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职业医师考试技能培训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845894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职业医师考试技能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2013年职业医师考试技能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2013年职业医师考试技能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2013年职业医师考试技能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2013年职业医师考试技能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职业医师考试技能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职业医师考试技能培训(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级毕业实习岗前培训 病历书写规范及病史采集,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 杨德全,一、病历书写规范,(一)病历书写的重要意义及基本要求 1、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2、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3、书写病历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反映一个单位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水平与质量,反映一个医生(护士)的文学修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及熟练程度,是临床医师必备的基本功。 4、是法律文

2、书,是解决医疗纠纷,判定法律责任、医疗保险等事项的重要依据,是保护患者、医生、科室、医院最原始、最基础、最真实、最有效的档案材料。 5、有利于病案统计,国际学术交流,使中医药走出国门,面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6病历书写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要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将正确者标注其旁,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一页中阅改超过三处,须重抄;归档病历不准再修改。 7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门(急)诊病历和需复写的资料可以使用蓝色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

3、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病历首页的过敏药物名称和上级医师阅改病历处须使用红色墨水笔。 8、病历书写时限:门诊病历、急诊病历须及时完成;住院病历须24小时完成。 9、2002年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病案改为“病历”。,(二)住院病历书写要求,1.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职业,出生地,现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号,邮政编码,电话,入院时间,记录时间,病史叙述者(注明可靠程度),发病节气。一年24个节气:2月立春 雨水 8月立秋 处署3月惊蛰 春分 9月白露 秋分4月清明 谷雨 10月寒露 霜降5月立夏 小满 11月立冬 小雪6月忙种 夏至 12月

4、大雪 冬至7月小署 大署 1 月小寒 大寒,2、 主诉主诉是迫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正确的主诉能提示诊断、辨证。主诉语言要简洁明了,一般不超过20字。 3 、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围绕主诉,按症状出现的先后,详细记录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经过和诊疗情况。即是将病历摘要全部写下来(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舌脉除外)。,4 、既往史既往史是指患者本次发病以前的健康及疾病情况,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按时间先后记录。其内容主要包括:(1)既往一般健康状况。(2)有无患过传染病、地方病和其他疾病,发病日期及诊疗情况。对患者以前所患的疾病,诊断肯定者可用病

5、名,但应加引号;对诊断不肯定者,简述其症状。(3)有无预防接种、外伤、手术史,以及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过敏史等。,5 、个人史(1)出生、成长及居留的地点和时间(尤其应注意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受教育程度和业余爱好等。(2)起居习惯、卫生习惯、饮食规律、烟酒嗜好及其摄入量,有无其他异嗜物和麻醉毒品摄入史,有无重大精神创伤史。(3)过去及目前职业,劳动保护情况及工作环境等。重点了解患者有无经常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并应注明接触时间和程度等。(4)有无冶游史,是否患过下疳及淋病等。(5)对儿童患者,除需了解出生前母亲怀孕及生产过程(顺产、难产)外,还要了解喂养史、生长发育史。,6 、婚姻、月经

6、及生育史(1)结婚与否、结婚年龄、配偶健康情况,是否近亲结婚。若配偶死亡,应写明死亡原因及时间。(2)女性患者的月经情况,如初潮年龄、月经周期、行经天数、末次月经日期、闭经日期或绝经年龄等,记录格式如下:初潮年龄行经期(天)/月经周期(天) 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年龄)经量、颜色、有无痛经、白带情况(多少及性状)等。(3)已婚女性妊娠胎次、分娩次数,有无流产、早产、死产、手术产、产褥热史,计划生育情况等。男性患者有无生殖系统疾病。,7 、家族史(1)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情况,有无与患者同样的疾病,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死亡者应注明死因及时间。(2)对家族性遗传性疾病需问明两系级亲属的健康

7、和疾病情况。 8、体格检查生命体征体温(T)(C)、脉率(P)(次/min)、呼吸频率(R)(次/min)、血压(BP)(kPa )。,9、实验室检查:把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写下来。 10、辨病辨证依据:汇集四诊资料,写出疾病诊断依据,辨证依据,主要病机。中医执业医师还须写鉴别诊断。 11、西医诊断依据: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还须写西医鉴别诊断。,12、入院诊断:例如:中医诊断: 感 冒风热证西医诊断: 1 、流行性感冒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法方药:辛凉解表 银翘散加减银花15g 连翘15g 竹叶10g 荆芥15g大力子15g 薄荷10g(后下)桔梗10g

8、芦根15g贯众15g 甘草6g用法:水煎饭前温服,一日三次,每次150200ml.西医处理方法:(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要求)1 、抗病毒2 、抗感染,用抗生素3 、休息治疗医生签名:,(三)、住院病历示例,姓名: 出生地:市性别:男 常住地址:市街号年龄:74岁 单位:民族:汉 入院时间:2001年3月1日11时婚况:已婚 病史采集时间:2001年3月1日11时15分职业:退休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发病节气:惊蛰前3天 可靠程度:可靠主诉: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5年,心悸5年,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5年,因受凉感冒后而致咳嗽,咯痰,痰呈白色泡沫状,同时伴畏寒、肢冷、气喘等,

9、不伴心悸、气短、乏力、恶心呕吐,纳差,潮热盗汗等症,在外经门诊治疗后(治疗经过及用药不详),病情有所缓解。每遇气候变化及季节交替时病情加重,以后每年反复发作。入院前5年,患者感上述症状有所加重,同时伴心悸,气短,活动后明显加重,不伴双下肢水肿,纳呆,尿少等症,继续在外治疗,症状有所缓解。1周前,患者再次因天气变化受凉后而感咳嗽,咯脓稠痰,气喘,心悸等症状明显加重,同时伴呼吸困难,活动后症状加剧,不能平卧,不伴恶心呕吐,水肿等症,在外门诊经用“青霉素”等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而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收入院。现患者咳嗽、咯脓痰、心悸、气短,头昏,神疲乏力,纳

10、呆,怕风易汗,大便正常,小便量少。,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无伤寒、疟疾、肝炎、结核等病史;无外伤手术史。五官、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血液、内分泌代谢、骨关节及神经精神等系统回顾,均无重要病史。 个人史:生于市,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未到过外地长期居住,嗜好烟酒,每天饮酒250ml,每天抽烟1.5包。 过敏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婚育史:27岁结婚,配偶身体健康,育四个子女,均身体健康。 家族史:家庭中无类似患者。,体 格 检 查 T 36.8 P 80次/分 R 22次/分 BP 16/9.5kPa 整体状况: 望神:神志清晰,精神欠佳,表情安静,查体合作。 望色:面色白光白。 望形:发育正

11、常,营养中等,体型篇偏瘦。 望态:端坐呼吸,扶入病房。 声音:语言清晰。 气味:无异常。 舌象:舌质淡,苔薄腻。 脉象:脉滑。,皮肤粘膜及淋巴粒细胞结:皮肤粘膜:皮肤苍白,温、湿度适中,口唇微绀,无水肿、黄染、斑疹、蜘蛛痣、肝掌及匙状甲。淋巴粒细胞结:全身浅表淋巴粒细胞结未扪及。头面部:头颅:大小正常,毛发润泽,无包块。眼:眼球运动自如,结膜无充血,水肿,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耳:右侧耳朵听力稍差。鼻:无异常。口腔:无牙龈出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部:形态:对称,无抵抗感。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脉:颈静脉稍充盈,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胸廓:桶状胸,肋间隙增宽。,肺:

12、右侧呼吸动度减弱,右侧语颤减弱,无摩擦感及皮下捻发感,双肺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平肩胛线第十肋隙。两肺呼吸音稍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心: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在左第五肋隙锁骨中线内1.5cm,范围约1.51.5cm,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遥远,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周围血管:无毛细血管搏动征,无射枪音及水冲脉。 腹部:平坦,对长,无浅静脉曲张及异常蠕动波,柔软,肝肋胁下1.5cm,质软,有轻压痛,脾未触及,剑突下2cm有轻压痛,无反跳痛及包块,肝上界第五肋隙,无移动性浊音,肝区轻度叩击痛,肠鸣音正常。 二阴及排泄物:无明显异常。 脊柱四肢:活

13、动自如,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经络与腧穴: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未进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2109/L,嗜中性粒细胞0.89,血红蛋白107g/L,淋巴粒细胞0.11;胸透: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感染;2.肺源性心脏病;3.右侧少量胸腔积液。B超:右侧胸腔积液。辨病辨证依据:根据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5年,心悸5年,应辨病为肺胀。根据咳嗽、气喘、咯脓痰、心悸、气短,头昏,神疲乏力,纳呆,怕风易汗,大便正常,小便量少等应辨证为肺脾气虚,痰浊内蕴。由于外感咳嗽,迁延失治,日久转成内伤,导致肺虚脾弱,痰浊内生,上干于肺所致。 西医诊断

14、依据:(1)反复咳嗽,咯痰15年,心悸5年; (2)桶状胸,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右侧呼吸动度减弱,语颤减弱,双肺呼吸音稍粗糙,可闻及少许湿啰音;(3)血常规:白细胞12.2109/L,嗜中性粒细胞0.89,血红蛋白107g/L,淋巴细胞0.11;胸透: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感染;2.肺源性心脏病;3.右侧少量胸腔积液。B超:右侧胸腔积液。,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肺胀痰浊壅肺兼肺脾气虚西医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右侧胸腔积液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选方用药: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合六君子汤加减:苏子10g 陈皮10g 法夏10g 厚朴10g沉香(后下)

15、6g 白芥子15g 莱菔子15g 茯苓15g白术15g 党参15g 生黄芪15g 甘草6g3剂用法:水煎20min,饭前温服,3次/日。实习医师:(签名)住院医师:(签名),2008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学历、师承、考题)病例摘要: 魏某,男,50岁,已婚,干部。2007年2月10日初诊。 慢性乙型肝炎病史6年,平时常感右上腹部饱胀疼痛。半年来自觉右上胁下有包块,固定不移,伴有刺痛,消瘦纳差,遂来就诊。 查体:T:36.5,P:80次/次,R:20次/分,BP:120/80mmHg。面色黧黑,肝肋下1cm可及,质偏硬,轻度压痛。舌紫,脉细涩。 辅助检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40U/L,天门

16、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20U/L。腹部B超示:肝脾大,肝内光点增粗、增密。答题要求: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考试时间:60分钟,参考答案: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以腹内肿块,固定不移为主症,诊断为积聚。右胁下包块,固定不移,有刺痛,面色黧黑,舌紫,脉细涩,辨证为瘀血内结证。胁痛病久,气血蕴结,瘀结不消,正气渐损,脾运不健,而引发本病。西医诊断依据: 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上腹部饱胀疼痛,并自觉有包块半年,伴消瘦。 肝肋下1cm可及,质偏硬,轻度压痛。 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4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20U/L. 腹部B超示:肝脾大,肝内光点增粗、增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