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测定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47603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测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半数有效量的测定,实验人员:吴海韬 傅倩云袁静 秦铭铭 顾晓婷 王古平指导老师:杜斌,一、实验目的和原理,学习整体动物质反映的实验方法 学习实验动物常用的分组和编号方法 掌握ED50实验和计算方法,原理 戊巴比妥钠为巴比妥类镇静麻醉药,用适当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后产生的催眠效应,常用翻正反射的消失来判断。该指标仅有阳性(催眠)和阴性(不催眠)两种现象,属于质反应。 质反应量曲线的横坐标为对数剂量,纵坐标为累加阳性频数,可得标准的S型曲线。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各组的反应率将随着剂量加大而递增。而在该曲线的中央部分(50%反应处)接近一条直线,斜度最大,其剂量测定也最为准确,误差最小。,二、实验材

2、料,实验对象 小鼠 实验仪器 烧杯,注射器,电子天平 实验试剂及药品 不同浓度的戊巴比妥钠,三、实验步骤,本实验分5个组,每个实验组取体重20克左右小白鼠6只,称重,编号,分为5组。,每个实验分别给小白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49、39、31、25、20mg/kg)的戊巴比妥钠,每个剂量注射6只小白鼠(给药顺序按剂量从低到高),记录给药时间,以翻正反射消失作为入睡指标,给药15分钟后,记录实验组出现催眠的鼠数,汇集全班结果。采用公式ED50=log-1 X m i( P - 0.5)计算结果,四、实验结果统计,注:ED50=log-1X m i( P - 0.5)。其中ED50为药物半数有效量;

3、X m=log49=1.6900,为最大剂量对数值; i=log(49/39)=0.09913,为相邻两组剂量比值的对数; P为动物反应率;P为各组反应率的总和,五、注意事项,一定以翻正反射消失作为入睡指标,如果小白鼠卧着貌似入睡,但翻转使其腹部向上,松手后不能保持腹部向上体位则不算入睡。 本实验为定量实验,注射药量必须准确。给药后要仔细观察药物反应,但不可过多地翻动小鼠,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室温以20为宜,六、思考题,半数有效量(ED50)测定的目的意义如何? 答:半数有效量 (ED50)在量反应中是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物剂量;在质反应中只引起50%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

4、半数致死量越大,半数有效量越小,则表明药物的安全度越高。因而常用治疗指数(LD50/ED50)作为药物安全度的指标。其比值越大,则安全度越高;其比值越小,则安全度也就越小。,小白鼠如何分组,同学分成几组较为合适?怎样把30只小鼠分给同学们? 答:先以少量动物做预实验,以获得小鼠对戊巴比妥钠催眠反应率为100%的最小剂量和反应率为0%的最大剂量,然后在此范围内,一般分成48个剂量组(本实验取5组)进行实验。对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前,可先称各小鼠体重,将体重相同小鼠放一笼,分别做好标记。再按确定组数查随机数字表分组,使各组平均体重及体重分布尽可能一致。而同学们则被分成了5组,每组6只小鼠。,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