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亨阁旁的这座古桥就是文亨桥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39771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亨阁旁的这座古桥就是文亨桥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文亨阁旁的这座古桥就是文亨桥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文亨阁旁的这座古桥就是文亨桥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亨阁旁的这座古桥就是文亨桥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文亨阁旁的这座古桥就是文亨桥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亨阁旁的这座古桥就是文亨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亨阁旁的这座古桥就是文亨桥(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he bridge of Chang Zhou,文亨桥,文亨阁旁的这座古桥就是文亨桥,它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548年),在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时重新修建,因此俗称新桥,旧时这里舟船穿越,轮蹄交错,为交通要道。武阳志余称常州桥梁中“惟文亨雄杰为之冠“。每当皓月当空,清风徐来的夜晚,宝镜高悬,清辉四溢,俯视桥下,微波荡漾,河水湍行,象要把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冲涤穿桥而去,因此“文亨穿月“就成了常州西郊八景之二。帝王南巡,此桥为必经之地。因此地方官司员不待桥圮,必谨加修葺,所以桥梁虽古,至今完好无损。1987年因古运河拓宽,此桥由南北横跨古运河的位置移建成目前的状态。,广济桥,常州桥

2、文化的背景,常州,背倚长江天堑,西毗茅山丘陵,南扼天目山麓,东按苏杭平原,是一座文化古城。经过几千年的文明进化和沧桑变迁,在这块古老而肥沃的土地上,至今仍保存了许多历史、的风韵名胜,残留了许多历史的遗痕古迹。它们生动而真实地记叙了昨天,引领我们了解常州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其中,星罗棋布的桥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常州地处苏南腹心,城区地势平坦,水网如织。百年前的常州老城,确可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媲美。在护城河环绕的旧城范围内,除至今仍存的东西下塘前河外,还有玉带河、玉梅河、惠明横河、惠明直河、乌衣河、关刀河、西庙河、河稍沟等1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人家枕河,清流满城,固然颇具诗情画意,却也阻碍

3、了人类间的交往和物资运输的通畅。渡河过水,人类最先主要依赖舟楫,用木桨竹篙划撑。常州这方面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江南第一桨”。但用船摆渡毕竟缓慢碍事,于是就让人们想起了桥。,常州桥梁总述,常州桥梁众多,古代石桥尤甚。据常州事志:西晋永嘉三年(309)、东晋永和三年(347)先后建单孔石拱仁育桥和五熟桥(旧名灵稚,又名化洞桥,清废)。南齐建元中(480481)建的通波桥(心名建元桥,今太平桥,元至元年间重建。)以及梁大同元年(535)建的新坊桥,都是常州历史上比较悠久的桥梁。唐宋时期经济繁荣,驿运颇盛,桥梁建设增多,至今仍可闻名的有唐如意年间(652)的元丰桥(又名殷桥)、驿桥(弋桥)

4、、宋甘棠桥(金斗桥)、尉司桥(广化桥),元代修建的有浮桥(永宁桥)、小白家桥(跨采菱港,又名定安桥)、迎春桥等。明代更有觅渡桥、惠民桥、白龙桥、玉带桥、普济桥、白家桥(政成桥)、德安桥、东西仓桥、永安桥(小东门桥,又名东钦桥)、通吴桥(水门桥,又名永宁桥)以及文亨桥等,明代桥梁具有造型优美,风格独特且跨度较大之特点。清代又重修了许多古桥,也新建了太平桥、锁桥、芦墅桥、斗巷桥、马公桥等,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特色。民国六年,重建重修政成桥、中新桥、太平桥、锁桥等一大批名桥。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桥登陆龙城,于是虹桥、西新桥、青山桥、广化桥、怀德桥陆续改进,到1990年末,市区共有钢桥梁214座,

5、占市区总桥梁数的873,是解放初期的126倍,其中单孑L跨度在40米以上的有12座,简单跨线立交桥8座。不同时期、形式、风格的桥梁,总能有意无意地触发我们的心灵感应,尤其在世纪之交的时刻。当无意驻足新坊桥、锁桥、飞虹桥、文亨桥会使人久久陶醉于中华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再悄然拾步青果巷侧的中新桥,又让你深深浸溢在江南水巷恬淡诗韵的氛围;而登临怀德桥、同济桥顿天近眼阔,仿佛能听到21世纪正大声向我们召唤。这些桥不仅曾对常州的经济有过深刻的影响,也对常州人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常州名桥简述,古代桥 新坊桥新坊桥位于常州市区和平南路和椿桂坊交叉地段的市河上,该桥始建于梁大同元年,迄今已有1440余年历

6、史,是常州市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阶单孔桥。该桥上部用条石起拱,下部用条石砌筑桥台,桥底用条石砌成反拱,支撑桥脚。它位于市中心,在过去,站在桥上,向东可望至天宁寺。如今,历经沧桑的新坊桥上条石大多已被更新,但桥底的条石依然保存完好,古老的新坊桥在绿草鲜花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给现代化的城市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韵味。评述:在桥上做的一次小小的调查,却令人颇感惊讶:几个被采访的学生中,只有一人知道这是“常州最古老的桥”,其他人甚至连桥名都不知道。看来在保护古桥的同时还应加强宣传。,弋桥:弋桥位于南大街与广化街的衔接处,跨市河,始建于唐如意年间。常州水陆交通的枢纽毗陵驿,最初便设在桥西,所以此桥又名驿桥。

7、当年桥东西分列星亭和白云亭,两岸垂柳依依,再加石桥古朴典雅,成为颇擅江南烟月的风景区。苏东坡当年10多次往返或路经常州,都是借此水道,并曾触发文学灵感,留下多首名诗。1275年,元军兵临城下,常州军民拼死抵抗,失陷后惨遭屠城,仅七人伏桥坎下,方幸免于难。次年,文天祥在杭州被元军俘获,用船沿运河押解北京,当途经这儿,眼见两岸断壁残垣,荒芜冷落,唯有座座石桥巍然昂屹,脱口而吟过常州诗:“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壮甚瞧阳守,冤哉马邑屠;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使常州段运河平添几分悲壮愤激的色彩。采访记:如今的弋桥只剩下残缺破乱的一块石碑,细心的人才能从这块石碑上知道自己所踩

8、的地方正是弋桥。我们小组花了大半个钟头才找到弋桥,而这块石碑却被路边停放的机动车遮掩着。呼吁:我们觉得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市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加强对这些桥的保护和宣传。,政成桥:政成桥位于延陵东路与常戚路相交处,跨京杭大运河,俗称“白家桥”。政成桥建于明成化十七年,因政成乡而命名。后来,政成桥一带姓白的出了不少大官。有位叫白昂的,官至尚书,白家因此名声大振。后白家出钱修过政成桥,老百姓误以为这桥也是白家建造的,于是“白家桥”就在民间慢慢地喊开了。拓宽运河时,从“白家桥”拆下的条石上,仍有明代“政成桥”字样的石刻。评述:关于它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纷纭。我们在政成桥附近采访居民对于这段传说的描述虽与资

9、料记载有出入,但足见这座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通济桥:明正统十二年,巡抚周忱于常州罗城城濠与古运河会合处建通济桥,后因桥通东仓,俗称东仓桥。早在宋代桥旁便建有通济亭。北宋年间苏东坡移居常州,曾泊舟于此,于病中书“快风活水,一洗病滞”,可见当年东仓桥旁水势流畅,环境清幽。对于东仓桥的坍塌,稍上年纪的还是记忆犹新的。此桥毁后曾建东方红大桥,由于大运河改造,又改建成朝阳桥。,锁桥:锁桥位于西直街,横跨锁桥河,原名所桥。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重建时,因此处河形似锁,故得名。锁桥为单孑L石拱桥,条石拱圈,条石拱台。采访记:据附近一居民说,锁桥与不远处的卧龙桥隔河相望。以前锁桥附近是绿树成荫,

10、鸟语花香,河边家家户户都以卖米为生,是当时重要的粮食交易市场,锁桥这一带在当时也可算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了。对比现在我们看到的锁桥:附近是楼房和垃圾,仅有的一点绿化空地也被利用盖起了酒店。只有古朴的石桥和附近仅存的几座老屋,才现出一点古色古香的味道来。椿庭桥:椿庭桥位于和平北路与新丰街的交接处,跨北城河,民国22年邑人实业家顾椿庭捐资兴建,民国23年建竣,以椿庭命名。为三拱连续梁式的钢筋混凝土桥,桥长308米,宽86米,1978年和平北路加宽,桥面拓宽到36米,文化大革命时称东风桥,1981年恢复原名。,现 代 桥同济桥:同济桥前身德安桥,始建于1469年,为石拱桥,1934年在石桥西侧建钢筋混凝

11、土桥,称同济桥。1972年德安桥拆除后,同济桥改名为德安桥,现又复名。 新建的同济立交桥,位于常州市区和平南路,横跨京杭大运河,是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中一座大型立交桥。它由运河主桥和南北、东西引桥组合而成。东起劳动东路常州灯芯绒厂,西至劳动中路“一建司”,南到清凉路的自来水厂,北至琢初桥。中间为305米宽的运河主桥和16米宽的环通桥。新桥主孔跨径48米,净高6米,荷载120吨。全桥南北长941米,东西长671米。南北各设踏步桥,方便行人和自行车上下层通行。同济立交桥于1992年5月兴建,1993年 8月竣工。该桥的建成,缓解了全市交通拥挤的状况,也为龙城增添了新的景点。怀德桥:怀德桥最初是192

12、3年建成的木桥,当年因桥面横木活动,经常发生行人坠河事件,令人“谈桥色变”。建桥时因运河南岸有怀南乡、怀北乡,北岸有德泽乡,两岸各取一字故名怀德桥。 1970年改建为敞肩式(两端各有敞肩孑L 3个)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改建后称胜利桥。1981年恢复原名,现位于怀德中、南路交界处,跨京杭大运河。桥上灯饰一新,特别到了晚上,成为龙城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化桥:1999年新建的广化桥,其源则可追溯到宋代。1480年重建为拱形石桥,因下设尉氏衙门得名“尉氏桥”,直到1929年建成钢筋混凝土板梁桥后因邻广化门,方更名广化桥。,采访手记,广化桥大概经过4次改建,解放前是码头式石阶的小石拱桥,很陡。清朝皇

13、帝下江南到东下塘时,就是从御书桥的码头到驿馆去的。在文化大革命时,称为“仙阳桥”。它是水泥的平桥,钢筋架构中间铺木板。广化新桥于2000年元旦通车。同济桥由于没有高压线,随处可见飞舞的风筝。春风暖暖,常师附小的教师带领着五年级的学生来此开展“雏鹰活动”。桥下是市花鸟市场,不失为春日休闲的公共场所。西新桥,据说当时中国人建造后,日本人为了军事目的强迫民工们重修。在西新桥未建造之前,附近有一名为“正成米厂”的房舍,据说当时就被日本人霸占着,日本人也在此处忙于修建碉堡。,在新坊桥旁的居民区,我们走访了一位居住在那儿将近二十年的老先生。据他介绍,以前在新坊桥旁有一牌坊,名新坊桥牌坊。这座牌坊的历史也十

14、分悠久了。在牌坊旁还有一座孔庙,后来由于战乱被拆毁,现又在天宁寺前重建。可以说,这儿一带的建筑都是久经风雨了。现在市一中的校舍即原来解放前的一座福利院。新坊桥是座石拱桥,从这一点可以推测新坊桥也有一些历史了。因为这就要与造桥的一种材料水泥联系起来了。水泥的历史有100多年了,也就是说,在100多年前,还没有水泥时,这座桥就已建成。在没有水泥的时代里,人们造的桥一般都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石拱桥。南运桥始建于1928年,专门为运粮而造,且在1990年重造,又称胜利桥。最原始的为钢筋木结构。曾经二次改造,一次放宽。东太平桥因在古代正对着石经幢太平寺得名。古代为拱形桥,宽仅3米左右。解放后,为了适应交通发

15、展,50年代改建为平桥,桥宽增至5-6米。在2000年,该桥再次重建,成为今日这样。东太平桥前的水闸“通关门”是2000年新建的,采用八角亭构造。太平寺曾为武进县法院。,飞虹桥原为“小”九华桥,附近一带的旧房子原是九华庙。为了和安徽九华山的风格相似,故取名“九华桥”。现为了保护文物,可能要恢复九华庙的原貌,如今沿岸正在造泵站。政成桥,即原来的白家桥。传说这里出过一位白泰官,相当于清朝时尚书一类的官。只要路过此处的人大喊一声“白泰官”就可以吃到一碗面,目的自然是为了增加自身的名望,所以久而久之,这桥就叫白家桥了。莲子桥,原为木桥,后经建筑材料更新换代,改建成水泥桥。在抗日战争时期,沿桥有一段铁路

16、,铁路旁建造了一座座和平军碉堡,这是用来抵抗伪军的袭击的。这条铁路后被拆除,旧址在莲子槔边的大路一直到江边这一段,莲子桥所跨河段即为江阴运河到石龙嘴这一段,石龙嘴后因风吹雨打,现已拆除。,我们眼中的桥文化,桥,源于它的本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像一本纪念册,散发着历史变迁中不变的生活气息。仿佛一部电影,讲述着老百姓的故事,更似一位老人铭记着点点滴滴的沧桑。桥连接着生活的这一边与那一边,也连接着历史的昨天与今天。坐落在家乡不同角落的桥,古代桥,现代桥,一同支撑起一个迈向新时代的城市的脊梁。以它自身的文化气息和在城镇交通事业中的枢纽地位,从精神上和物质上为家乡的发展默默地贡献着,一如它的坚实和稳

17、重。桥的发展史引领我们在学习探索中,看到了家乡人民在桥的建设中走过的历程,看到了家乡桥的事业的发展正延伸向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陆地上的,水上的,空中的,乃至架在我们心间的桥,连起代代人的情愫,载着人奔向前方。,我看未来的桥,艺术品般的石拱桥群在运河常州段的消失固然令人惋惜和追思,而取而代之的彩虹般耀目的新桥,也使市民倍加自豪,因为它代表着跨世纪的未来。设想一:小学门前道路的车水马龙从来都是家长忧心重重的对象。那么与其浪费人力、时间去依靠“志愿者”维持秩序,不如好好利用一下空间,成就几座“彩虹立交桥”方便孩子们,解除家长、老师的后顾之忧,营造城市文化新兴亮丽的独特风景线。设想二:未来的城市交通将更加拥挤,为了节省用地面积,分散地面车流量,我们必须向空间发展,建造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的立交桥,同时配有高速电梯和货物运输带,分化行人和物品。设想三:想象中的桥是很美很壮观的,它即不能像独木桥那样摇摇欲坠,也不能像石拱桥那样普普通通。它应该是飞架大河两岸的出水蛟龙,它不采用钢索斜拉,但要比斜拉式更坚固,这就完全需要材料的韧性。而且这种桥能根据河水的流量,自动控制桥的高低,当有大船经过时,可以向上升起,以适应任何类型的船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