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week2信息系统结构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4858274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学]week2信息系统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理学]week2信息系统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理学]week2信息系统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理学]week2信息系统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理学]week2信息系统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学]week2信息系统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week2信息系统结构(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系统结构,功能结构 空间结构,2018/9/20,2,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信息处理技术结构 管理决策层次结构 职能结构 信息集成结构 空间分布结构,2018/9/20,3,一、信息处理技术结构,从信息处理过程和处理技术来看信息系统,其组成符合信息运动的一般规律,其信息处理技术结构的一般形式如图所示:,2018/9/20,4,1. 信息收集,信息的收集 包括原始数据的收集、 信息的分类、 编码、 向信息存贮系统与问题处理系统传送信息等。 收集的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系统输出信息的质量以及管理与业务活动水平。,2018/9/20,5,1. 信息收集,在信息收集工作中,必须按照

2、统一的规范对各种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类和编码,以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的准确性与效率,便于信息系统各部分以及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在信息收集中,重视人的作用和人机的密切配合,重视非正式渠道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8/9/20,6,信息存储,信息存储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信息基础。 从逻辑上看,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储子系统可以分成三大部分: 数据库系统、 模型库系统、 知识库系统。 传统的信息系统是以数据库为基础来实现信息处理的系统。,2018/9/20,7,信息存储,各种数学模型和方法逐步纳入到信息系统,为了使管理者与知识工作者可以灵活地调用、补充、修改和建立支持管理决策与

3、知识创新的各种模型与方法,有必要建立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实现应用程序与模型的相对独立和模型资源共享。 模型库中对于每一类模型,都应同时存有相应的建模方法与求解方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科学、合理地析取、总结与利用人们的知识与经验支持管理决策与知识创新提供了方法与手段。 知识库系统就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收集、存储、管理的系统。,2018/9/20,8,问题处理,问题处理是针对各级各类管理与业务问题的需要,进行信息查询、检索、 分析、计算、 综合、提炼、 优化、预测、评价等工作。 因此,问题处理系统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是信息系统支持管理决策成败的关键所在。 信息系统的开发,从技术角度来说,是围绕问题处理

4、展开的。 问题处理的分析往往借助各种流程图进行。,2018/9/20,9,对话和信息输出,输出的信息必须及时、准确、适用。 输出信息必须形式清晰、 内容简炼、明确、具体、易懂、 便于执行、 便于检查、 安全保密性好,这对于实施决策至关重要。,2018/9/20,10,对话和信息输出,输出信息的常用手段有电传打字机、绘图机、终端屏幕、计算机网络、数据通讯的有关设备、以及电视、电话、传真和邮件传递系统等。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在信息处理上,人、机必须合理分工与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信息处理,有效地支持管理与业务活动。因此,信息系统应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2018/9/20,11,信息管理机构,

5、现代企业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信息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 在企业中信息管理机构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2018/9/20,12,信息管理机构,信息管理机构是信息系统管理者的组织机构,具有以下职能: -负责制订和实施信息系统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规范 -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进行检查、监督,对各部分的工作进行协调 -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扩充进行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对信息处理的软、硬件系统组织日常维护、修理与更新,2018/9/20,13,附: 系统性能评价参考(简要),1)目标明确; 评价系统的第一指标,系统运行后对目标的贡献是

6、系统好坏的最主要标准) 2)结构合理; 路径通畅,较少冗余,总系统的贡献大于各子系统的贡献之和) 3)接口清楚; 联接清晰,责任明确) 4)能控能观. 易于观测控制),2018/9/20,14,实验指导,80001444901 信息系统观测评价(4学时) 一、实验目的 了解系统由表及里的初步观测方法; 建立一个良好系统应具有性质的基本观念; 建立系统开发必须重内涵、必须按一定步骤、采用结构化、模块化方法的思想。 二、实验任务 通过对一个实际系统的观测,从人机界面、响应速度、输出信息的正确性与精确度、系统维护的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反思自己所编、所用的程序系统。 三、实验步骤 打开运行程序系统(课本示例或学生数据库课程设计建立的系统),观察界面布局,考虑基本功能是否齐全,用户操作是否方便; 输入正常数据,观察其处理速度及输出结果; 输入边缘数据及错误数据,观察其处理结果; 考虑增加或修改功能(如:增加对某一属性的查询,对输出统计结果的进一步分类加工),程序修改、完善的难易程度; 打开系统源程序文件,阅读检查程序代码,考虑功能修改、维护是否容易进行; 考虑系统付诸实际应用,当数据量增大时,效率是否保持有效; 考虑系统建立是否应以程序编制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