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五章

上传人:liy****100 文档编号:54862914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五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五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第五章(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试题临床护理技术规范(第二版)试题第五章第五章 支持生理功能的护理支持生理功能的护理1、以下哪项不属于卧床患者易出现的并发症:( D )A 压疮B 肺部感染C 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足下垂D 腹泻E 泌尿系感染2、约束患者的巡视时间为( C )A 每 510min 巡视患者 1 次B 每 1015min 巡视患者 1 次C 每 1530min 巡视患者 1 次D 每 3060min 巡视患者 1 次E 每 60min 巡视患者 1 次3、持续约束患者松解时间为( A )A 每 2h 松解一次,时间为 1530min。B 为了安全目的,不能松开约束。C 每 1h 松解一次

2、,时间为 1530min。D 每 2h 松解一次,时间为 510min。E 每 4h 松解一次,时间为 3060min。4、保护被约束的肢体,以下哪项不正确( D )A 保持约束肢体的功能位。B 松紧度以患者活动时肢体不易脱出。C 不影响血液循环。D 肢体约束牢固,约束带系死结。E 约束带系在患者无法接触的地方。5、危重病人的转运,以下哪项不正确(E )A 应征得科室主任或抢救指挥者的同意。B 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必要时签署同意书。C 应用危重症患者转运护理单。D 转运前与接受部门取得联系。E 由护士完成。6、病人从床到平车的挪动顺序为:( B)A 下肢上身臀部B 上身臀部下肢C 臀部下肢上身D

3、 臀部上身下肢E 下肢臀部上身7、 、多人搬运时,以下哪项准确(A )A 搬运者按身高由高到矮,从床头到床尾排列。B 搬运者按身高由高到矮,从床尾到床头排列。C 搬运者随意排列。D 搬运者按身高由矮到高,从床尾到床头排列。E 搬运者按身高由矮到高,从床头到床尾排列。8、平车运送病人时,哪项不正确( B )A 运送过程中,护士站于患者头侧。B 平车一端为大轮,一端为小轮时,以小轮为头端C 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位。D 颌面部外伤的患者应将头偏向一侧。E 不合作的患者使用约束带。9、平车转运的准备不包括以下哪项( A )A 停输所有补液B 病情危重患者,准备急救器材和药物C 有牵引者,注意保持牵

4、引重力线的角度D 检查平车的性能E 颈椎骨折患者备颈托10、搬运过程的职业防护不包括以下哪项( B )A 搬运时两脚前后分开。B 搬运高位置患者时同时屈膝曲髋C 尽量使患者靠近操作者的身体D 搬运低位置患者时要同时屈膝曲髋。E 尽量降低重心、减少重力线的改变。11、以下哪项不正确( E )A 二人搬运时,甲一手托住患者颈肩部,另一收托住患者腰部,乙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另一手托住腘窝部。B 单人搬运时,搬运者一手自患者腋下伸入至对侧肩部,另一手伸至对侧大腿下;患者双臂交叉依附于搬运者颈部C 三人搬运,甲托患者头、颈、肩部,乙托患者背、臀部,丙托患者腘窝和小腿。D 四人搬运法适用于危重或颈椎,腰椎骨

5、折患者。E 单人搬运时,患者双手交叉放于腹部。12、过床板的使用以下哪项不正确( D )A 平车与床平行放置。B 转移者提起对侧卧床患者肩和骨盆部水平的中单、大单。C 转移者和接受者分别站在两侧。D 接受者握住过床板的手柄,移去过床板。E 接受者拉患者胸部和股骨水平的大单/中单。13、关于轮椅转运,以下哪项不正确( E )A 严重臀部压疮患者不宜使用坐式轮椅。B 骨盆骨折未愈合者不宜使用坐式轮椅。C 躯干不能保持平衡者,应采用腰带将其固定。D 患者治疗康复需要,应有医生开出轮椅处方。E 中风康复期患者无须坐稳就可以使用轮椅。14、关于轮椅,以下哪项不正确( B )A 一般患者选用标准轮椅B 脚

6、托高度应离地面至少 10cmC 患者座下时,小腿上段后方应与轮椅坐面前缘有 5cm 左右的间隙D 轮椅坐高以患者久坐且能保持正确姿势为标准E 轮椅无闸时,应由 1 人站在轮椅后面固定轮椅15、危重患者转运中可能使用的仪器设备不包括以下哪项( C )A 给氧设备B 手提式心脏监护仪C 过床板D 急救型号的简易人工呼吸器E 2 条静脉留置针通路16、安排患者活动的时机,以下哪项不正确( D )A 在患者体力和精神的最佳时机进行B 出现头晕目眩,气短时要终止活动C 出现严重的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为不耐受的表现D 饭后可以立刻活动,帮助消化E 协助患者减少白天睡眠,可提供促进患者保持清醒状态的活动17

7、、以下哪项不是活动管理的目标( E )A 使患者掌握安全移动身体和步行的技巧B 提高患者自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C 促进康复进程,预防长期卧床的并发症D 提高患者对运动疗法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E 提高患者对使用步行辅助器的依赖性18、协助患者安排活动,以下哪项不正确( D )A 活动顺序:床上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B 肌力训练从助力活动、主动活动、抗阻力活动逐步进行C 关节活动度训练在活动前后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皮温、颜色、关节活动度D 当肌力在级以下时,选择渐进抗阻原则进行肌力训练。E 患者初次下床活动要专人陪同。19、关于徒手肌力评估,以下哪项不正确( )A 级:可以做轻微的自由活动。B

8、 级:肌力正常,活动自如。C 级:肢体能抬离床面。D 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E 级肌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20、关于活动无耐力,以下哪项不正确( C )A 活动无耐力分 4 级。B 级休息时即有呼吸困难和疲劳。C 级可在平地行走约 200 米。D 级可缓慢地上一段楼梯,中间不间断。E 级在平地不间断行走约 20 米,但不能连续上一段楼梯。21、下肢骨折牵引多采取的体位是(C)A. 仰卧位 B. 头高足低位 C. 头低足高位 D. 半卧位 E. 侧卧位22、一昏迷的患者,护士将其安置为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其目的是(A)A. 引流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B. 保持颈部活动灵活C. 利

9、于观察病情D. 减轻对枕骨的压迫,防止褥疮的发生 E. 便于头部固定,避免颈椎骨折23、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上半身与髋关节屈曲的角度是(D)A、030B、3060C、6090D、大于或等于 90E、大于或等于 12024、为减轻患者的痛苦,以下做法错误的是(D)A. 端坐位可减轻呼吸困难B. 半坐卧位可减轻腹部伤口疼痛 C. 俯卧位可减轻臀部伤口疼痛 D. 中凹位可减轻腹部伤口疼痛 E. 头低足高位预防胎膜早破时的脐带脱垂25、压疮的好发部位不包括下列哪项(C)A. 骶尾部B耳廓C腰背部D肩胛E足跟26、某护士在为病人曹某进行加压输液时,不慎使部分空气进入血管,应使病人立即采取(B)A. 头高

10、脚低位 B. 头低脚高位 C. 右侧卧位D. 俯卧位 E. 右侧卧位27、骨盆骨折禁忌采取(B)A. 左侧卧位 B. 俯卧位 C. 右侧卧位D. 仰卧位 E. 半坐卧位28、下列哪项不是卧位护理遵循的基本原则(C)A. 舒适B. 安全C. 简便D. 治疗E. 康复29、腰穿后 6 小时内去枕平卧的目的是(B)A. 预防颅内压升高B. 预防颅内压降低C. 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D. 预防脑缺血E. 预防脑部感染30、彭某,头部有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后,应采取(B)A. K-C 位B. 半坐卧位C. 俯卧位D. 侧卧位E. 仰卧位31、女性患者,55 岁,患支气管扩张症,病变在两肺下叶前基底支,为帮助

11、其排出痰液应取(E)A. 俯卧位B. 平卧位C. 侧卧位D. 膝胸位E. 头低足高位32、一人扶助病人翻身侧卧,应注意(D)A 协助病人手臂放于身体两侧B 使病人两腿平放伸直C 协助病人先将臀部移向床缘D 护士手扶病人肩、膝部助翻身 E 翻身后使病人上腿伸直33、 半坐卧位不适于下列的哪些病人(D)A、急性左心衰 B、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 C、腹腔手术的病人 D、休克 E、盆腔手术 34、产妇胎膜早破时,采取头低足高位目的是防止(A)A、脐带脱出 B、减少局部缺血 C、羊水流出 D、 感染 E、有利于引产 35、为患者翻身时,不对的是(B)A、颅脑手术后,一般是卧于健侧或平卧B、颅骨牵引时,

12、先放松再翻身C、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放于适当位置D、两人协助翻身动作要协调E、不可拖拉患者,一面擦破皮肤36、急性胸膜炎病人常取:(B)A、被动体位B、患侧卧位C、仰卧位D、端坐位E、前倾坐位37、病人高某因过敏性休克入院,护士应立即给病人何种卧位(D)A、去枕仰卧位B、屈膝仰卧位C、头低足高位D、中凹卧位E、半坐卧位38食管反流患者最好采取哪种卧位(C)A、右侧卧位B、半坐卧位C、左侧卧位D、头高足低位E、头低足高位39、甲状腺瘤切除术后 ,取半卧位的目的主要是(B)A、预防颅内压降低B、减轻局部出血C、减轻疼痛 D、减轻呼吸困难E、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40 胃切除术后的病人取半卧位的

13、目的(C)A、预防腹膜粘连 B、减少局部缺血 C、减轻切口缝合处张力 D、减轻肺部淤血 E、减少静脉血液回流量 41 在协助患者进食/喂食时,护士应准备 (E)A、根据患者咀嚼吞咽能力选择口味及温度适宜的食物及状态B、根据患者饮食限制的要求选择口味及温度适宜的食物及状态C、选择使用适宜的餐具D、面瘫患者避免使用吸管饮水,以免引起呛咳E、以上都对42、 如患者无禁忌症,协助患者进食时的体位有 (D)A 侧卧位B 平卧位,头向一侧 C 半卧位D 坐姿或半卧位,头颈稍前倾E 坐姿或半卧位,头颈稍后仰43、调整面瘫患者食物在口中的位置时,应将食物放于患者口中的 (B)A 患侧B 健侧C 咽喉部D 舌下

14、E 以上均可44、如患者无禁忌症,进食完毕维持坐位或半卧位 (A)A 30-40 分钟B 1 小时左右C 10-15 分钟D 1-1.5 小时E 2 小时左右45、协助吞咽或摄食障碍患者进食时的体位 (B)A 侧卧位B 坐直,尽可能接近 90C 平卧位,头向一侧D 半卧位,头部后仰E 以上均可46、肠道管喂饮食中,滴注法适用于 (E)A 留置鼻胃管者B 鼻十二指肠患者C 鼻空肠患者D 危重患者E 以上都是47、滴注鼻饲法,滴注过程中营养液的温度:(D)A 3941B 4042C 3740D 3840E 384148、目前临床多使用的鼻饲方法是 (B)A 间歇重力滴注法B 连续滴注法C 注入法D

15、 分次注入法E 以上均可49、不宜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有 (E) A 麻痹性肠梗阻B 活动性消化道出血C 腹泻急性期D 肠瘘E 以上都是50、鼻饲患者需要转运时,应提前( )夹闭滴注管路。(C)A 2030 分钟B 0.5 小时C 1 小时D 1.5 小时E 2 小时51、分次注入鼻饲营养液前,回抽胃液残留液大于( ) ,应暂停鼻饲。(C)A 50mlB 100mlC 150mlD 200mlE 50100ml52、关于分次注入鼻饲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E)A 分次注入肠内营养液前,回抽残留液大于 150ml,应暂停鼻饲。B 每日灌注营养液 45 次,每次 200300ml,温度 3840,鼻饲前用20ml 温水冲管。C 在患者不限水的情况下,两次灌注鼻饲液间,可从鼻胃管注入温开水100150ml/次。D 每次鼻饲完毕用温开水 2050ml 冲洗管道。E 以上都是53、关于滴注鼻饲法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D)A 滴入前用 20ml 温开水冲洗管道B 使用营养加温器保持营养液的温度在 38-40。C 前 15min 速度为 15/min,之后一般在 6080ml/小时恒速泵入D 持续滴注者,每天用温开水 20ml 冲洗管道,防止堵塞。E 残留量大于 150ml 或成人大于每小时滴入量的 110%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