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liy****100 文档编号:54862267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入放射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介入放射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介入放射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介入放射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介入放射学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入放射学试卷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介入放射学试卷及答案介入放射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射线对人体的损伤是因为它的( ) 。 A.物理效应 B.化学效应 C.穿透作用 D.生物效应 2.物质受 X 射线照射时,使核外电子脱离原轨道,这种作用叫( ) 。 A.穿透作用 B.电离作用 C.荧光作用 D.反射作用 3.X 射线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 ) 。 A.电波 B.磁波 C.机械波 D.电磁波 4.X 射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是( ) 。 A.穿透作用 B.电离作用 C.荧光作用 D.反射作用 5.1895 年 11 月 8 日, ( )物理学家伦琴在做真空高压放电实验时,发现 X 射线。 A.英国 B.德国

2、C.美国 D.法国 6.( )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做真空高压放电实验时,发现 X 射线。 A.1895 年 11 月 1 日 B.1901 年 12 月 1 日 C.1895 年 11 月 8 日 D.1901 年 12 月 10 日 7.X 射线机分类标准中,中型机管电流应在( )之间。 A.100200mA B.100300mA C.100400mA D.100500mA 8.X 线于哪年被发现( ) A.1840 年 B.1895 年 C.1901 年 D.1905 年 9.X 线被谁发现( ) A.伦琴 B.居里 C.居里夫人 D.牛顿 10. 以下哪个设备的空间分辨力最高( ) A

3、.X 线机 B.CT C.MRI D.B 超 11. CT 由哪国人首次研制成功( ) A.日本人 B.印度人 C.英国人 D.德国人 12. CT 是哪年问世的( ) A.1960 年 B.1963 年 C.1972 年 D.1978 年 13. 关于 MRI,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对软组织效果好 B.无辐射 C.任何剖面成像 D.无禁忌 14. 下列属于 X 射线化学效应的是( ) 。 .荧光作用 .感光作用 .电离作用 .热作用 15. 伦琴首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 )年 A.1897 B.1899 C.1901 D.1903 E.1905 16. 世界上第一只 X 线管是在(

4、)年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成的。 A.1895 B.1896 C.1897 D.1898 E.1899 17. 世界上第一台颅脑 X-CT 设备是在( )年研制成功。 A.1972 B.1973 C.1974 D.1975 E.1976 18. X-CT 设备的密度分辨力比传统 X 线设备高( )倍。 A.510 B.1015 C.1020 学号:D.2025 E.3040 19. 适合 X 线成像的 X 线波长范围为( ) 。 A.1101451013m B.1101351012m C.1101251011m D.110115109m E.110105108m 20. 常规 X 线设备采用屏片

5、组合检查方法,其分辨力可达( )LP/mm。 A.510 B.515 C.1015 D.1020 E.1520 21. XCT 影像的空间分辨力可小于( )mm。 A.0.2 B.0.3 C.0.4 D.0.5 E.0.6 22. XCT 影像能分辨组织的密度差别,可达到( )。 A.0.3 B.0.4 C.0.5 D.0.6 E.0.7 23. MRI 设备影像的空间分辨力一般为( )mm。 A.0.51.5 B.0.51.6 C.0.51.7 D.0.51.8 E.0.52.0 24. 核医学成像的横向分辨力很难达到( )cm。 A.1.0 B.1.5 C.2.0 D.2.5 E.3.0

6、25. 医用热成像设备的湿度分辨力可达( )K。 A.0.10.01 B.0.20.02 C.0.30.03 D.0.40.04 E.0.50.05 26. 介入放射学设备(DSA)的发展方向中( )是错误的。 A.职能化 B.快速数据处理能力 C.无胶片处理方式 D.尽可能低的 射线剂量 E.最快最好的图像处理技术 27.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设备的优点中( )是错误的。 A.立体影像定位 B.形成立体剂量分布 C.易选择合适的剂量进行照射 D.肿瘤受到最大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较少 E.适合治疗大的,边界清楚的肿瘤 28. 以下靶原子的性质中不是 X 线产生过程的所需要的( ) A.

7、核电场 B.轨道电子的结合能 C. 原子处于最低能态 D. 原子处于最高能态 29. 特征 X 线是由轰击电子与靶原子的( )相互作用后产生的 A. 内层轨道电子 B. 外层轨道电子 C. 中子 D.质子 30. 屏胶成像的动态范围可达( ) A.102 B.103 C.104 D.105 31. 以下哪类影像设备不属于 X 线成像设备( ) A.DR B.ECT C.X-CT D.DSA 32. 对人体无辐射损伤的影像设备是( ) .CR .DSA .USG .ECT 33. 不能对人体构成辐射损伤的影像设备为( ).DSA .DR .MRI .CT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X 射线是由德国物

8、理学家_发现的。 2.X-CT 设备问世的年代 。 3.XCT 是 技术, 技术和 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4.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设备; 设备; 设备; 设备; 设备; 设备。 5. 线设备是通过测量 人体的 来实现人体成像反映的是人体组织的 和 变化,显示的是 的形态。三、名词三、名词1.射线强度: 2.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系统: 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RS)或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四、简答题四、简答题1.产生射线的

9、三个基本条件及作用? 2.影响射线量的因素都有哪些? 3.按照影像信息载体分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分类? 4.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设备主要优点?答案:答案:选择题选择题 1.D 2.B 3.D 4.A 5.B 6.C 7.C 8.B 9.A 10.A 11.C 12.C 13.D 14.B 15.C 16.B 17.A 18.C 19.D 20.A 21.D 22.C 23.C 24.A 25.A 26.D 27.E 28.A 29.A 30.A 31.B 32.C 33.C 填空题填空题 1.伦琴 2.1972 年或 20 实际 70 年代 3.电子、计算机、X 线 4.X 线、MRI、超声、核医

10、学、热成像、光学成像 5.透过、X 线、密度、厚度、脏器 名词名词 1.射线强度:是指在垂直于 X 射线传播方向上,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光 子能量,常用的单位是焦耳/厘米2。2.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系统:就是借助高精度计算机化的影像仪器的观察, 通过导管深人体内,对疾病直接进行诊断与治疗的一种新型设备与技术。 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RS)或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SRT):是一门新的医疗技术。它是利用现代 X-CT 设备 MRI 设备或

11、 DSA 设备,加上立体定向头架装置对颅内病变区做高精度定位;经过专用治疗计划系统(具有三维显示和计算功能的计算机)做出最优化治疗计划;运用边缘尖锐的小截面 光子束(MV 级)以等中心照射方式聚焦于病变区(位于等中心处) ,按治疗计划作单 平面或多个非共面的单次或多次剂量照射。 简答简答 1.产生射线的三个基本条件及作用? 答:电子源 提供足够数量的电子高速电子流 在强电场作用下,电子作高速、定向运动靶 是能经受高速电子轰击而产生 X 射线的障碍物 2.影响射线量的因素都有哪些? 答:(1)毫安秒(2)管电压(3)距离(4)滤过 3.按照影像信息载体分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分类? 答:X 线设备(含 X-CT 设备) ;MRI 设备;超声设备;核医学设备;热成 像设备;光学成像设备(医用内镜) 。 4.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设备主要优点? 答:以立体影像定位; 形成立体剂量分布;易选择合适的剂量进行照射;肿瘤 受到最大剂量照射但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量较少;适于治疗小的、边界清楚的肿瘤。 它完全符合现代放射治疗发展的高剂量、高精度、高疗效及低损伤的主流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