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的适用条件

上传人:liy****100 文档编号:54861207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缓刑的适用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缓刑的适用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缓刑的适用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缓刑的适用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缓刑的适用条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缓缓刑的适用条件刑的适用条件 所谓缓刑,是指对于符合条件的犯罪人,由法院宣告暂缓执行原判刑罚,但是规定一个考验期限,如果犯罪人在考验期限内没有出现应当撤销缓刑的情况,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宣告缓刑的判决一经送达被告人,被告人就可以从看守所释放回家,不用关押。对于缓刑的适用条件,应分两种情况阐述,一种是可以宣告缓刑的条件,一种是应当宣告缓刑的条件。一、可以宣告一、可以宣告缓缓刑的条件刑的条件所谓可以宣告缓刑,是指法院对犯罪人既可以适用缓刑,也可以不适用缓刑,但“可以”一词是有倾向性的,即,一般情况下要适用缓刑,特殊情况下才不适用。根据刑法第 72 条和第 74 条的规定,犯罪人必须同时具备

2、以下 7 个条件才“可以”适用缓刑:1、被判、被判处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被判处”,是指宣告刑,不是指法定刑。即使法定刑远远大于三年,如果因为减轻处罚等原因,实际上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可能适用缓刑。这里只有宣告刑的限制,没有犯罪性质或罪过种类等限制,不管犯什么罪,不管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都可能被宣告缓刑。2、犯罪情、犯罪情节较轻节较轻。 。这是对第 1 个条件的重申,即,只有犯罪情节较轻者,才可以适用缓刑。所谓犯罪情节较轻,是指犯罪事实本身不严重,社会危害性不大,比如主观恶性不大、客观危害较小等。与犯罪事实无关的情节,如犯罪以后自首、坦

3、白、立功等表现,是累犯、惯犯还是初犯、偶犯,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等,均属于犯罪后的表现或者犯罪人个人情况,可能影响其他几个条件的认定,但本身不属于犯罪情节。3、有悔罪表、有悔罪表现现。 。指犯罪人对于自己的犯罪感到后悔,并真诚地表示出来。如在法庭上痛哭流涕,表示对不起被害人,并通过家属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等。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或者有立功表现等均不一定属于有悔罪表现。是否具有悔罪表现,对于预测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间是否会再次犯罪,具有重要参考价值。4、没有再犯罪的危、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险。是指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间应该不会再次犯罪,这主要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刑罚轻重、人际关系、性格特征

4、、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家庭情况、经济状况、从事职业等多种因素来预测。5、宣告、宣告缓缓刑刑对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是指如果对犯罪人适用缓刑,则其在缓刑考验期间对所居住社区应该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比如,对于在所居住社区多次调戏妇女的,多次盗窃、抢夺或诈骗的,属于当地小有名气的地痞、流氓或恶霸的,由于其在所居住社区声名狼藉、民愤较大,就不宜对其适用缓刑。所谓社区,其范围既包括所居住小区,但又不限于小区,而是一个范围相对较大的概念。6、犯罪人不是累犯。、犯罪人不是累犯。根据刑法第 74 条的规定,对于累犯,一律不得适用缓刑。因为一般来讲,累犯的主观

5、恶性和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均比较大,不宜适用缓刑。所谓累犯,包括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因而构成的累犯,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不构成一般累犯。特殊累犯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因而构成的累犯。至于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能否构成特殊累犯,刑法没有明确排除,应当属于法律漏洞。一方面,特殊累犯的犯罪类型在性质上比一般累犯的犯罪类型严重,故不能构成一般累犯并不意味着也不能构成

6、特殊累犯,况且刑法没有明文规定;另一方面,认为未成年人可以构成特殊累犯又与刑法对未成年人从宽处罚的立法精神不太协调。累犯不得缓刑、不得假释,对累犯死缓犯可限制减刑。7、犯罪人不是犯罪集、犯罪人不是犯罪集团团的首要分子。的首要分子。根据刑法第 74 条的规定,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一律不得适用缓刑。因为一般来讲,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主观恶性和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均比较大,并且是共同犯罪中起组织、领导、策划或指挥作用的主犯,不宜适用缓刑。所谓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所谓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或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二、二、应应当宣告当

7、宣告缓缓刑的条件刑的条件所谓应当宣告缓刑,是指对于符合法定条件者,法院必须对其适用缓刑,否则就是违法。对于同时具备以下八个条件的犯罪人,应当适用缓刑: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犯罪情节较轻;三是有悔罪表现;四是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五是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六是犯罪人不属于累犯;七是犯罪人不属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八是犯罪人犯罪八是犯罪人犯罪时时不不满满 18 周周岁岁、正、正在在怀怀孕或者已孕或者已满满 75 周周岁岁,即,即 18 周周岁岁以下、以下、75 周周岁岁以上或者正在以上或者正在怀怀孕。孕。即,比“可以”宣告缓刑多了第 8 个条件。其中,对于犯罪时正在怀

8、孕或者已满 75 周岁者,如果其构成累犯或者属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尽管同时符合其他 7 个条件,应当也不能适用缓刑;对于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者,由于其不能构成一般累犯,故第 6 个条件其在任何时候都能符合,这个条件实际上不是一个条件,但是,由于刑法没有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能构成特殊累犯,故未成年人能否符合第 6 个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未成年人实际上可能属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故其可能不符合第 7 个条件。主犯与犯罪集主犯与犯罪集团团首要分子的区首要分子的区别别 主犯: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首要犯罪分子:首要犯罪分子:是在犯罪集闭或

9、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主犯包括三种情况主犯包括三种情况:(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首要分子,即犯罪集团的组织者、领导者。(2)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3)在犯罪集团或者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或者罪恶重大的犯罪分子。对于主犯的处罚原则:刑法第 26 条第 3 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在这里,专指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要他对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负责。如果有几个主犯,应当根据他们参加共同犯罪的实际情况,在量刑轻重上,有所区别,做到罪与刑相适应。首要犯罪分子首要犯罪分子是在犯罪集闭或聚众犯罪中起

10、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首要犯罪分子不是一种独立的共犯类型,而是包括在主犯之中的,足主犯中社会危害性程度更大的犯罪分子,是恶中之恶。首要犯罪分子是从重的对象。首要犯罪分子不一定直接参加具体犯罪的实施,甚至可能根本没有亲临犯罪现场。但是,首要犯罪分子是犯罪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在整个犯罪集团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是说在主观上首要犯罪分子对整个犯罪集团预谋实行的全部犯罪活动具有故意,在客观上首要犯罪分子的行为与其他集团成员的犯罪行为及其引起的犯罪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此,首要犯罪分子必须对犯罪集团实施的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区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区别别在于:在于:凡是首犯都是主犯,但主犯不一定是首犯;首犯在犯罪集团中可能是一个或二个,而主犯在犯罪集团中可能二个以上或者更多一些,首犯与主犯之间,也还有罪恶大小不等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