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中国产业——农业生产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53790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中国产业——农业生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中国产业——农业生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中国产业——农业生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中国产业——农业生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中国产业——农业生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中国产业——农业生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中国产业——农业生产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产业-农业生产,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农业生产部门。,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在牧区,牧民靠放牲畜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农业生产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一、中国农业的发展,1、农业生产历史悠久,2、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品种丰富多样。,当前,我国的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人均

2、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3、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提高,4、农业生产布局日趋合理,在东部,水平高的地区建设了大量高产稳农田;在生产水平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海建立了许多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产品基地;城郊农业蓬勃发展。,二、中国种植业的分布,影响种植业分布的因素: 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有足够的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粮食,春小麦,冬小麦,秦岭-淮河以南 水稻种植区,江淮地区 稻麦过度区,我国的商品量基地建设,建立条件:A

3、、自然条件优越 B、生产力水平较高 C、交通便利 D、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如:粮食生产条件好,高产田比重大,余粮多;人均占有粮食多,商品率高,粮食生产集中连片,便于统一规划、建设和布局;粮食生产用地与经济作物生产用地矛盾不大,交通方便。,粮食主产区: 从东北一望无垠的黑土地,到中部麦浪翻滚的黄淮海平原,从广袤的齐鲁大地,再到落地生金的天府之国,分布着我国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山东、四川、安徽等13个粮食主产区。,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棉花,南疆绿洲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江汉平原,黄河流域: 本区植棉历史悠久,自

4、然条件优越,区内地势平坦,秋雨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棉田面积的1/2。,西北内陆: 本区地处干旱地区,降水少,光照条件优越,温差大,病虫害少,棉花品质好,是我国第三大产棉区,也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长江流域: 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较高,劳动力充足,区内纺织业发达,运输条件便利,使该区成为全国棉花单产和商品率最高的棉区,也是我国第二大产棉区。但秋天雨多,湿度大,日照较少,影响棉花吐絮,棉花质量不如黄河流域棉区。,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糖料,北菜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南蔗甘蔗,喜高温, 水肥需求量大。,主要经济作物-油料,南迁北移,黄淮海平原

5、,辽宁,黑龙江,华南地区,长江流域,花生: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发展花卉、蔬菜、水果、鱼、禽畜生产,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三、中国畜牧业的分布,主要类型: 1、牧区畜牧业 2、农耕区畜牧业 3、城市郊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山地牧区,高寒牧区,放养为主, 牛、羊、马、骆驼,农耕区畜牧业,分布:东部季风气候区 畜种:猪、牛、鸡、鸭 饲养方式:圈养 地位:是肉、禽、蛋的主要来源.,四、中国农业结构特征及其变化,1、农业结构特征,种植业比重大,林业、渔业比重小,农业发展不平衡,2、发展方向,(1)调高林、牧、渔业比重,降低种植

6、业比重 (2)保证粮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3)开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我国有近13亿人口,粮食需求量大。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产量还只有400千克,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 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

7、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 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例如: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中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1.国土辽阔.地形多样.利于发展多种农业,2.气候类型多样. 有利种植多种农作物.,3.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4.宜林地区和森林面积广大. 利于发展林业.,5.草场广阔.有利于发展牧业.,6.水域宽广.有利于发展渔业.,7.劳动力资源丰富。,改造措施 温室、培育良种,不利条件

8、: 冬季温度低,热量不足,,有利条件: 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有利条件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光热 充足,地形;地形平坦,土 壤:土壤肥沃,不利条件 三大障碍:旱涝、盐碱、风沙,改造措施 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 兴修水利、排灌结合,有利条件: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价低。,改造措施 植树造林、节水农业,不利条件: 水源紧缺,不利条件: 与我国东部相比,热量不足,改造措施 大棚.培育良种,有利条件: 与高原比较,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利条件: 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较好;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改造措施 发展水利,不利条件: 春季低温阴雨,夏季伏旱,人均耕地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