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宏观经济学笔记

上传人:liy****100 文档编号:5485706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类宏观经济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商管理类宏观经济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商管理类宏观经济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商管理类宏观经济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商管理类宏观经济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类宏观经济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类宏观经济学笔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论:概论:1.大致理解: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的总体行为;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贸易平衡是其的研究目标和问题 2.研究对象: 1)三大市场: a)产品市场:所有的商品和落伍的交易 b)金融市场:全部金融资产的交易 c)要素市场: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全部生产要素的交易 注:要素市场中的虚拟资本(银行卡、密码、存折)是看不到产品本身的;虚拟资本获得的利润即为 要素利润 2)四大部门: a)家庭:所有消费者总和 b)企业:所有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企业总和 c)政府:所有政府部门总和 d)国外部门:所有国家的总和 3.四大问题:总产出、失业、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平衡 4.凯恩斯革命

2、标志着宏观经济学诞生: 1)由于价格(工资)粘性,经济不能自我平衡调节 2)通过政府实施稳定政策可以防止经济波动衰退总章总章 宏观经济概述宏观经济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国民产出、就业、价格水平是宏观经济最主要的经济变量)概述(国民产出、就业、价格水平是宏观经济最主要的经济变量) 1.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运行的研究,包括: 1)分析产出、就业、和价格的短期波动 2)货币的供求关系以及财政和货币政策 3)失业和通货膨胀 4)长期内的经济增长 5)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2.国民产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成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1)GNP(国民成产总值):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在一定时

3、期一定时期内成产的全部最终产品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 a)名义 GNP:用实际市场价格变化衡量,包含价格变化,反映了产量和价格产量和价格的变动 实际 GNP:用固定价格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 GDP,只反映产量产量变化。 紧缩指数=名义 GDP/实际 GDP, (价格价格) b)现实 GNP:实际发生的 GNP 潜在 GNP(阿瑟。奥肯):充分就业时的 GNP 奥肯法则:GDP 相对潜在 GDP 每下降 3%,失业率上升 1% c)GNP =潜在 GNP现实 GNP 现实 GNP 大于潜在 GNP,通货紧缩 现实 GNP 小于潜在 GNP,通货膨胀 d)GNP:按国籍国籍区分,

4、GDP:按国土国土区分 2)NNP(国民生产净值):GNP 扣除了固定固定资产折旧(D)以后的价格 3)NI(国民收入):为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而向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的全部收入的总和,即工资、地租、 利息和利润的总和 4)PI(个人收入):所有家庭得到的收入总额,包括工资和薪金收入、租金、股息和利润收入、来自政府 的转移支付(无工作的:如社会保障金;有工作的:单位四金,奥运金。政府转移支付从属于个人收 入)5)DI(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 公式: 1)GNP=最终产品中间产品 2)NNP=GNPD(固定资产折旧) 3)NI=NNP间接税=工资+地租+利息+利

5、润(外:工资税为直接税)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5)DI=PI个人税收(包含有政府转移支付)=消费+存储 3.就业与失业 1)就业人数:全日工作的成年人的数量,因病、因假或因罢工而缺勤者也算就业 2)失业人数:没有工作但在积极寻找工作(在最近的四周里)的成年人的数量。对失业人数的统计通常 指城镇失业者,不包括农村失业者 3)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数100%,劳动力数=就业者+失业者 4.一般价格指数(水平) 1)消费者价格指数:度量的是城市普通消费者在购买一组固定物品(包括食品、住房、服装及医疗服务 等)时的花费 2)GNP 价格指数:包括整个经济所产生的物品和劳

6、务 3)生产者消费指数(不作要求) 4)公式:名义 GNP/实际 GNP100% 5.通货膨胀率(价格水平变动的程度) 1)公式:(Pt-Pt-1)/Pt-1100%(Pt为这个月的价格指数,Pt-1为上个月或去年同月的价格指数) 2)通货紧缩:当价格水平下降至膨胀率为负时,出现通货紧缩 3)恶性通货膨胀:一年内物价上涨 1000%或更高时价格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价格体系已陷于瘫痪 第二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第二节总供给与总需求 1.总需求(AD):给定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消费者、厂商和政府想要住处的总额。影响总需求的因 素取决于价格水平、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因素 总供给(AS):给定价格

7、、生产能力和成本,所有厂商想要生产并销售的产品总量,影响总需求的因素取 决于价格水平、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成本水平 2.AD、AS 曲线 1)AD 和 AS 曲线体现的是总产出水平和总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其前提是:假定货币供给量、财政政策 以及资本存量等因素维持不变PAS均衡点E ADQ2)AD 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P.12 a)庇古财富效应:P 下降,货币实际购买力上升,鼓励支出,Q 上升 b)凯恩斯利率效应:P 下降,相对增长的货币持有量下降,利率下降,投资上升,Q 上升 c)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P 下降,利率下降,实际汇率贬值,对外净出口上升,Q 上升 3)AS 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P.1

8、3 a)新古典的错觉理论:低物价引起相对价格的错觉,使厂商和工人的物品和劳动的供给量下降 b)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理论:名义工资调整缓慢,即在短期内的粘性物价下降,短期内名义工资 不变,生产成本上升,Q 下降 c)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理论:出现未预期到的通货紧缩,P 下降,Q 下降注: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 AS 曲线在长期会成为垂直的 第三节第三节 国民生产的核算国民生产的核算 1.两种分析方法(前提:两部门经济)和宏观经济行为的环形图 1)产品流量法:国民收入或国民产值=面包的价格面包的数量+理发的价格理发的数量+计入所有的最 终产品 2)流量法或成本法:家庭获得的要素报酬的总和代表着收入的

9、总流量,同时,这也是企业经营活动付出 的各种成本消费购买(物品流向)最终产品和劳务(金融流向)(面包、理发等)生产性劳务(劳务流向)(劳动、土地等)工资、利息、利润等要素报酬(要素流向)家庭企业总结:两种方法的结果必然相等,GNP=NI(=AE) 2.GNP 的核算方法 1)支出法或产品流量法:根据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来计算 GNP 的方法,即计算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方 法 2)总支出(AE):一国经济在购买最终产品上的支出总额;包括四大部分:消费支出 C、投资支出 I、政 府支出 G、进出口 X-M a)消费支出 C:居民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包括耐用品(小汽车、电视机) 、非耐用品(食物、衣服)

10、 、 劳务支出(旅游、医疗、理发) b)投资支出 I:购买不用于本期消费的最终产品上的支出,包括耐用资本品的支出(有投资价值的, 如购买新住房、公司股票) c)政府支出 G: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 不能从最终产品的角度判断政府的某些支出是否应计算 政府支出是根据成本,而不是根据市场价值来计算的 政府购买包括在转移支出上的支出。转移支付指政府对个人的一种支付,包括失业保险金、 退休金、抚恤金等福利性支出,以及国债的利息支出等(如当政府向一位军官支付薪水时, 是政府购买行为;而当政府向一位退休工人支付退休金时,就是政府的转移支付) d)净出口 X-M:在进出口含义中,不仅包括物品的进出口,还包括劳

11、务和资本的输出和输入 出口总额:一定时期内本国生产并卖给外国的物品的价值+本国向外国提供的劳务的收入+本 国在国外投资和贷款获得的股息和利息等收入 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本国购买的外国生产的物品的价值+本国支付给外国提供的劳务报酬+ 外国在本国投资的股息和利息等支出 进出口=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国民投资总额:国内总投资与净出口之和 国民投资净额:进出口与国内对新资本品的投资 对外净投资:当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时,它是将贸易盈余(进出口)投资于海外(当进出口 为正值时,对外净投资=进出口)出口进口,进出口为正值;出口进口,进出口为负值 总结:GNP=NI=(AE)=C+I+G+(X-M) 3)收入法

12、或成本法: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收入流量的角度核算 GNP 的即计算全部收入的总和(为避免重 复计算,要计入各生产环节为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成本,同时要扣除从其他厂商购进的原材料和劳务的 价值,即只将附加价值计入 GNP)公式:最终产品价值=产品增加值总和(对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工后增加的价值)=全部收入总和(工资、租 金、利息、利润) 第四节第四节GNP 计算的恒等式计算的恒等式 1.GNP 的恒等式:C+I+G+(X-M)=C+S+T(等式左边为总支出,右边为总收入) 等式左边为总支出;右边为总收入,C 是可支配收入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S 是个人和厂商总储蓄之和(S 是私人存储,个人存储=DI-C;厂

13、商总存储=厂商净存储+折旧,净存储是厂商利润扣除交给政府的所得税和 付给个人的股息后的存留部分) ,T 是政府的净税收即总税收减转移支付 2.投资于存储的恒等式: 1)两部门经济模型(家庭与企业) a)从 AS 看:总产出 Y=各种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总和=消费 C+储蓄 S b)从 AD 看:总产出 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 C+投资 I 总:C+I=C+S,I=S 2)三部门经济模型(家庭、企业、政府) a)从收入看:总产出 Y=各种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总和=消费 C+储蓄 S+税收 T b)从支出看:总产出 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C+I+G(注:G 分为两部分,一是政府购买,

14、 二是政府转移支付) 总:C+I+G=C+S+T,I=S+(T-G)(S 为私人储蓄, (T-G)为政府储蓄) 3)四部门经济模型(家庭、企业、政府、国外部门) a)从支出看:总产出 Y=各种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总和=消费 C+储蓄 S+税收 T+净出口(X-M) b)从收入看:总产出 Y=消费需求+私人存储+政府的净税收=C+S+T 总:C+I+G+(X-M)=C+S+T, I+(X-M)=S+(T-G)(I 为国内投资, (X-M)为对外净投资;S 为私人储蓄, (T-G)为 政府存储)三组经典经济模型:三组经典经济模型:1.AS AD见复印资料 2.NI AE见复印资料 3.LM IS见复

15、印资料货币与银行:货币与银行:1.货币:(详见计算公式详见计算公式 12) 2.银行: 1)银行及银行体系: a)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的机构。 b)商业银行:在银行体系中居主体地位,是最大的一类金融中介。 c)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范围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开发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 不动产抵押银行) 2)银行存款的创造过程: a)储蓄与准备金:(见计算公式见计算公式 13) b)存款创造: 支票交易:没有贷款活动的发生,并不会对货币供给量有任何影响。 贷款与货币创造 货币乘数(详见计算公式详见计算公式 11) 3)存款创造的限制条件:(详见计算公式详

16、见计算公式 1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货币政策: 1)广义的货币政策包括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货币供给 的一切措施。 2)狭义的货币政策就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币值稳定(物价稳定)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5)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 a)法定准备金:是中央银行规定的每个银行作为准备金必须计提和上缴的货币的最低数目。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可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迫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紧缩信贷,减少货币供给 量。 当经济处于衰退时,中央银行降低准备金率,使得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会带动法定准备金量的巨大变动,然后通过乘数效应将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巨 大影响,从而引起经济的巨大振荡。 (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 b)贴现率:最初被称为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在资金不足时,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卖给中央银行获得 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