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输容市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课件新版苏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34572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8.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输容市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课件新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江苏输容市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课件新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江苏输容市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课件新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江苏输容市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课件新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江苏输容市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课件新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输容市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课件新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输容市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课件新版苏科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化和液化,汽化,1、概念:指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2、两种方式: (1)蒸发 (2)沸腾,蒸发 1、概念:指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2、特点: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液体蒸发时需要吸热,有制冷作用; 发生在液体表面; 现象较缓慢。,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低蒸发越慢。 (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小蒸发越慢。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慢蒸发越慢。 (4)与液体的性质有关,不同的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

2、,表明: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热,温度下降。 应用:利用液体蒸发进行致冷。,实验方法:两支温度计,拿出后先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湿了酒精的棉花包住,再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现象:包上棉花的那支温度计液柱 ,温度降低。,下降,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璃泡上 ,使温度计液柱 。,吸热,下降,探究蒸发吸热实验,电吹风,加快蒸发,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干手器,加快蒸发,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喷灌,减少蒸发,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滴灌,减少蒸发,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喷灌是指把经过水泵加压的水用管道送到田间,由喷头射到空中,变成雨点洒落到地面进行灌溉。滴灌是指用滴灌带或滴头

3、把水一滴一滴地渗入土壤,形象地说是给作物“挂盐水”。传统农业灌溉模式又称大漫水灌溉,水分蒸发面积大, 渠道渗漏损失大。滴灌和喷灌与传统的灌水方式相比省水60-70%。,资料,我说、我说、我来说,说说实际生活中加快或减慢蒸发事例,并试着说明理由,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快蒸发,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蒸发吸热致冷作用,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加快蒸发,吐鲁番的坎儿井,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减少蒸发,坎儿井的构造原理图,蒸发在生活中的应用,摘自:中国科普教育网面包炉烤不死物理学家在干燥的空气里,人体不但能忍受开水的温度,而且还能忍受

4、160的高温。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顿和钦特里曾经做过一个冒险的实验,两位物理学家喝了些水后赤着脚,光着膀子,走进了烤箱,脚下垫着厚厚的隔热垫,身体的大部分都暴露在炉内干燥的空气中,他们在烧热的面包炉里呆了几个小时却安然无恙。,科学家们对人体在干燥空气环境中能忍受的最高温度作过试验:在71环境中,能坚持1个小时;在82时,能坚持49分钟;在93时,能坚持33分钟;在104时,则仅能坚持26分钟。此外,人置身其间尚能呼吸的极限温度约为116。,夏天用电风扇对人吹风会有凉爽感觉,有人说这是电风扇吹了凉风使人凉快,有人则说这是电风扇吹来的风加速皮肤上的水分(汗液)的蒸发而使人凉快,你认为谁说得对呢?并设

5、计实验来检验你的判断。,电风扇1台、温度计1支、酒精1瓶,如图所示是两位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的情景示意图,由图可知( ) A、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B、图中站立的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C、图中坐立的游泳爱好者的表现说明水汽化放热。 D、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B,在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简易“冰箱”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脸盆小一点的架子。篮子里放上剩菜、剩饭,再用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这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过一天里面的饭

6、、菜也不会馊。,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温度下进行。 2、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这是由于_的原因,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温度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蒸发,汽化,任何,蒸发需要吸热,低于,C,练习:,4、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时要_热,所以蒸发有_作用。 5、物质由液态变成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和_两种形式。 6

7、、下列陈述中与液体的蒸发快慢没有关系的是 ( )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液体的质量越多,蒸发得越快 C、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D、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练习:,吸,致冷,气,蒸发,沸腾,B,7、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以上都不对,练习:,C,8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C,沸腾 1、沸腾的概念:指在液体内部和表

8、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 。,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观察项目,逐渐升高,大,由小到大,保持不变,由大变小,水的沸腾实验现象,小,沸腾前,沸腾时,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记录:,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 1、减少水量; 2、提高水的初温; 3、在烧杯上盖上盖子。,沸点 1

9、、定义: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某液体沸腾的温度。 2、影响沸点的因素: (1)压强: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2)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几种液体的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腾与蒸发的异同点,沸腾时对外吸热 沸腾时温度不变,蒸发吸收自身热量温 度降低具有制冷作用,比一比,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发生,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在液体的内部 和表面同时发生,只在液体表面,剧烈,缓慢,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温度变化,练习 一、填空: .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现象叫汽化; ( )和( )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液体沸腾的条件为: ( )和( ) .夏天在游泳池里游泳,刚从水中出来时,会冷得发抖,这是因为

10、( ) .在病人发高烧时,可以用酒精擦病人的身体,这样可降温,原因是酒精( ),从人体( ),所以病人的体温降低,液,气,沸腾,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蒸发吸热致冷,蒸发,吸热,蒸发,5、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_。 你的理由是什么? _。,6、某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回答:,(1) )实验中得到水的沸点是_,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 。 (2)在实验中还发现邻组测得

11、的沸点比自己的测量结果低1,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造成的,她的想法正确吗?_(“正确”或“错误”)。 (3) 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 措施。,二、选择: 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 ) 继续升高 保持不变 缓慢降低 忽高忽低夏天在教室里洒些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是( ) 凉水的温度低 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是人的心理作用,B,B,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面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B.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12、C.液体蒸发时不需要吸热,而沸腾时必须吸收热量。 D.液体蒸发时温度会降低且能继续蒸发,而沸腾时温度一降低就不能继续沸腾。,4、在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里人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流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清洁房顶 B寻欢作乐 C解暑降温 D为了新奇、美观 5、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

13、汤止沸” 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 只能暂时止沸,1、液化的概念: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液化,2、液化的特点:气体液化时放出热量。,3、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 (所有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2)压缩体积 (有些气体单纯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4、液化的应用,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液氢箱,液氧箱,火箭,露,雾,露: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在花草、石块上。,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气的浮尘上。,实验: 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液态 气态,汽化,液化,(吸热),(放热),蒸发,沸腾,降温,加压,请解释下列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14、1、冬天,在户外的人嘴呼出“白气”。,2、夏天,冰箱中拿出来的冰棒,周围冒“白气”。,3、冬天,戴眼镜的人走进温暖的室内,镜片会变得模糊。,4、舞台上喷洒干冰可产生白雾。,5、掀开烧水的锅盖,锅盖内表面上会有小水珠。,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拿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一展身手,解:防止口腔中热的水蒸气遇冷的镜面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影响观察。,为确定风向,某同学用手指浸些水并举起来,凭感觉就判断出风向,请你说出他是根据什么物理原理判断的?,一展身手,对手哈气和对手吹气,手上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其中的物理原理是什么?,一展身手,将水往一个

15、烧热的铁板上浇去时,会看到一股“白气”,其形成过程是 ( )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发生液化 D只发生汽化,A,一展身手,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如图所示。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过会儿会看到( ) A、 A、B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 C、A玻璃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D、A玻璃内侧,B玻璃外侧有小水珠,C,一展身手,如图所示的是上世纪80年代研制成的一种“热管”,其导热能力比铜大上千倍。其构造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壁内衬有一层多孔材料叫吸收芯,芯内充有酒精或其它易汽化的液体,当管一端受热时,热量会很快传到另一端,请说明其中道理(吸收芯多孔是有利于液体的毛细作用)。,一展身手,下列关于液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使任何气体液化 B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使任何气体液化 C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白气”,是液化形成 D夏天自来水管会“冒汗”是液化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