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规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83674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10.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居住区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居住区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居住区规划(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编写:梅清源 207,第一章 住宅区的意义与组成,居住区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计划任务和城市现状条件,进行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综合性设计工作。它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方面的要求。综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住用地条件。,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它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住宅区的组成不仅仅是住宅和与其相关的通路、绿地,还包括与该住宅区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商业、服务、教育、活动、道路、场地和管理等内容,住宅区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

2、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因此,住宅区的构成既应该考虑其物质组成的部分,也应充分关注其非物质的内容。,第一节 类型、规模、分级及其相关设施类型与规模,居住区是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规模:人口3000050000人,户数1000015000户,用地50100公顷。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千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

3、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规模:人口700015000人,户数20004000产,用地1035公顷。居住组团,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人口10003000人,户数300700户,用地46公顷。,住宅街坊 住宅街坊是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它的规模介于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异。通常沿街建有商业设施,内部建住宅和其他公共建筑。,住宅群落 住宅群落规模介

4、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则因规模和环境而异,是一种适合于现有城市道路网(特别是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居住区规划的内容,居住区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计划任务和城市现状条件,进行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综合性设计工作。它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方面的要求。综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住用地条件。,居住区规划主要包括的内容有:(1)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规划用地位置及范围;(2)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3)按照确定的居住水平标准,选择住宅类型、层数、组合体户比及长度;(4)确定公共建筑项目、规模、数量、用地面积和位置;

5、,杭州丁桥大塘安置居住小区,(5)确定各级道路系统、走向和宽度;(6)对绿地、室外活动场地等进行统一布置;(7)拟定各项经济指标;(8)拟定详细的工程规划方案。居住区规划应符合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施工要求和美观要求等。,(5)确定各级道路系统、走向和宽度;(6)对绿地、室外活动场地等进行统一布置;(7)拟定各项经济指标;(8)拟定详细的工程规划方案。居住区规划应符合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施工要求和美观要求等。,居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及用地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的标志。,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配套设置居住区级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6、等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是影响居住区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所谓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放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在地形起伏的地区可适当减少。,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放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在地形起伏的地区可适当减少。 城市道路交通方法的影响。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要求城市干道之间要有合理的间距,以保证城市交通的 安全、快捷和通常。,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居住区的规模与居民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或相结合,这是在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下居住去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影响居民区规模的另一个因素。,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

7、 此外,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的规模等因素对居住区的规模也有一定的影响。,第三节 社区系统,物质系统 1、住宅用地居住团体住宅群落住宅院落住宅(门栋)住宅单元户 2、交通设施交通道路停车场 3、公共用地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护-运动 4、绿地与户外活动用地公共用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间绿地-户外绿地,(2)生活系统 社区保障-育才与就业-交流-运营,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1、居住大区域的开发观念 居住组团区域的总体规划应注重整体性原则,统一规划道路路网、公交系统、商业、公建配套设施等,形成清晰的区域边缘和中心结构体系。运用整体规划的原则,使得城市空间、道路空间及建筑印象都能够贯穿在整个

8、大城市区域 内,而不是形成各自封闭的独立社区。这样形成的居住区域将成为平衡的有机体,功能复合化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完善的公共交通降低了区内和对原有城区的交通压力。,2、社区空间的开放性设计原则 新城市主义主张改变原有居住区规划设计上的完全封闭体系,结合路网等级和商业配套公建,形成有层次的开放社区。良好的分级社区开放体系不仅可以避免封闭社区的不足,还可以把握好开放的“度”。社区内的城市开放空间道路系统与城市路网畅通相连,商业配套可对外营业以吸引人气,并能够更好运营。社区内部的开放空间应着重以为本社区和周边居民服务的绿化景观为主。较为封闭的组团邻里空间则体现出相对私密性和亲和性,只为本组团居民服务

9、。多层次的开放空间满足不同关系的居住人群,形成不同性质的交往空间。,3、交通系统及道路空间设计 新城市主义社区多采用网格状的道路系统,一方面可以尽量分散交通,更重要的是它更适于步行。网格道路的成功之处在于交叉点的可预测性,为行走于其中的人提供了参考点以及方向信息。步行的人有不同的路径可以选择,增加了方便性和趣味性。,新城市主义的道路空间设计原则是使各级道路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重新成为社区成员重要而丰富的公共活动场所,这意味着道路应该同时为步行者和机动车服务。在相邻路口的距离范围之内适合建设步行街道,并在其两侧设置与之相协调的建筑。道路细节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步行者的使用要求:在设计规范允许的情

10、况下减小街道的转弯半径,强制汽车减速,以利于行人安全穿越马路;开发道路景观,减少街道的宽度;完善道路上的缓速和分流装置。,4、社区中心与边缘的开放空间设计 新城市主义认为社区中心无论是一个广场或是一片绿地,都表明了该居住区的特点,并主张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成荫大树在社区中心是必不可少的;周边建筑应面向绿化,以充分利用其环境和景观价值;底层为商业的建筑应该环绕社区中心;社区中心的街道交通应该比社区内的街道更灵活方便,四周的建筑也应该更城市化。,新城市主义指出社区边缘街道不应该是封闭与隔离的,它确定了社区的起止和存在,其作用是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并贡献于周围的环境。城郊居住区的边缘开放空间应形成

11、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如可供公众享受的湖泊或公园绿地,而不是传统的分割的方式。,5、街区的设计 新城市主义指出街区是组成社区的基本单位,其多样化和多层次公共空间应成为居民良好的交流场所。街区分为内部和外部,建筑正立面与花园围墙或栅栏形成外部公共空间,而住宅和院子等私人空间围合在内部。街区小巷或建筑后面的空地可以不沿着街道走势布置,为街区成员提供交流互动的场地,而不是主要作为交通通道。,街区内的街道着重强调生活性,例如步行、自行车系统、安全的邻里环境和便捷的可达性。将街道交通空间与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重新使街道空间成为生机勃勃的人性化环境。,作业:(1)收集3

12、个优秀社区图片 (2)社区在住宅规划中的意义,居住区规模结构的基本形式,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基本的形式有: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具体地说,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 规模的下限,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也可以说是一种扩大小区的形式。其规划结构的方式为:居住区住宅组团。,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其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住宅规划的空间层次与组合,标准:空间层次是评定一个住宅性能的重要因素。住

13、宅的设计应遵循空间层次的变化,住宅规划应尽可能形成层次清晰的室内外空间序列。并且,住栋间的布置要满足日照与通风要求、避免视线干扰。,解释:空间层次清晰、尺度恰当,是指住宅布置与组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住区内建筑的布局有统一的整体规划,楼栋布置整齐划一,且保持有合理的间距。住区内同有多层、小高层和高层等多种形态建筑,不仅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相对独立分区,且可结合住区周边环境进行因地制宜的设置。,例如,靠近城市道路的建筑可为小高层或高层,这样可以规避住宅区外的噪音和粉尘;而周边有山水风光的住宅,可将多层建筑分布在住区外侧,小高层与高层集中在中部,这样不但保证了空间布局层次清晰,更使景观资源得到了充分利

14、用。,空间层次的合理性还应体现在小区功能结构布局上。住宅、学校、商业和服务设施之间关系恰当,既有分隔,又有联系。,以迂回的设计增强空间层次感。优质住宅小区的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是截然不同的。从密度方面讲,内地由于人口密集,社区发展并非相等于西方国家的规划密度标准,但仍然可以在多方面做到几乎相等的规划价值。这些规划价值包括清新的空气,没有罪案的街道,高素质的室外空间和环境,及居民对本身居住生活小区的认同感、自豪感。对此,社区规划设计应尽量采用次城区或郊区的规划手法,区内主干道采取迂回而不是打格子形式,为路面景观提供变化及惊喜。区内小路则以幽径为主,以减低汽车流量、噪音及保持空气清新。建筑设计方面

15、,着重空间层次,令生活小区具备其特有个性,居民也因此对其生活小区具有特色而感到骄傲和认同。,视觉景观与形象,景观规划设计有三个不同层面 1、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即狭义景观设计;,2、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3、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行为精神景观规划设计。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一体的综合作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同样包含着传统中国园

16、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景观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心理行为、游憩、资源、文化、历史、景观、园林、环艺、交通、设施、环保、生态等等,随着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来临,人们向集镇、城市、城市带聚居,以获取便利的交通、生活设施和信息交流等各方面的服务。时至今日,人口增多、资源缺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现象的出现,使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身心疲惫的现代人以较以往更大的热情渴望自然,,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1. 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的思想,规划设计绿地景观生态型居住区时,应做到住宅和环境的和谐、功能的完善,如让居住区入口广场绿化、引导绿化、中心生态主题花园、人文景观、水景、宅前屋后绿化、阳台绿化、道路绿化、特色绿化等绿色植物系统交融连接在一起,使居住区内和居住区外的绿地景观系统连接成网络即绿脉。居住区外设置区域过渡性或广场性绿地,成为居住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作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居住区环境。人文景观和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其间。使生态环境、视觉景观形象、人文大众行为等诸方面相得益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