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与复习20146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51272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结与复习20146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总结与复习20146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总结与复习20146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总结与复习20146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总结与复习20146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结与复习2014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结与复习20146(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论与编码 总结与复习 2014,信息学院 信息工程教研室 牛秋娜,本课程主要内容,一个理论和三个编码:理论-香农信息论编码-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保密编码 各编码作用是?,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1.1 信源的信息理论:1、信息的定义:(1)自信息 I = log(1/p) =-log p(2)通信完成后获得的净信息量=通信所消除掉的不确定度 (3)信息的单位:对数的底取2时,自信息的单位叫比特(bit)。,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1 信源的信息理论,2、信息熵的定义:(1)离散信源,(2)连续信源,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1 信源的信息理论,3、信息熵的特点 (1)非负性:H(X) 0 (2

2、)极值性:1离散信源各符号等概率时出现极大值:H0=log m2连续信源信号幅度受限时均匀分布出现极大值: hmax(X)=log (b-a); 3连续信源信号方差有限时高斯分布出现极大值:,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1 信源的信息理论,4、离散序列的信息熵 (1)无记忆信源的联合熵与单符号熵:H(X1X2XN) = H(X1)+H(X2)+H(X3)+H (XN) = NH(X1) (2)有记忆信源的联合熵与条件熵:H(X1X2XN)=H(X1) + H(X2|X1) + H(X3|X1X2) + +H (XN|X1X2XN-1) (3)平均符号熵:HN =H(X1X2XN) / N,第一部

3、分、信息论基础 1.1 信源的信息理论,(4)序列信息熵的性质:1条件熵不大于无条件熵,强条件熵不大于弱条件熵:H(X1) H(X2|X1) H(X3|X1X2) H (XN|X1X2XN-1) 2条件熵不大于同阶的平均符号熵: HN H (XN|X1X2XN-1)3序列越长,平均每个符号的信息熵就越小:H1 H2 H3 H N 总之:H0 H1 H2 H3 HN H(无记忆信源取等号。),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1 信源的信息理论,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1 信源的信息理论,5、马尔可夫信源的信息熵 (1)马尔可夫信源的数学模型和定义:N阶马尔可夫信源的关联长度是N+1,N+2以外不关联

4、。 (2)状态、状态转移与稳态概率:状态、状态转移、状态转移图、稳定状态、稳态方程 (3)稳态符号概率:,结论:N阶马氏信源稳态信息熵(即极限熵)等于N+1阶条件熵。,(4)稳态信息熵:,例1 已知二阶马尔可夫信源的条件概率:p(0|00)=p(1|11)=0.8;p(0|01)=p(1|10)=0.6;求稳态概率、稳态符号概率、稳态符号熵和稳态信息熵。 解:二阶马氏信源关联长度=3,状态由2符号组成,共有4个状态,分别为:E1=00;E2=01;E3=10;E4=11;已知的条件概率即是:p(0|E1)=p(1|E4 )=0.8;p(0|E2)=p(1|E3 )=0.6;根据归一化条件可求出

5、另外4个状态符号依赖关系为:p(1|E1)=p(0|E4 )=0.2;p(1|E2 )=p(0|E3 )=0.4;,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1 信源的信息理论,稳态方程组是:,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1 信源的信息理论,可解得:,稳态符号概率为:,稳态信息熵为:,=0.895 bit/符号,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1 信源的信息理论,因此,稳态符号熵=1bit/符号。,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2 信道的信息理论,1.2 信道的信息理论:1、信道的数学模型:进入广义信道的符号为aiA;从广义信道出来的符号bj B;其前向概率为 pij=p(bj|ai)。传输矩阵:,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6、1.2 信道的信息理论,2、信道有关的信息熵: (1)信源熵 (先验熵):,(2)噪声熵 :,(3)联合熵:,(4)接收符号熵:,(5)损失熵(后验熵):,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2 信道的信息理论,3. 平均互信息,计算公式: I (X;Y) = H(X) H(X|Y)= H(Y) H(Y|X)= H(X) +H(Y)H(XY) I (X;Y) 代表系统每完成收发一对符号的通信过程后,所消除掉的平均不确定度,即信宿从每个符号中平均所获得的净信息量。,例2已知信源先验概率p(x)=0.7, 0.3,信道传输 矩阵 ;试计算各信息熵和互信息。,H(XY)= -0.21log0.21 0.14l

7、og0.14 0.35log0.35 0.12log0.12 0.09log0.090.09log0.09 =2.3924 bit/符号,解:(1)先验熵: H(X)= -0.7log20.7 0.3log20.3= (-0.7lg0.7 0.3lg0.3)/lg2 = 0.881 bit/符号 (2)联合熵:,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2 信道的信息理论,H(Y | X)= 0.21log0.3 0.14log0.2 0.35log0.5 0.12log0.4 0.09log0.30.09log0.3 = 1.5114 bit/符号 (4)接收符号熵:由,P(Y)=(0.21+0.12,0.

8、14+0.09,0.35+0.09)= (0.33, 0.23, 0.44) H(Y)= -0.33log0.33 -0.23log0.23 -0.44log0.44=1.5366 bit/符号,(3)噪声熵:,由 和,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2 信道的信息理论,H(X|Y)= -0.21log(7/11) - 0.09log(9/44)=0.8558 bit/符号或:H(X|Y)=H(XY)-H(Y)=2.3924-1.5266=0.8558 bit/符号 (6)平均互信息:I(X;Y)=H(X)-H(X|Y)= 0.881 0.8558=0.0252 bit/符号,(5)损失熵:,第一部

9、分、信息论基础 1.2 信道的信息理论,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2 信道的信息理论,4. 信道容量 对称信道:传输矩阵的各行都是一些相同元素的重排,各列也是一些相同元素的重排。,(1)定义:对于给定的信道,总存在一个信源能使互信息取极大值,该极大值定义为信道的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反映了一个信道最大所能传输的平均互信息,是给定信道的属性。使传信率等于信道容量的信源,称为该信道的匹配信源。,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2 信道的信息理论,(2)信道容量的计算: 对于简单信道要求能计算信道容量: 1)无损信道:C = maxI(X;Y)= maxH(X)=log m ; 2)无噪信道:C = max

10、I(X;Y)= maxH(Y)= log S ; 3)对称信道:C=maxI(X;Y)=logS-H(p1, p2, pS);,例3求对称信道 的信道容量。,解:C =log4-H(0.2,0.3,0.2,0.3)=2+(0.2log0.2+0.3log0.3)2 = 0.03 bit/符号;,第一部分、信息论基础 1.2 信道的信息理论,(3)波形信道的信道容量: 发送连续信号的信源是连续信源,传输连续信号的信道是波形信道。 高斯加性噪声波形信道的容量由Shannon公式给出:C= B log(1+ PX /Pn ) 香农公式给出了带宽B、信道容量和信噪比PX /Pn(注意是线性比值)三者之

11、间的制约关系。 信道容量不变 时带宽与信噪比有互换关系。,第二部分、无失真信源编码,第二部分、无失真信源编码 2.1 信源编码理论,1.1 信源编码理论:1、信源的相对信息率和冗余度:实际信源由于非等概,有记忆:信源每个符号最大可以荷载的信息量是 H0=log m平均每个符号的实际信息荷载量是H HN1,不能唯一可译;码B: 1/2+1/4+1/8+1/161,有可能唯一可译;码C:1/2+1/4+1/8+1/16+1/641,有可能唯一可译;,第二部分、无失真信源编码 2.1 信源编码理论,第二部分、无失真信源编码 2.2 编码方法,1.2 编码方法:1、Huffman编码:(1)信源符号按

12、概率大小排队。(2)合并概率最小的两个符合为一个节点。(3)节点参与排队放在与自己概率相等符号后面。(4)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合并完全部符号。(5)标记每个分支的的0与1。(6)从根到叶的路径就给出了相应符号的码字。(7)计算平均码长与编码效率。2、Huffman编码的推广:扩展信源编码;多元编码,例6设信源概率空间为,编码符号集为Y=0,1,进行Huffman编码(要求码长发差最小)。 解:编码为: s1(10),s2(11),s3(010),s4(011), s5(0000),s6(0001),s7(0010),s8(0011)平均码长:l =2.75H(X)=2.75bit/符号,=100%,第二部分、无失真信源编码 2.2 编码方法,第二部分、无失真信源编码 2. 2 编码方法,3、游程编码适用于连0连1情况。等熵变换,没有直接压缩代码,但将二元码变成了多元码。为使用Huffman编码创造了条件。与MH编码结合即传真编码。 4、词典编码不依赖于概率的通用编码。建立初始小词典后边输入边查词典边补充新词条,以词条序号为编码。,第三部分、信道编码 3.1 信道编码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