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基站勘测和布局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47359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SM基站勘测和布局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GSM基站勘测和布局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GSM基站勘测和布局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GSM基站勘测和布局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GSM基站勘测和布局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SM基站勘测和布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SM基站勘测和布局(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站勘测和布局,Page 2,引入,基站的勘测与布局是无线移动网络建设的基础,它不仅体现了网络规划的系统设计水平,也决定了今后网络的格局,另外它的好坏决定了网络运行的质量,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对基站的勘测与布局能否掌握,对安装、维护和网络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Page 3,学习目标,掌握基站勘测的业务流程 掌握站址选择原则天馈的设计等,学习完本课程,您将能够:,Page 4,课程内容,第一章 业务简介 第二章 准备工作 第三章 站址选择 第四章 天线设计 第五章 勘测文档,Page 5,业务简介,基站勘测任务 光测 基站周围建筑环境、自然环境 频谱测量 电磁背景环境 站址调查

2、 天线、设备的安装条件 电源、传输供应,基站勘测目的针对候选站点,收集网规要求的站址信息及环境描述,确定该站点是否满足建站要求。,Page 6,业务简介,a、根据频带宽度决定频率复用方式; b、根据容量预测、话务分布、覆盖要求等条件,估算所需基站数量; c、确定基站的理论位置; d、基站勘测 e、小区参数设计 网络层次结构、发射功率、天馈系统、天线类型、挂高、方向、下倾角等,基站勘测在网络规划的位置,Page 7,站址勘测,Yes,No,Yes,No,Yes,No,业务流程,Page 8,课程内容,第一章 业务简介 第二章 准备工作 第三章 站址选择 第四章 天线设计 第五章 勘测文档,Pag

3、e 9,熟悉工程概况,尽量收集跟项目相关的各种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文件 背景资料 现有网络情况 地图 配置清单,准备工作,Page 10,准备工具,确保工具可用: 数码相机 GPS卫星接收机 指南针 尺子 便携电脑,准备工作,Page 11,准备工作,勘站准备协调会在正式开始勘测前,应该集中所有相关人员召开勘测准备协调会,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磁背景情况,必要时进行电磁背景测试 勘测及配合人员落实 车辆、设备准备 制定勘测计划,确定勘测路线 传输、电源的初步方案等,Page 12,课程内容,第一章 业务简介 第二章 准备工作 第三章 站址选择 第四章 天线设计 第五章 勘测文

4、档,Page 13,站址选择,在做好准备工作、了解覆盖要求以后,即可开始选择站址。在确定站址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信息: 原有网络情况 人口分布与当地习惯 城市结构及城镇分布 主要街道及其交通流量 山地、湖泊、河流、海岸线等自然环境 长远发展趋势等,Page 14,站址选择原则,选高话务区和用户集中区,人口分布 话务分布 用户流向,基站选址的原则,基站周围环境 信号传播质量,慎选高山、雷达、电台、森林、电厂等,Page 15,站址选择的具体原则如下: a、站址应尽量选在规则网孔中的理想位置,其偏差不应大于基站半径的四分之一; b、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设施,以减少建设成本和周期

5、; C、市区边缘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 (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100300米以上), 一般不考虑作为站址,一是为便于制覆盖 范围,二也是为了减少工程建设的难度, 方便维护;,站址选择原则,Page 16,站址选择原则,d、新建基站应选在交通方便、市电可用、环境安全及少占良田的地方; e、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建站; f、新建基站应设在远离树林处以避开接收信号的快速衰落; g、在山区、岸比较陡或密集的湖泊区、丘陵城市及有高层金属建筑的环境中选址时要注意信号反射及时间色散的影响; h、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的划分; i、建网初期基站数量

6、较少时,选择的站址应保证重点地区有良好的覆盖。,Page 17,课程内容,第一章 业务简介 第二章 准备工作 第三章 站址选择 第四章 天线设计 第五章 勘测文档,Page 18,天线选择,第四章 天线选择,天线的选择是决定网络质量的一个很重要部分; 应根据基站服务区内的覆盖、服务质量要求、话务分布、地形地貌等条件,并综合考虑整网的覆盖、干扰情况来选择天线; 根据地形或话务分布情况可以把天线使用的环境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市区、郊区、农村、公路、山区、近海、隧道、室内等。,Page 19,天线的选型原则,市区基站天线选择a、通常选用水平半功率角6065的定向天线; b、一般选择15dBi左右的中

7、等增益天线; c、最好选择带有一定电下倾角(36)的天线; d、建议选择双极化天线。,Page 20,天线的选型原则,郊区基站天线选择a、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水平半功率角65或90的定向天线; b、一般选择1518dBi的中、高增益天线; c、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预置下倾角; d、双极化和垂直极化天线均可选用。,Page 21,天线的选型原则,农村基站天线选择a、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90、120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 b、所选的定向天线增益一般比较高(1618dBi); c、一般不选预置下倾天线,高站可优先选择零点填充天线; d、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Page 22,天线的选型原则,公路基站

8、天线选择 a、一般选择窄波束、高增益的定向天线,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8字型天线、全向或变形全向天线; b、公路基站对覆盖距离要求高,因此一般不选预置下倾角天线; c、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 d、所选定向天线的前后比不宜太高。,Page 23,天线的选型原则,隧道内的天线选型小于两公里的隧道建议选择10-12dB的八木/对数周期/平板天线安装在隧道口内侧对2km以下的公路隧道进行覆盖。大于两公里的隧道 建议采用泄漏电缆、同轴电缆、光纤分布式系统等解决。,Page 24,天线的选型原则,室内天线的选择 全向天线 垂直极化,2dBi增益,形状可为帽状、茶杯状等,尺寸小,便于安装和美观 定向天线垂直

9、极化,90度水平半功率角7dBi增益的定向天线,Page 25,天线高度,同一基站不同小区的天线允许有不同的高度。这可能是受限于某个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也可能是小区规划的需要; 对于地势较平坦的市区,一般天线的有效高度为25m左右; 对于郊县基站,天线高度可适当提高,一般在40m左右。 天线高度过高会降低天线附近的覆盖电平(俗称“塔下黑”),特别是全向天线该现象更为明显; 天线高度过高容易造成严重的越区覆盖、 同/邻频干扰等问题,影网络质量。,天线高度设计原则,Page 26,天线方位角设计原则,方位角,天线方位角的设计应从整个网络的角度考虑,在满足覆盖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市区各基站的三扇区方位

10、角一致,局部微调;城郊结合部、交通干道、郊区孤站等可根据重点覆盖目标对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 天线的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可以加强该地区信号强度,提高通话质量; 天线的主瓣方向偏离同频小区,可以有效地控制干扰; 市区相邻扇区天线交叉覆盖深度不宜超过10%; 郊区、乡镇等地相邻小区之间的交叉覆盖深度不能太深,同基站相邻扇区天线方向夹角不宜小于90; 为防止越区覆盖,密集市区应避免天线主瓣正对较直的街道。,Page 27,天线下倾角设计原则,下倾角,天线的波束倾斜是提高频率复用能力的基本技术; 运用天线下倾技术可有效控制覆盖范围,减小系统内干扰; 天线下倾角度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达到既能够减少

11、同频小区之间的干扰,又能够保证满足覆盖要求的目的; 下倾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基站发射功率、天线高度、小区覆盖范围、无线传播环境等因素。,Page 28,下倾角,天线波束倾斜可以采用电气和机械两种方式:电气下倾的角度与选择的天线型号相关,一般是固定的;机械下倾角度可调,但是受安装配件和无线信号传播特性限制,一般不超过15; 电下倾和机械下倾方法,产生不同的表面辐射,下倾角度较小时,区别不大;但随着下倾角度的加大,区别较为明显:,Page 29,安装天线时需要注意:,天线安装,a、安装环境 安装环境分为天线附近环境和基站附近环境。对于天线附近环境主要考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和天线受铁塔、楼面等的影响;对

12、于基站附近环境则主要考虑500米以内高层建筑物对无线信号传播的影响。,Page 30,天线安装,基站天线在安装时还应该注意其在覆盖区是否会产生较大的阴影,安装时应尽量避开阻挡物,如:安装在楼顶的天线须注意楼顶天面对无线信号的阻挡,应尽量靠近边沿安装。,Page 31,天线安装,b、天线隔离度 基站的收、发信机必须有一定的隔离; 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为天线在实际安装的情况下,信号从一个天线的端口到另一个天线端口之间的衰减; GSM系统:两发射天线之间以及发射和接收天线之间,隔离度至少30dB; 天线垂直布置:Lv=28+40log(k/)(dB) 天线水平布置:Lv=22+20log(d/)-(G

13、1+G2)-(S1+S2)(dB),Page 32,c、满足空间分集增益的间距要求 空间分集时,两根接收天线的距离要求为1218; 天线安装越高其分集天线的水平间距越大,一般取分集天线水平间隔等于天线有效高度的0.11倍; 要达到同样的分集效果,垂直分集距离必须是采用水平分集时的56倍; 为了减少两副天线的相互影响,分集天线水平间距在任何天线有效高度情况下都应大于3m。,天线安装,Page 33,课程内容,第一章 业务简介 第二章 准备工作 第三章 站址选择 第四章 天线设计 第五章 勘测文档,Page 34,基站勘测报告,第五章 勘测文档,准确规范的文档为随后的网络规划、优化工作提供服务,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也是将来网络扩容规划的依据。 基站勘测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基站勘测表和备忘录; 每个基站一张基站勘测表,主要记录基站的经纬度、天馈设计、周边环境等内容。 拍摄基站覆盖区域时以正北方向为准,隔45度共拍摄8张。,Page 35,勘测文档图例,基站勘测表,工程参数总表,Page 36,基站周围环境照片,天线安装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