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61702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8年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8年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8年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8年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广西桂林市雁山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新人教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元朝的重要制度有( )。A、行省制度、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驿站制度 C、行省制度、驿站制度 D、宗法制度、行省制度,C,1、明朝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 2、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3、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1)政治上:中央、地方;特务机构 (2)思想文化上:科举考试的变化 4、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朱元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各自有什么影响?,不同画家笔下的朱元璋,我是正宗朱元璋!,我才是正宗朱元璋。,大都,临清,济南,汴梁,开封,颍州,阜阳,凤阳东北,应天,南京,杭州,潼关,蕲水,浠水,大同,上都,正蓝旗东,渤,海,海,东,黄,河,大,江,江,长,刘

2、福通,徐寿辉,濠州,刘福通,元末农民起义主要地点及代表人物,起义军活动地区,朱元璋红巾军控制地区,明军北伐路线,元顺帝北逃路线,一、明朝的建立,“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设五军都督府,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锦衣卫,监视官民,“八股取士”;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一代骁雄朱元璋,朕命令从现在起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加强六部,六部全部要对朕负责!,朱元璋的亲笔手书,“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

3、、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皇明祖训旋踵:调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颉颃( xi hng):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根据材料,概括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及其理由。措施:废丞相、撤中书省;设立五军都督府、设六部 理由:丞相多小人,专权乱政,明朝兵部长官:兵部尚书,哈哈,现在俺有调兵遣将的权力啦!,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

4、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蠹(d)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陈宁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皇 帝,丞 相,吏 户 礼 兵 刑 工,中 央,行中书省,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问题思考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与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史料研读明朝大学士宋濂曾经与客人在家饮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请了什么客人、吃

5、的什么菜、喝的什么酒,宋濂一一如实回答。皇帝笑着说:“你没有骗我”。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朱元璋为什么说宋濂没有骗他?朱元璋设锦衣卫监视官民,明朝锦衣卫印,凶残的明朝锦衣卫特务,敢说皇上坏话的人必须死!,对皇上不敬者,死!,锦衣卫特务使用的武器,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为树立绝对权威朱元璋设立廷杖制度,明朝皇帝廷杖大臣的地方,朱元璋封其重孙子到桂林当靖江王并建了王府,桂林靖江王府(今桂林王城),明朝桂林靖江王的寝宫,位于桂林尧山脚下的明朝靖江王陵墓区,江南贡院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明朝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四书五经,明朝学校的通用教材,夹带明清时期,考生作弊手段

6、以夹带居多,这是为什么?,明朝科举考生参加考试的地方,知识拓展“八股文”: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起股至束股才是科考正式议论的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共合八股,故名曰八股文。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字数也有限制,人们只能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写空洞无物的文章。,明朝状元赵秉忠的考试试卷,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 设五军都督府,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锦衣卫,监视官民,“八股取士”;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分散行省的权力,

7、巩固皇权,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史料研读材料一: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思考:(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哪一选官制度?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共同点? (3)顾炎武认为八股文对人才的摧残要比焚书坑儒的危害大,你是否赞同他的评论?,三、经济的发展,1、农业,甘薯,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马铃薯,向日葵,花 生,玉米,玉米地,马铃薯开

8、花了,2、手工业,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苏绣,明代青花扁壶,苏州在明朝时曾经是丝织业中心,3、商业,(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王家大院,徽州民居,晋商开的钱庄旧址,晋商钱庄开具的银票,徽商胡炳衡故居,徽商别墅(清代著名徽商胡雪岩旧居),知识小结,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经济的发展,全面改革官制,中央地方,设锦衣卫,改革科举制度,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设五军都督府,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表现: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

9、影响: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农业: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被引入中国 手工业 商业:形成徽商、晋商等商帮,时间 人物 都城,课后活动(第69页)1、答:其利是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能巩固明王朝统治,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弊是在皇权高度集中环境下,地方政府只能严格服从中央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泛采纳合理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决策错误,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1】明朝时设立的锦衣卫属于( )。 A教育机构 B特务机构 C司法机构 D税务机构,B,【2】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引进中国的时间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D,课后活动2(第69页)答:明朝改革科举考试,使教学内容单一,考试形式刻板,从而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当时科举考试培养出的“人才”多是死读书、读死书之人,不利于国家选贤任能。因此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