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教育计划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62654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别教育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个别教育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个别教育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个别教育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个别教育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别教育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别教育计划(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别教育计划与个别化教学,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李兴兵 ,讲 授 提 纲,一、个别化教育原则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三、个别化教学方法,一、个别化教育原则,1.引言一部特殊教育发展史,是一个逐步尊重、适应、满足残疾儿童教育需要的过程。在古代特殊教育的变化和发展,是随着对特殊儿童-残疾儿童的认识的变化和发展而发展的.(1)古代:病魔缠身,遗弃等感性认识阶段古埃及有盲国之称,沙砾与目盲;我国: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庄子逍遥游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等对残疾现象的描述对于对现象的研究;不能对残障科学地进行界定;不能全面正确地解释残疾的原因,对残疾有恐惧的唯心主义色彩.,一、个别化教育原则,随着城市的兴起,工

2、商业的发展,货币经济的普及和科学文化的进步,自我的自觉史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展开,人类究竟是什么?自己又是什么?开始从身体的因素寻找残疾的原因. (2)作为一种道德精神,人道主义坚持以“人”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在价值领域里确立了“人是目的”这一根本的道德原则-生物医学模式阶段. 16世纪,瑞士的巴拉,阿尔卑斯山发生的痴呆症的研究,奠定了智力落后的认识基础. 吕氏春秋尽数中有“轻水所多,秃与瘿人.” 18世纪的法国的狼孩的故事.,一、个别化教育原则,注重将明显的器官或组织损伤的儿童纳入到残疾障碍儿童序列;一些心因性的残疾儿童没有纳入残疾的序列;在对策上没有从社和心理的角度寻找方法和策略.

3、 (3)社会文化与健康-生物医学心理模式阶段. 新残疾类群的增加,轻微损伤儿童也纳入残疾儿童教育的序列,关注文化经济和家庭环境学校和社会应急因素的影响倾向于用综合的方法进教育和干预.,一、个别化教育原则,特殊教育教育历史的发展变化: 肯定功能阶段(19世纪末) 训练的作用,在概念上追求平等,如最早的盲、聋学校,直到1874年,苏格兰教会人士穆威廉(Willi-amMurray)在北京建立“瞽叟通文馆”(现北京市盲人学校)、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尔斯夫妇(CY&ATmills)在山东登州(蓬莱)建立了“启喑学馆”(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政府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盲聋哑特殊教育属社会教育,学

4、校多属于收容救济性质的机构,缺乏正规的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正常的经费保证。,一、个别化教育原则,追求形式阶段(20世纪70)1951年10月,周恩来总理签署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专门提出了“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聋、哑、盲等特种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育”。这一规定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盲、聋哑人的特种(特殊)教育是国家和人民政府应负责的教育事业,特殊学校是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成人扫盲、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从而改变了旧中国盲聋哑学校半个多世纪的地位和性质,使特殊学校成了与普通中小学平等的、培养残疾人的机构,给了有生理缺陷的残疾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西方义务教育普

5、及,对残疾儿童的入学已经没有审核疑义,颁布了有关的法律,保障残疾儿童入学,追求形式的平等.,一、个别化教育原则,恰当实施阶段(20世纪8 0以后) 从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来看待残疾儿童,随着科学几乎上的发展,对残疾障碍缺陷以及特殊教育有了更为公正和准确的看法.任何人,在一定的情况下一般需要特别的帮助,许多人在许多的情况下,都有特殊教育的需要.如1988年11月,原国家教委、民政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由国务院批转全国执行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等.到了80年代以后,从宪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有关法律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对特殊教育事业给予了特别

6、的重视,为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根本的前提和条件,使残疾人作为社会平等的人而享有一切权利有了保障. 残疾儿童和一般儿童在结果上的平等.,一、个别化教育原则,全球范围审视其发展历程时,发现人类关于“如何对待残疾人”问题经历了杀戮遗弃、忽视怜悯与过度保护,进而发展到逐渐接纳,再到融合进主流社会的发展过程,即人类自身经历了一个“远离”、“走近”、到“融合”的认识过程。,一、个别化教育原则,公平、人道地对待残疾儿童,尊重其个性与人格发展需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别化教育原则,2.个别化原则 2.1含义个别化原则是指在教

7、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儿童的个别差异的显著特点,为每一个儿童特别是残疾儿童提供他们所能完成的基本学习量,然后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一、个别化教育原则,2.2个别化原则提出的依据 2.2.1差异存在,个别化教学即存在 残疾儿童群体与普通儿童群体之间、不同类型残疾儿童群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同类残疾儿童个体之间也因残疾程度、残疾原因、康复状况、个性心理特征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同一个残疾儿童,其内部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体各项功能发展的不平等。儿童群体之间的差异、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个体内部的差异,构成了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此类残疾儿童与彼类残疾儿童、这个残疾儿童与那

8、个残疾儿童、一名残疾儿童这个方面与那个方面的差异。在教学活动中,只要差异存在,个别化教学亦存在。立足儿童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个别化教育原则,2.2.3因材施教是特殊教育的天职和核心 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精华,也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 因材施教源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统一教学计划同一教学内容与进度同一教学方法上课很难满足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一、个别化教育原则,2.3 贯彻个别化原则的要求 2.3.1认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残疾学生 个别化教学必须以了解教育对象为起点。残疾儿童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是个别化教学的出发点。了

9、解残疾儿童重在了解残疾的原因、残疾的种类、残疾的程度、成长情况、家庭背景、潜在优势、兴趣指向、早期干预状况等,使个别化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有据可依。 研究残疾儿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残疾儿童的测查,通过个别测查辨别出每个儿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并提供适合个体学习风格的处方。,一、个别化教育原则,2.3.2 重视语言直观的作用 智力残疾的特点是第一二信号系统的脱节. 如实习教师的答谢反馈. 听力残疾学生的语言开发(听力损失语言能力不同则要求不同) 2.3.3 加强针对性辅导 针对性辅导是贯彻实施个别化教学原则的重要环节和形式。,一、个别化教育原则,这种辅导是形成性的,具体包括: 课前铺垫辅导 课中及

10、时辅导; 课后强化辅导; 小单元针对辅导; 必要的家庭辅导,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1.由来 为了使所有残疾儿童都获得免费、适当的公立教育,1975年11月美国国会颁布了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要求特殊教育必须遵循六条基本原则,即:1零拒绝;2非歧视性评估;3个别化教育计划;4正当程序;5最少受限制的环境;6家长参与。这样“个别化教育计划”一词首次出现在美国的法律中。30年来,随着该法令的推广实施,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已成为残疾儿童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2.定义 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指的是根据每一个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制定的有助于个体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

11、方案. 3. 特性和功能 3.1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协议 按照法律的规定,教师在给残疾儿童实施教育教学之前,必须和有关的专业人员及家长共同拟订一份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相关服务、评价方法等在内的书面协议,以保证残疾儿童获得适当的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专业人员和家长等一旦在这份协议上签字,它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校方不按协议上的要求提供教育服务,家长就可以到法院提请诉讼。,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3.2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的指南 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首先要根据残疾儿童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提出具有现实可能性的长期目标,然后确实每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相关服务,教师就可按计划选择适当的教材、教法

12、和教学速度,一步一步地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实现预期教育目标。,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3.3是特殊教育管理的工具 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安排了一系列的评价活动。通过这些评价活动,教师可以了解残疾儿童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速度;学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判断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出人事安排;上级领导部门可以检查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督促学校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3.4建立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之间联系的纽带 特殊教育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把残疾儿童安置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里。当残疾儿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他不仅要学习普通教育的课程,而且还要学习专门为他设计的特殊教

13、育课程。如何把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课程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残疾儿童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就需要制定一份个别化的教育计划。,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3.5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渠道 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积极地参加有关的会议,提供心理评估所需的信息,表达对孩子教育期待等。通过校长、教师、专业人员和家长等有关人员面对面地讨论和协商,共同确定符合残疾儿童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的教育目标、相关服务及评价方法。在该计划实施过程中,校方还要经常地向家长报告进展情况,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谋求残疾儿童最好的发展。,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4.基本构成 4.1有关残疾儿童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的

14、说明 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指的是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儿童心里发展和学业成就实际达到的水平。对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的说明一般包括: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在各科领域的发展水平;儿童的残疾如何影响他参与普通教育计划。,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4.2长期教育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的确定 长期教育目标,也称为年度目标,是指根据儿童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确定的在学年结束时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它包括:在学年结束时儿童参与普通教育计划所应达到的教育目标;根据儿童的特殊需要提出的其它教育目标。 短期教学目标是指在实现长期目标的过程中儿童必须达到的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4.3为儿童提供各种特殊教育、相

15、关服务、辅助设施、以及对教师、行政人员提供支持的说明 特殊教育是指为了达到一般的和特殊教育目标而使用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等对特殊儿童实施的教育. 相关服务是指为了使特殊教育产生明显的效果而提供的发展性、矫正性及其他适当的支持服务,包括言语病理学服务、听力学服务、心理学服务、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娱乐、残疾儿童的早期鉴别和评估、咨询服务、以诊断或评估为目的医学服务、学校卫生服务、校内社会工作服务及家长咨询和训练等。 辅助设施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所需使用的各种辅助器材如助听器、扩音器、放大镜、有声图书和假肢等,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4.4如果儿童不能参与普通教育计划中的活动,应

16、对不能参与的情况作出具体的说明。 4.5 对政府和学区举办的在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估进行调整的说明 如果政府或学区为了使残疾儿童能够参与本地区举办的学业成就评估而对这些评估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应对调整的情况作具体说明;如果个别化教育计划委员会决定不让该儿童参加此类评估,则要说明理由并提出某种替代的评估方法。,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4.6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起止时间、频数、地点、和持续时间的确定 对第三条中所提出的各项教育和服务开始实施和结束的日期、每周的频数、实施地点、和持续时间的说明。 4.7对评价标准、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的说明对第二条中已确定的长期教育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要说明教育评价的标准、程序和方法,以及如何把评价结果定期报告 给家长。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儿童已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儿童目前已取得的进步是否足以祥瑞为他制定的年度目标。,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5.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过程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过程包括确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编写个别化教育计划草案和形成正式文件三个环节. 5.1确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委员会组成人员 某个儿童被鉴别为特殊儿童,学校的校长和特殊教育负责人必须尽快确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名单,并在30天内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个别化教育计划编写完成的时间和表决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