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及答案详解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4613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208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及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及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及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及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及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及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历年试题及答案详解(2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3. 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 ),A.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 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 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重点把握十二五品味解读九十年简要看点六中全,06真题 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做到资源利

2、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 A.10%左右 B.20%左右 C.30%左右 D.40%左右,15.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为 ( ) A.800元 B.1200元 C.1600元 D.2000元,仿真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达到( ) A.5%左右 B.8%左右 C.10%左右 D.15%左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系列专题详解(1-14)98,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

3、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两次历史性飞跃及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基本命题点提示,本专题的命题以选择题为主。注意理解和把握结论背后的原因。请注意胡锦涛建党90周年讲话中的新提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 1.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作论新阶段报告中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教材:P1-2 2. 1942年经过延安整风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因:总结革命经验教训的结果;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2 拓展阅读(读一遍即可,以应对相关选择题)可以从这

4、个角度命题: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针对的是( ) 20世纪30年代在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的倾向。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用来反对“洋教条”教条主义(连带也包括它的另一个两极相通的极端“土教条” “经验主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独立自主地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一面旗帜。,世纪之交,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阶层分化走向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同时中国的开放性程度也越来越高,全球化对于中国的影响日益明显。在新的形势下,“左”和右都会有新的表现。民间、理论界乃至政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中国改革性质及社会发展走向

5、的论争更是不绝于耳。这些都表明:开展正确的反倾向斗争确有必要。,胡锦涛同志在2002年1月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阐述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便曾强调指出:“我们既要反对不顾历史条件和客观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用教条主义态度否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左的错误观点,又要反对打着拥护三个代表的旗号,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右的错误倾向。”,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 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命题的现实意义,可以理解为是要继承和弘扬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反“倾向”斗争的理论功能,也就是说

6、,既要反对照搬外国模式的“西教条”,又要反对开历史倒车的“东教条”,还要反对食古不化的“古教条”,有“左”反“左”,有右反右,要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理论体系, 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解决中国问题)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创造些新的东西)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之中 (民族特色:中国作风、 中国气派),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7、和启示3 1.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及成果: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及成果: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2.两次飞跃的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历史任务,具有不同具体内容,但是一脉相承的,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 (世界观方法论、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方面是一致 P13)或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P7)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

8、的科学态度:坚持中发展和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及与解放思想关系)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关键和先导。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理论创新的强大思想武器。,43.“三次历史性转变”(结合“七一讲话的三件大事”)及其启示党领导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

9、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回答了三个基本问题 3、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单选题 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 A。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党的领导 D。邓小平理论,5 2、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是( )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3、毛泽东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的著作是( ) A。

10、论人民民主专政 B。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C。论十大关系 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多项选择题: 1、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原则包括( ) A.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提出四个现代

11、化的战略目标。 C.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D.与各民主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6 3、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其中包括( )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大力建设创新国家 D.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析题: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答案要点】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12、。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 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科社部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

13、不具备( )。 A、科学的品格 B、实践的力量 C现实的意义 D实践的品格,2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 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D.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C.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 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3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民主专政 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D.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4.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 A.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B.人民当家作主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生产资料公有制,5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 )。 A.马克思主义对于研

14、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B.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地位 C.马克思主义的领导的支持 D.社会主义方向,6.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 A.革命性和斗争性 B先进性和革命性 C.阶级性和先进性 D先进性和科学性,7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内在力量”的标志是( )。 A. 群众路线 B实事求是 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D勇于自我批评,8马克思所讲的“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9马克思所讲的“物的依赖性

15、关系”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0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D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 )。 A.资本主义大发展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D.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胜利,2党团结统一的坚实基础是( ) A.充分发扬民主 B共同的阶级基础 C.共同的指导思想 D共同的奋斗目标,3共产主义的含义包括( )。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 B共产主义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C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去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