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铺高边坡监测方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846046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0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铺高边坡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龙铺高边坡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龙铺高边坡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龙铺高边坡监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龙铺高边坡监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铺高边坡监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铺高边坡监测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工程工程 高高边坡监测方案边坡监测方案 浙江交科工程检测浙江交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20201414 年年 7 7 月月 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 高高边坡监测方案边坡监测方案 项目负责: 审 核: 编 写: 检测单位:浙江交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 年 07 月 02 日 - I - 目目 录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监测目的、原则及项目 2 3.1 监测目的 2 3.2 监测原则 2 3.3 监测项目 3 4 监测点布置 3 4.1 监测点布置概述 3 4.2 监

2、测基准点布设 5 4.3 坡面水平位移监测 5 4.4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6 5 监测仪器埋设及监测方法 7 5.1 坡顶水平位移观测 7 5.2 土体内部位移监测. 10 6 监测、检测人员 . 13 7 主要监测设备 . 13 8 工作程序. 13 8.1 监测程序 . 13 8.2 资料提交 . 14 9 监测标准及监测频率 . 15 9.1 监测标准 . 15 9.2 监测期及频率. 15 10 技术保证及质量保证措施 16 10.1 组织机构 16 10.2 测试方法 16 - II - 10.3 测试仪器 17 10.4 监测点保护 17 10.5 数据处理 17 10.6 其它相

3、关措施 17 11 紧急预案 18 12 配合事宜 18 13 附录 19 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方案 第 1 页 共 21 页 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工程 LP01LP04 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 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工程 LP01LP04 合同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边坡部分) 3、 边坡工程勘察规范 (YS5230-96) 4、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范 (DL/T5353-2006) 5、 岩土工程监测规范 (YS5229-96) 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 7、 工程测量规范 (

4、GB 50026-2007) 8、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497-2009) 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10、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 300 号) 11、浙江省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实施细则(浙交201322 号) 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浙江龙泉至福建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是国家“7918“9 纵高速公路网中长春至深圳线浙江段的路线(支线),也是浙江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丽龙庆高速公路的武夷山支线。 本项目是贯通省外高速公路网的组成部分(省际通道路), 也是浙西南旅游线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区

5、的交通干线。 本次边坡监测工程涉及浙江龙泉至福建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 LP01LP04 合同段, 最大坡面高度约为 46.4 米,具体边坡防护及结构设计详见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2012 年 9月份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工程 LP01LP04 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由于工程范围内山体地质情况复杂,地质勘察资料不可能完全揭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边坡必须采用信息化施工和动态优化设计,以确保边坡的安全和及时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正。为达到对施工期边坡稳定性进行科学评估、动态设计的目的,按照浙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方案 第 2 页 共 21 页 江省交通建设工

6、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 300 号) 、浙江省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实施细则 (浙交201322 号) 要求抽测相应数量边坡, 建立相应边坡监测系统,监测项目主要包括边坡坡面水平位移监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3 监测监测目的、原则及项目目的、原则及项目 3.1 监测目的监测目的 (1)执行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 300 号) 、浙江省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实施细则 (浙交201322 号) 对选定高边坡进行稳定性监测,为项目交工验收提供技术数据支持。 (2)评价边坡施工及交工验收前边坡的稳定性,并作出有关预测预报,为业主、施工单位及监理提供监

7、测数据。 (3)为防止滑坡及可能的滑动和蠕变提供技术支持,以尽量避免和减轻灾害损失。 (4)为边坡支护工程的维护提供依据 3.2 监测原则监测原则 (1)可靠性原则 采用的监测手段是已基本成熟的方法; 监测中使用的监测仪器、元件均通过计量标定且在有效期内; 对布设的测点进行保护。 (2)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原则 对设计中使用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达到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目的; 依据设计计算及实际工程情况,确定监测项目的报警值; 依据业主、设计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布点。 (3)关键部位优先、兼顾全面的原则 对安全等级较高、施工过程中有异常的边坡进行重点监测; 除关键部位优先布设测点外,在系统性的基

8、础上均匀布设监测点。 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方案 第 3 页 共 21 页 (4)与施工相结合原则 结合施工实际调整监测点的布设位置、监测点的保护措施,尽量减少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结合气象条件、施工工况确定测试频率。 (5)科学合理、经济安全原则 在安全、可靠前提下结合工程经验尽可能采用直观、简单、有效的监测方法; 在确保性能可靠的基础上择优选择国产、进口仪器设备; 在确保全面、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监测点之间联系,减少测点数量。 3.3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 依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动态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的监测要求,主要采用边坡坡面水平位移监测、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

9、测。 (1)边坡坡面水平位移:在选定的边坡平台顶部设置观测标志,用全站仪进行边坡平台顶部水平位移监测,通过观测各点的累积位移量、位移速率变化来分析该边坡断面的变形情况。 (2)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在边坡二级平台上布设测斜孔,采用测斜仪监测边坡岩体深部位移。本工程边坡高度较大,地质情况较复杂,在各级边坡的平台上依据监控网的需要布置深浅不一的测斜孔,分别监控边坡的深层滑动。 4 监测监测点点布置布置 4.1 监测点布置监测点布置概述概述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监测主要围绕施工期边坡稳定性评价进行;观测点主要布置在边坡支护结构本身变形较大相对薄弱处。因此,在监测点布置时考虑了边坡加固措施

10、、高度、岩性等因素,突出重点,兼顾全局设置观测断面。设置坡面水平位移监测断面 22 处,坡面水平位移监测点 66 个,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 43 个。具体监测点分布见表 4-1 龙铺高速 LP01LP04 合同段高边坡监测点统计表。 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方案 第 4 页 共 21 页 表表 4-1 龙铺高速 LP01LP04 合同段高边坡监测点统计表 序序 号号 标标 段段 边坡里程桩号边坡里程桩号 类型类型 坡长坡长 坡面水平位移坡面水平位移 监测断面监测断面 深层水平位深层水平位 移监测点移监测点 1 LP01 ZK0+000ZK0+075 左侧 高路堑 75 1 2 2

11、 AK0+000AK0+110 右侧 高路堑 110 1 3 3 AK0+160AK0+235 右侧 高路堑 75 1 3 4 BK0+430BK0+590 右侧 高路堑 160 2 3 5 LP02 K5+705K5+815 左侧 高路堑 110 1 2 6 K6+355K6+715 高路堑 360 3 5 7 K8+500K8+550 左侧 高路堤 50 1 2 8 K8+500K8+550 右侧 高路堤 50 1 2 9 K10+852K10+977 右侧 高路堑 125 1 3 10 K11+570K11+805 左侧 高路堑 220 2 4 11 YK12+830YK12+940 右

12、侧 高路堑 110 1 3 12 LP03 ZK16+140ZK16+350 左侧 高路堑 210 3 4 13 LP04 ZK18+805ZK19+006 左侧 高路堑 201 2 4 14 ZK22+430ZK22+570 左侧 高路堑 140 2 3 合计 22 43 正常条件下工作量初步统计 坡面监测:2376 点次 深层监测:34200 米次 备注:监测点断面布置见图 4-1 边坡监测断面示意图, 具体布置时可根据现场情况予以微调。 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方案 第 5 页 共 21 页 图 4-1 边坡监测断面示意图 4.2 监测基准点布设监测基准点布设 观测点的基

13、准点布设布置在边坡、路堤影响范围之外,同时亦需考虑到重复量测通视等便利,避免转站引点导致的误差。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根据选定的监测断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及现场施工环境确定,经统计共需约 50 个,编号 JZD1JZD50,采用独立坐标系统。每隔 2 个月,请施工单位进行复核。监测网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3.0mm,测角中误差1.8“,测边相对中误差1/100000 要求进行。 4.3 坡面坡面水平位移水平位移监监测测 坡面水平位移监测点根据实际坡面情况自上而下设置于边坡平台上,每个断面设置三处。边坡断面根据边坡纵向长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断面:坡长150 米,选取 1 处;150 米坡长220 米,选

14、取 2 处;坡长220 米,选取 3 处。经统计共 22 个监测断面,共布置66 个监测点。在开始监测前,用全站仪对各测点反复测量多次,待数值稳定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坐标值,以后每次测量时用全站仪强制对中测出各个观测点的即时坐标,记录在专用观测表内,与初始坐标相比,计算出累计位移量。前后两次累计位移量之差,即得前后龙泉至浦城(浙闽界)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方案 第 6 页 共 21 页 两次的位移量。观测结果按规定格式报监理、业主和施工方,根据实测结果及时提供边坡顶时间水平位移曲线 实际做法:在边坡顶部混凝土凝固之前在指定位置插入顶面带有“+”形的钢筋。为防止破坏测点,钢筋略高出平台表面 5mm。

15、 测点位置:见边坡监测断面示意图 4-1。断面编号分别为 DM01DM22,测点编号规则为:同一断面 DMxx 下 PMWY1-DMxx、 PMWY2-DMxx、 PMWY3-DMxx (xx 为断面编号) 。 4.4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监测深层土体侧向位移,判断是否有土体失稳的预兆及现象,为基坑的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及防治工程提供直接依据。根据选定段边坡纵向长度选择埋管数量,在边坡二级平台土体中埋设测斜管根。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根据边坡纵向长度进行布置:平均每百米布置 3 根, 视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监测点间距 2040m, 共 43 根, 孔深约为 2030m。 具 体

16、做 法 : 钻 孔 : 距 离 边 坡 平 台 围 结 构 边 缘 约 2m 布 设 , 编 号 分 别 为TSWY01TSWY43。 接管:钻孔作业的同时,在地表将测斜管用专用束节连接好,连接时要保证上、下管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对各段接头及管底进行密封处理。 下管:钻孔结束后马上将测斜管沉人孔中,然后在管内充满清水,以克服浮力。下管时保持竖直,防止断裂、扭转;测斜管一对导槽的方向要与基坑边垂直。 封孔:测斜管沉放到位后,在测斜管与钻孔空隙内填人细砂或水泥和膨润土拌和的灰浆,其配合比取决于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地质情况。刚埋设完几天内,孔内充填物会固结下沉因此要及时补充保持其高出孔口。 保护:测斜管很容易受到损坏,如果保护不当将前功尽弃。在测斜管周围砌设保护井,以免遭受损坏。 测斜管应在边坡防护工程施工完毕后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