为扩大军队,发动内战的经

14、费。他巧取豪夺,兼并土地,增加赋税,1913年1914年各地的地租额比辛亥革命前增加了10%以上。孙中山后来回忆时说道,当时的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比前清尤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二、孙中山为维护共和而屡挫屡奋1、“二次革命”1913年7月,李烈钧和黄兴组织讨袁军,举起讨袁大旗,上海、安徽及广东等地也纷纷起兵,兴师讨袁。但由于革命党人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各地行动不一,军事上处于劣势,结果被袁军各个击破,持续两个多月的“二次革命”失败了。,2、护国战争1912年12月,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李烈钧等发动护国运动,25日云南宣布独立,接着分兵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兵,讨伐袁世凯。贵州

15、、广西、陕西也宣布独立,全国出现了反袁斗争的高潮,迫使袁世凯最后取消帝制。,3、护法运动1917年9月,孙中山到广州成立了护法军政府,担任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任元帅,举起护法大旗。但在直系军阀的拉拢下,西南军阀组织了“西南各省护法联合会”,与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政府相对抗。1918年5月,孙中山愤然辞去大元帅的职务,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失败。,三、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辛亥革命起,我们为了推翻清朝而迁就袁世凯,后来为了反抗北洋军阀而利用西南军阀,再后来为了抵制西南军阀而培植陈炯明,最后陈炯明又叛了。这样看来,从前的老一套革命办法非改变不可,我们要从头做起。吴玉章,第一,在反帝问

16、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甚至幻想与革命的敌人妥协来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第二,在反封建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封建主义的本质缺乏科学的深刻认识,对封建主义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估计不足。,第三,在依靠对象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没有唤起广大民众,一般的民众特别是农民基本上没有发动,人民的革命力量始终没有成为社会革命的主流。第四,在组织领导上,始终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从同盟会到中华革命党,其领导集团始终处于思想混乱、四分五裂的状态。,综上所述,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资产阶级国内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还在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成长发展起来的,由此造成了这一阶级的先天不足。,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还在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软弱,主要表现在近代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发展的原动力不足;处于没有平等竞争提条件下的国际环境下;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